“ 啥子呐?《譚談交通》裡的譚sir都跑去開出租車去啦!超不轉了邁 ? ”
近日,一則 “ 譚警官跑出租 ” 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僅有新聞,高清跑出租車照似乎更是坐實了這件事!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事情并不是這麼簡單!譚警官,其實是在拍真人秀啦!
雖然是個 “ 詐胡 ” 新聞,作為我們成都的交通男神、那個在路上逮交通違法,給我們帶來了一抹多笑料的譚警官,也讓我們想起曾經天天看《譚談交通》的快樂日子。
不僅如此,當《譚談交通》裡的譚警官開始拍真人秀,《李伯清書場》的李伯清運營起公衆号…一時間,我們竟有些懷念那些曾經在成都爆火的本土欄目。
《譚談交通》
成都的交通男神與最有意思的交通節目
播出頻道:成都電視台都市生活頻道
譚警官,名為譚喬,是一個每天開着車在成都馬路上逮違法司機的交警,他所主持的《譚談交通》,将原本枯燥無味的查處交通違法行為,變成了每天成都人不容錯過的一場歡樂。
因為,對于那些違法司機,我們高大帥氣的譚警官,采取的絕不單單是簡單粗暴的開罰單,伴随着還有譚式 “ 洗腦殼大法 ” ,不光讓違法司機記憶深刻,對觀衆也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
妙語連珠的他,常常講出了比段子還段子的經典語句。電視機前的我們早已是捧腹大笑,越看越開心。
不僅如此,譚警官主持的《譚談交通》由于抓住了成都人幽默風趣的談話特點,把平時嚴厲的教育改為關懷的談話,甚至讓很多成都司機都想“以身試法”感受一下譚警官的 “ 關懷 ” !相當可怕!
《麻辣燙之幸福耙耳朵》
四川人最愛看、最火的一部方言喜劇欄目
播出頻道:四川經濟頻道《麻辣燙》
出了非常多的經典語錄,承包了許多四川人的笑點,上至70歲花甲老人,下至隻有7歲的小學生,四川經濟頻道《麻辣燙》的《幸福耙耳朵》可以說是這麼多年來難以被超越的一個方言喜劇!
鳳姐、陳黔貴、田菜農、甘豇鬥、棒棒娃、王寶器、花喜鵲、肥腸粉、鐵公雞…光說起劇中這一個個主人公的名字,就相當有川味兒。
整部劇,四川特産 “ 耙耳朵 ” 和他們老婆間充滿笑料的故事是最大的看點,也是主線。它每一集都講述了一個獨立的小故事,這些故事也都是極其貼近我們生活的故事。
而讓四川人生活在劇裡得到極緻還原,并引起觀衆強烈共鳴的,除了 “ 耙耳朵 ” 故事本身就有的看點,劇中那些超級經典的方言語錄更是功不可沒。直到今天,都還是流行語:
“ 你面帶豬相,心頭嘹亮,一身稀髒,冒充港商。 牙齒焦黃,冒充内行,屋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還飄飄。 ”
“ 人不是在放縱中學壞,就是在沉默中變态。 ”
“ 你就是胎盤,腦殼是胎的,走路是盤的。 ”
“ 跑得脫,馬腦殼。 ”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滿滿都是回憶的味道!好像鳳姐她們就站在你面前,十分牙尖的模樣,哈哈哈哈~
還有那首脍炙人口的片尾曲,幾乎人人都會唱兩句 “ 鍋你洗了哇,碗你洗了哇,髒衣褲一抹多,你都洗了哇 ” 。
真的是充分演繹出了四川人麻、辣、鮮、香、燙的生活特色啊。
自2006年第一季開播以來,《幸福耙耳朵》也收獲了非常多非常高的評價和忠實的粉絲。曾經,該節目收視率更是一度沖上成都第二的位置!
《黃金三十分之焦點》
每天晚飯後、一家人必看的普法節目
播出頻道:四川電視台新聞資訊頻道
還記得是在我剛剛開始讀初中的時候,我們家從某一天開始,就突然養成了吃完晚飯後一定要看四川新聞頻道《黃金三十分》的《焦點》欄目,而且是全家人一起看。
但即使過了十幾年,我仍然記得每次坐在電視機前,《焦點》開場音樂響起時,我内心其實是充滿想看和不敢看的矛盾心情的。
因為對于當年還隻是中學生的我,《焦點》裡離奇失蹤之類的案件,很多都太!讓!人!緊!張!
特别是,經常到了某個非常關鍵的時候,《焦點》節目裡的旁白男聲配上讓人窒息的緊張背景音樂,聽的人背上汗毛都起來了。
記得我舅當時剛大學畢業,暫住在我們家,看了一次《焦點》後,都忍不住告訴我:“ 還是少看,看多了晚上睡不着 。”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集神秘、詭異、好奇等極具特色的新聞于一體,《焦點》欄目不論是選題、制作還是首播時間上,都非常成功的引起了全民關注,一方面是我們親朋好友間茶餘飯後的談資,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很好的普法節目。
同屬于《黃金三十分》,在《焦點》播出之前的《視線》欄目,又是另一種畫風,各種感人肺腑的故事,以及煽情的女聲旁白,曾經是賺夠了我的眼淚。
《陳嶽叔叔講故事》
每個90後的成都人,心裡都有個陳嶽叔叔
播出頻道:成都電視台少兒頻道
有一次,聽到周圍的一個朋友說,在成都哪個哪個地方偶遇到了陳嶽叔叔,猶豫了幾秒鐘,本來準備厚着27年的臉皮喊一聲 “ 陳嶽叔叔 ” ,結果再回頭人已看不見蹤影。
沒有錯,即使是27歲、1.87米的一個即将奔入中年的男人,在面對自己童年的男神,還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動。
和大風車、動畫城、智慧樹這些央視旗下的少兒欄目齊頭,《陳嶽叔叔講故事》曾是我小時候必看的本土少兒節目之一!
