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位作者 | 武夫 圖 | CFP
1999年,高考畢業生小山偶然聽到了國防生這三個字。
這是國防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高考考生的視野中。
這一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開展選拔培養軍隊幹部試點工作的通知》,小山和他的同學們,因此成為了複旦大學新聞系首批武警國防生。
十九年過去,他的許多同學早已離開部隊,而他仍身披戎裝,成長為新華社十佳記者。
如今,當他編輯發布有關國防生的改革新聞時,想必有着别樣的心情。
1
在小山畢業的2003年,初生的國防生被寄予厚望。
乘着高校擴招的東風,國防生規模迅速擴大,從最早試點的22所高校,迅速擴展為最高峰時的117所。
2003年11月11日,空軍成立54周年紀念日,首批空軍國防生誕生。山東理工大學95名大一和大二學生在簽約暨軍裝發放儀式上宣誓。(攝影:王兵)
社會青年報考國防生也異常踴躍,到2005年,清華大學在河南、吉林等11個省招收國防生的平均分已經高出當地清華招生線十幾分。
也是這一年,一名叫王永鵬的青年,以超過北大分數線的高考分數,選擇成為了中山大學信科學院的國防生。他為國防生制度的吸引力,寫下了濃墨重彩的注腳。
4年後的10月1日,國防生方陣亮相09國慶閱兵場,當時媒體的報道稱:
這是一個57%擁有雙學士學位的高學曆群體;這是一群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80後”國防生軍官。
在這一年,全國在校和畢業國防生總計8.8萬人,國防生發展,進入了頂峰時期。
2013年6月28日,合肥,安徽大學,一位國防生在畢業典禮現場宣誓。(攝影:李冠玉)
2
然而,這一規模遠遠沒有達到設計者的預期:
在當初的設想中,全軍要到2010年基本實現軍地通用專業技術幹部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無數專家學者預測,到2010年,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軍隊幹部比例要達到60%。
回過頭來看,09大閱兵的國防生方陣亮相,仿佛是國防生制度衰落前的最後狂歡。
自2010年始,國防生招生規模悄然開始下降,招生學校逐漸萎縮,部分高校國防生違約率持續攀升,大量負面評價接踵而至。
這個群體,背負了太多的期待,也背負了太多的蜚語。在史上最強軍改的大背景下,國防生制度要取消的消息,不胫而走。
該來的終會到來,2017年5月26日,國防部新聞局發布重磅消息,國防生制度面臨重大改革,從17年起停止定向招錄國防生。
從1999到2017,國防生制度剛剛成年,便成為曆史的絕響。
2010年9月28日,遼甯沈陽,東北大學國防生國旗班的學生在進行升旗儀式。(攝影:紅一)
3
2017年9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新生開學典禮,熱場時,老師一如既往地挨個學院點名,但會場上再也聽不到國防生嘹亮的“到”了。
全場唯四的國防生,大概隻有擔任學校國旗護衛隊的升旗手。
國防生停招,對于在校學生的心理沖擊,可能是最大的。
那一天,國旗下方四名禮兵挺拔地站立着,2016級國防生王二雪白的指尖輕頂在帽梢,一塵不染的馬靴在鎂光燈下閃閃發光。他堅毅的眼神似乎試圖望穿一切,又似乎是具少了幾分靈氣的華美雕塑,杵在了那裡。
一個月後,軍隊研究生招生教育主管部門發布通知:
從2018年起,國防生非指揮類隻能報考軍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研究生,不得報考地方院校和科研機構研究生。
這标志着消化在校國防生,正式進入了議程。
在校國防生何去何從?
是繼續進入部隊任幹,還是轉改文職,抑或是分流地方?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未來,期許着,迷茫着,彷徨着……
2015年04月23日,湖南衡陽,南華大學海軍國防生舉行升國旗、向軍旗宣誓儀式,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6周年。(攝影:曹正平)
4
在國防生停招消息頒布248天後,電子科技大學2006級國防生尚琎在執行任務中不幸犧牲,留下了年老的父母,和一雙年幼的子女。
曾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報國防生,他說:
我就喜歡軍人這股勁兒!參軍光榮!
在得知尚琎犧牲的那晚,他分散各地的校友在朋友圈接力為其點燈。
其中有一盞燈來自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他是尚琎的師弟肖勇,在去年邊境對峙之際,他臨危受命帶隊前往一線……
國防生停招了,可十八年來已經進入部隊任職的畢業國防生們,不是什麼曆史遺留問題,更不是什麼毒瘤。
東華理工大學國防生劉剛,西南财經大學國防生曹頓山,長安大學國防生張宏發、黃凱,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生尚琎……還有許許多多不能言說不可報道的犧牲者……
他們的名字不應被遺忘,一代代國防生匍匐前進的努力不應被抹殺。
5
2018年是全軍現役幹部轉改文職的第一年。
在轉文職遇冷的情況下,不少國防生申請了轉改。
據某軍級單位統計顯示,本單位填寫轉改文職志願的軍官中,國防生比例較高。為此,上級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國防生提交轉文職申請,必須标注是否為國防生。
2014年畢業的國防生董建也提交了轉文職申請,他希望能去上級新聞宣傳崗位。
在校時,他曾在新華社軍分社實習,帶他的老師,正是小山。
他曾以為自己讀的非指揮新聞專業,畢業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記者,卻在大四時認清現實,去山裡成為了一名基層排長。
這些年,他曾多次前往單位新聞站、解放軍報等單位學習幫工,但又一次次清編回基層。
在理想與現實的糾纏中反反複複,轉文職對他來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6
1999年入學的國防生小山,依然戰鬥在軍事新聞傳播工作第一線;
2008年入學的國防生肖勇,還在海拔4000米的邊境一線執行任務;
2010年入學的國防生董建,轉文職的申請最終未獲批準;
2016年入學的國防生王二,在希冀與迷茫中等待命運的安排。
這是改革中的國防生,這是最後的國防生。
7
國防生停招的前一年,西南政法大學專業排名第一的國防生孫大聖志願去了西藏。
我不知道他現在過得怎麼樣。
邊防艱辛,前路苦寒,惟願君安。
(文中小山、董建、肖勇、王二、孫大聖為化名)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