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美] 高彥頤 著
李志生 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内容簡介:
明末清初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變遷,促進了“才女文化”的繁榮。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興起、讀者大衆群的出現、對情感的重新關注、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遊機會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義等。本書要旨是改寫五四史觀對傳統婦女史的論述。作者指出,明末清初的江南閨秀遠不是受壓和無聲的,她們在男性支配的儒家體系中創造了一種豐富多彩和頗具意義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過儒家理想化理論、生活實踐和女性視角的交叉互動,重構了這些婦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過婦女生活,本書提出了一種考察曆史的新方法,這種方法是以具體了解婦女是如何生活為前提的。
作者簡介:
高彥頤(Dorothy Ko)
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曆史系博士,現為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Barnard)學院曆史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明清史、婦女性别史、科技史、視覺文化及物質文化史等。代表作有《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和《硯史: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等。
譯者李志生
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博士、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代性别史、日常生活史、史籍整理等。著有《唐虢國夫人:文本與日常生活》《中國古代婦女史研究入門》,總主編《注譯本》。
名家推薦:
這本書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明末清初中國女性及其生活世界的認識,高彥頤挖掘了大量被忽視的材料,讓我們聽到了女性的聲音……她在前現代中國女性史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伊沛霞(Patricia Ebrey),華盛頓大學曆史系教授
高彥頤的這項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帝制晚期中國曆史的理解。……這本書蘊含的意義非常廣闊,它挑戰了自20世紀初以來對中國女性的傳統假設,現代化者聲稱他們首次為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但是這本書清晰地證明了,明末清初的這群江南閨秀不但受過良好的教育,并且對當時的中國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
——魏愛蓮(Ellen Widmer),衛斯理學院東亞系教授
這本書對于任何研究晚期帝國社會文化史或中國女性史的學生都是不可忽視的……高彥頤提出的研究範式對于打破長久以來困擾中國史研究者的某些二分法有着重要意義。
——鄧爾麟(Jerry Dennerline),馬薩諸塞大學曆史與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