繪聲繪色的故事講解,配上一張張卡通圖,陳嶽叔叔講的每個故事,絲毫不比真正的卡通動畫差。相反,平日裡我們自己讀起來枯燥無味的故事,通過陳嶽叔叔的聲音演繹出來的,是十分的形象生動,極具感染力!
自2001年《陳嶽叔叔講故事》開播以來,其便長期位居成都地區同類型節目中收視率之首!是成都及周邊地區最有影響力和号召力的兒童欄目。
其原是成都電視台影視文藝頻道于2001年推出的兒童欄目,2005年2月1日開始,《陳嶽叔叔講故事》便在成都電視台少兒頻道播出。2004年下半年開始該欄目還在遼甯、西安、南甯、烏魯木齊等省市台播出,是在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的少兒欄目。
說真的,當年,幾乎沒有哪個小朋友不看陳嶽叔叔!
《道聽途說》
成都人最下飯的一檔擺龍門陣欄目
播出頻道:成都電視台經濟資訊頻道
“ 有一說二,指陸為八,說個三下五除二,聽得九九八十一。在下石成金有禮了…… ”
聽到這段話老成都人的回憶肯定一下就湧上來了,這是CDTV2播出的《道聽途說》主持人的經典開場白。而這個欄目能讓人印象深刻,不少人都是沖着主持人——石成金去的。
石成金是成都電視台的一位男主持人,長的不咋好看,卻以很獨特的風格收割了很多粉絲。
他主持的這檔《道聽途說》的節目,是一檔類似于脫口秀的節目,但在四川人看來就跟擺龍門陣差不多,所以節目給人的感覺就是在 “ 拉家常 ” ,極具感染力和親和力。
他一個人坐在一塊假背景前,用普通話夾雜着成都話講段子,永遠一本正經、面無表情,但擺出來的段子卻是十分搞笑。
“ 一年被咬一次,是被狗咬的; 一年被咬十次,那肯定是老婆咬的。一個包是錢包, 十個包是你被蚊子咬的; 一百個包,那你就該切醫院了,皮膚過敏了。 ”
“ 投入太多,絕對遭豁。 ”
《今晚800》
以輿論監督為核心的電視評論欄目
播出頻道:成都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今晚800》創辦于1992年10月2日,是一個标準的90後。節目深度解析時事,評說大衆話題,十分受我們一些有文化、有内涵的四川人民喜愛。
在這個節目裡,大家可以看到對社會熱點事件的讨論,像備受矚目的 “ 昆山砍人案 ” 、 “ 網約車案 ” 、 “ 美年健康被爆 ‘ 假醫門 ’ 事件 ” 、 “ 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的背後 ” …
同時,節目還對國家相關政策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成都的城市發展也在此得以積極展現。
關注《今晚800》,關注您關心的新聞,希望已經26歲的它能陪伴我們更長時間。
《新聞現場》
熱門民生新聞欄目
播出頻道:四川電視台新聞頻道
以前每天中午的下飯菜就是四川電視台的《新聞現場》,不論是大事、小事,好事、壞事、稀奇事,關于成都内/外的百事,在這裡你都能最快看到。
自2001年1月開播至今已走過17個年頭,欄目憑借主持人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多樣性的報道形式,一直深受成都人喜愛,并且收視率一直不錯。
和其他節目不同,作為一個及時傳達信息的新聞欄目,《新聞現場》每天會分多個時段播出,以此保證新聞的及時性。
《新聞現場》的後期制作也很值得肯定,編導們會在不超過新聞事實性的原則上為新聞制造一些懸念,原本平淡無奇的新聞事件變成了驚心動魄的 “ 電影 ” ,非常吸引人。
《李伯清書場》
川味笑料的集散地
播出頻道:成都電視台經濟資訊頻道
李伯清三個字對于四川人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他被稱為 “ 四川最會擺龍門陣的人 ” 。上世紀80年代初,他在茶館邂逅了兩個說書人,年長者聽他聊天繪聲繪色,便說他 “ 是個說書的材料 ” 。
二十年來,他的公衆形象一直定格于:貧嘴、市井。在成都人的印象中,光頭 “ 李貝貝 ” 從來都是 “ 驚乍乍 ” 的,嘴皮一翻,就能讓人捧腹。
李伯清的評書是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成都世俗文化,是聰慧裡帶一點睿智。仔細聽李伯清的 “ 散打評書 ” 會發現其實充滿了一個又一個 “ 邏輯陷阱 ” ,正是這樣的 “ 邏輯陷阱 ” 帶來的反差叫人捧腹大笑。
而現在的李伯清也不僅僅是成都人的李伯清,更是全國人民的李伯清了。
最後
據新聞報道,2017年第二季度末,我國有線數字電視付費用戶首次跌破1.6億,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網絡電視用戶卻在快速的上升。
不難看出,現在大家都喜歡在優酷、愛奇藝、騰訊等網絡平台看劇,像《延禧攻略》這樣的大熱劇更是隻在網絡獨播,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本土節目也越來越少人關注。
曾經,為數不多的頻道,同一時間固定的電視節目承載了多少歡聲笑語,我們總喜歡一家人整整齊齊坐在電視前,一邊看着節目一邊交談着,甚至背熟了中間插播的廣告詞。
雖然那個時代已過去,但不得不承認,那是我們值得回憶的時代,感謝這些電視節目一直陪伴着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