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散文名著,其營造的烏托邦式的田園生活,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學象征和文學意趣,其中彌散的浪漫的理想主義色彩,成為人們自由、曠達、超脫、隐逸的精神追求,自誕生以來就充盈着濃厚的人文主義精神,成為文人士子競相追逐的世外桃園、人間淨土、精神家園。在當下節奏加快、精神壓抑、焦慮浮躁的社會中,可以觀照人們的内心,追求詩與遠方,對于調适人們的精神心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桃花源記》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代表、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詩人、辭賦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被曆來文學家所稱道,被譽為散文的巅峰之作,成為後人學習散文必讀課目,為文學創作者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
《桃花源記》全文僅有五個段落,字數不過四百字,可謂言簡意赅、字字珠玑,作者通過簡潔明快、清淡自然、绮麗多姿的語言,給讀者白描了一個仙境般的理想國度,這個國度虛虛實實、似真似幻,仿佛海市蜃樓一樣隔着一團迷霧,想靠近他撫摸他時卻總也碰觸不到,離開他時卻清晰地伫立在那裡,讓人心向往之。而這一切,都有賴于作者高超的語言功力和娴熟的藝術技巧,這種技巧太過高妙而讓人難以覺察,可以說是達到了“藝術的最高技巧則是無技巧”的境界,隻有慢慢體會品味,才能得之一二。我以為,該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虛虛實實、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通過虛實之間互映襯,互相滲透,互相佐證,達到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空靈高古境界,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絢麗的想像,從而成就了這一千古奇文。這種虛實相生藝術技巧的娴熟運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文本要素設置的虛實相生
一般來說,一篇散文文本應該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結果等要素,隻有要素完全,才能構架出一篇好文章。如果要素不全,缺胳膊少腿,往往會讓讀者看後雲山霧罩,不知所以。而如何利用這些要素精心排兵布陣,則體現一個人的文學功力與技巧。
文章開頭開門見山,點明時間為“晉太元中”,這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年号(376~396),這個時間設定頗具機巧,離作者此文創作時間隻不過幾十年而已,為全文營造出這種亦真亦幻的效果起到了關鍵性、基礎性作用。如果設定時間太遠,會讓人覺得像神話傳說一樣不可信;如果太近又容易讓人按圖索骥導緻穿幫,因此,時間的巧妙設定直接關系到桃花源能否被讀者認同,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物則為“武陵人”,這個武陵人是一個以捕魚為業的人,而沒有特指哪個人,就為文末尋找桃花源而設下了伏筆,後人即便想通過這個漁人去尋找,也會因為沒有具象的特定的人而無法尋找,最終找不到桃花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第二句,“緣溪行,忘路之遠近。”這句話則是整個事件的起因,前半句平中無奇,後半句則平中見奇,因為“忘記了路之遠近”,不知道走了多遠,也許半天,也許一天,也許很多天,這種模糊概念的運用,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為下文偶遇桃花源進行了鋪墊。接下來第三句,“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除進一步點明時令氣節為春天外,開始精心營造桃花源的意象,而此句關于桃林的描寫,又進一步鋪墊了下文,形成了層層遞進的關系,正因為有了這片突來的桃花林,才有了“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的動因,才有了後文。
可以說,文中第一段,短短4句53個字,卻包含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等要素,并且這些要素之間,宛如剝蔥,一層層地牽着你前行,讓人讀之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在文本的最重要要素——結果的處理上,作者更是匠心獨具,專門寫了一個高尚士人——“南陽劉子骥”,一個才學人品兼優的人,“聞之,欣然規往”,但“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為全文畫上了圓滿的句号。據後人考證,“南陽劉子骥”在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一個隐逸名士,用這樣的一個真實人物來探尋事物真相,進一步給讀者心理暗示,因為此人人品是靠得住的,他尋桃花源這件事也是真實可信的。其實,哪裡有什麼桃花源,隻不過是作者一個天馬行空的想象罷了!但作者卻用真人來說虛事,目的是為了強調事件的真實性,這種以實寫虛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有意思的是,據考證,這位名士竟然是作者的一個遠房親戚,這也是作者刻意為之。如果文章播揚出去,即便有較真者要找此名士,得知此人是作者親戚,肯定會覺得事件真了三分,當再得知此人已“病終”,死無對證,讓你不得不信此事。可以說,全篇以此句來注解全文,既呼應了文章的開頭,又強調此事的真實性,讓這一虛構出來的世界變得真實可信,最終實現了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意圖。
二、内容的描述虛實相生
本文的核心的内容描述由兩個段落組成,這在兩個自然段中,作者也是運用了虛實相生的手法。第二段是對地點的進一步詳述和對桃花源的整體勾畫,第三段則是對桃花源存在的合理性進行解釋,可以說兩段之間,層層推進,環環相扣。
首先看第二段開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句是告訴讀者,為什麼桃花源存在很久都沒有被人發現,卻被漁人意外發現,是因為這個口子很小,如果不是有若隐若無的光,也不會被漁人發現。緊接着,作者進一步強調了這種觀點,“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因為山口很小,隻能夠一個人勉強通過,所以,這個洞很容易被人忽視,不被人發現,即便後來人尋找也不容易。所有這些,都是以實的手法在寫虛,并為後文做進一步鋪墊。接下來的核心内容描述上,先是環境描寫,再是人物描寫,給大家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人人平等、處處和諧,是一個人人向往的全新世界。
第三段承接上段,先是描述了人們真誠樸實、熱情好客,“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之後,則重點對桃花源的存在進行合理解釋,“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這些話讀起來,合情合理,讓人信以為真,其實,這都是作者以實寫虛而讓讀者産生的代入感。此段末尾一句,“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尤為精妙,為讀者留下衆多猜想。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為什麼漁人作了記号,後來卻沒有找到?還有後來的無數次尋找,都沒有找到?其實,作者在暗示一種可能性,因為裡面的人已經有了防備,抹掉了漁人作的記号,并且對洞口進行了隐藏。而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處,刻意用這種虛虛實實的手法,給讀者營造了一個似乎真的存在卻又找不到的理想國度,讓人産生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生活與理想的虛實相生
通觀全文,會給我們一種時光交錯、亦真亦幻的感覺,就像曹雪芹《紅樓夢》開頭精心布局一塊通靈石頭一樣,有意營造一種真假難辨、神秘莫測的虛幻氛圍。
我們常說,文學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句話,在本文中可以說是表現得淋漓盡緻。乍讀該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都似真人真事,讓人讀後覺得真實可信,但仔細一琢磨,卻會發現所有這一切,不過是作者精心虛構而成的世界。
但這種虛構,均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相似的情節或者故事,讓讀者獲得心理上的認同。如,現當代歌劇《白毛女》裡的白毛女,就曾經躲進深山老林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在筆者老家襄陽市南漳縣,有一戶農民以古法造紙為生,其技藝來自幾百年前的傳承,全家人幾乎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進出外界須經過一條羊腸小道、攀爬多道山梁。這些發生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在戰亂頻發的古代肯定會有更多,因此,作者構想的這個故事是有生活來源的,并不完全是憑空想象和無中生有,正因為有着現實生活基礎,才讓讀者産生了認同感和代入感,從而引發了共鳴,信以為真桃花源真的存在。作者這種虛實相生文學技藝的高超運用,由是可見。(作者為本刊特約記者)
來源:《閱讀時代》2021年第10期
作者:塗玉國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