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龍給丹頂鶴喂食。 谷華 攝
潘成龍給丹頂鶴喂食。 谷華 攝
(新春走基層)探訪鹽城丹頂鶴保護區養鶴人:養鶴就像撫養自己的孩子
中新網鹽城2月11日電題:探訪鹽城丹頂鶴保護區養鶴人:養鶴就像撫養自己的孩子
記者于從文谷華
2月11日,農曆除夕。上午8點多鐘,潘成龍拎着飼料桶,走進丹頂鶴籠舍開始喂食,籠舍裡的幾隻丹頂鶴看到潘成龍,不停地往他身上蹭,向他示好。
33歲的潘成龍是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管部飼養組組長,在保護區和丹頂鶴已經一起生活了6年。
丹頂鶴放飛時間,遊客與丹頂鶴互動。 于從文 攝
“大學學的不是動物專業,畢業後在上海一家網絡公司工作。”談起自己的養鶴經曆,潘成龍說,隻因喜歡動物,他最終離開喧嚣的大都市,來到這裡養鶴。
談起養鶴,潘成龍滔滔不絕。他說,養鶴最辛苦的是育雛的6個月時間,這6個月養鶴人時刻都和鶴在一起。
“早上睜眼起床,牙不刷,臉不洗,先去看下鶴,然後再做其他事情。”潘成龍說,育雛期間,每兩個小時就要喂水,像撫養自己的孩子一樣。
這幾年,潘成龍和夥伴們成功育雛65隻,“看到這些活潑可愛的小家夥,很有成就感。”潘成龍說。
養鶴最重要的就是要細心、耐心、責任心。盡管這裡離家隻有10多公裡,但自從到保護區從事養鶴工作以來,潘成龍就很少有時間回家陪家人。今年也是潘成龍和丹頂鶴在一起過的第三個春節,他說,想家時,就去看看自己養的鶴,這些鶴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看了就會心情好一點。
潘成龍與丹頂鶴互動。 谷華 攝
“我看到鶴會心情好,鶴看到我也是一樣的,它會主動來‘撩’我,用嘴啄啄我的衣服、拉鍊,都是對我表達感情的方式。”潘成龍說。
對于潘成龍來說,他的養鶴生涯才剛剛開始,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他的師父陳衛華,正在把一生的養鶴經驗傳授給他。
今年50歲的陳衛華,看起來有些木讷,但一說起養鶴,一套一套的。他說,1992年來保護區時,這裡水電不通,連來的路都沒有,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一代代養鶴人把保護區鶴的人工繁育數不斷變多。
保護區位置偏僻,距離鹽城市區約50公裡,駕車要1小時。“很少有年輕人願意過來工作。”陳衛華說,在這裡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責任。
“養鶴人都是和鶴在一起朝夕相處,沒有時間去陪伴家人。”陳衛華說,有一次因為在保護區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他到家叫小孩竟然用了平時叫鶴的方式,自己默默糾正了幾天才改回來。
每年冬天,都有大批的丹頂鶴從北方遷徙到保護區越冬,最多的時候有1000多隻,這個季節,保護區人會更忙,不停地在34.7萬畝的核心區巡護、監察。“今年初,保護區遭遇寒潮,水面結冰,丹頂鶴捕食不到水中食物,我們就把準備好的食料投放到灘塗,保證丹頂鶴覓食無憂。”陳衛華說。
春節期間,前來賞鶴的遊客會增多,潘成龍和陳衛華将更忙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要保證丹頂鶴和遊客的安全。
遊客和丹頂鶴互動。 于從文 攝
2019年,鹽城黃海濕地申遺成功,成為江蘇首項、中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産,填補了中國濱海濕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産空白。對于身處“世遺地”的養鶴人來說,這是莫大的鼓勵。“在這工作有一種自豪感,更有一份責任感。”陳衛華說。
漫步在初春的保護區灘塗,放眼望去,黃黃的蘆葦随着陣陣海風起伏,遠處,幾千隻鸬鹚時而低空飛翔,時而掠過水面捕食,黑壓壓一片,蔚為壯觀。陳衛華說,保護區豐富多樣的灘塗濕地生态系統,孕育着異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這裡生活着400多種鳥類,是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在這裡,與鳥為伴,人鳥相親,和諧的生态畫卷越繪越美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