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心律失常之前,咱們再來複習一下正常的心電圖。隻有知道正常的,才能知道異常的。
一、正常窦性心律的心電圖
(1)其頻率在成人為60~100次/min,基本整齊。
(2)心電圖上P波規律出現,P波在I、Ⅱ、Ⅲ、aVF、V5導聯上直立;在aVR導聯上倒置。
(3)PR間期0.12~0.20s。
(4)同一導聯上PP間距相差<0.12s
正常心電圖(圖片來源:診斷學第九版)
二、正常心電及主要波段的含義
心髒各部位動作電位與心電圖各波段的關系(圖片來源:診斷學第九版)
1.P波:心房(肌)除極時産生的心電波。
(1)通常P波的前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極,中部代表右、左心房共同除極,後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極。
(2)形态:P波在I、Ⅱ、Ⅲ、aVF、V5導聯上直立;在aVR導聯上倒置。
P波的常見形态示意圖(圖片來源:診斷學第九版)
P波在V1常直立或雙向,負向波用“Ptf-V1”表示。Ptf-V1表示V1導聯的終末電勢,用測量的深度×寬度。
正常Ptf-V1≥—0.02mm.s。
Ptf-V1≤-0.04mm.s,提示左心房負荷過重、左心房肥大
圖片來源:臨床心電圖分析與診斷
(2)時間:正常P波的寬度≤0.11s,表示左右心房除極所花的時間。
P≥0·12s提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傳導阻滞。
(3)振幅:P波的高度(幅度、電壓)與心房肌的多少(厚薄)有關。
在肢體導聯<0·25mv,
在胸導聯<0·2mv
增高:提示右心房肥大、低鉀血症、甲亢。
過矮:提示高鉀血症、粘液性水腫。
2.P-R間期:P波起點至QRS波起點間距,也可稱為P-Q間期主要是電激動經房室傳導系統下傳,尤其是經由房室交界區時傳導延緩産生的。
正常PR間期為0.12~0.20。
PR間期延長>0·20s,提示房室傳導阻滞。
PR間期縮短<0·12s,提示房室傳導加速,多見于預激綜合征。
3.QRS波:心室(肌)除極時産生的心電波。
(1)寬度(時間),表示整個心室除極所花的時間。正常QRS波寬≤0.12s,通常在0.06~0.08s。
(2)QRS波群的高度(幅度、電壓)與心室肌的多少(厚薄)有關,因此QRS波群的高度有時可以反映有無心室肥大。
各導聯上QRS波群的高度有一定正常參考值。但正常V1導聯rs型QRS波,且r波幅度不應超過1.0mv(心室的初始向量決定的,可看心電圖系列之五)。
圖片來源:臨床心電圖分析與診斷
4.ST段:QRS波群終末點(稱J點)至T波起點間距。ST段有無擡高或壓低,多
以J點後80ms處為測量點。任何導聯ST段均不能壓低超過0.05mv。
V3導聯ST段擡高≤0.3mV,餘導聯ST段擡高均不能超過0.1mV。
ST段的升高或壓低可診斷有無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電解質紊亂等。
5.T波:代表心室複極。觀察T波的方向、形态和高度的改變與觀察ST段的變化有類似意義。因此臨床上有“ST-T改變”之說。T波一般與該導聯的主波方向一緻。
6.U波:T波之後出現,有代表左室前乳頭肌複極之說。時間一般在0·16-0·25s。因影響因素多,意義不
十分明确。U波增大多見于:低鉀血症、洋地黃等藥物的使用、腦血管意外等,倒置的U波被認為是冠脈左主幹或前降支梗阻的可靠佐證。
7.Q-T間期:QRS波起點至T波終結點間距,不能把U波計算在内。 QT 間期的正常範圍為 0.32 ~ 0.44 s。
測量的Q-T間期在診斷某些心律失常、調整抗心律失常藥物劑量、判斷心肌梗死患者預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臨床意義。
8.P-J間期:P波起點至QRS波群終末點(J點)間距在鑒别間歇性預激綜合征
與舒張晚期(晚發性、不那麼提早的)室性早搏時有其特殊價值。
今天複習了正常的心電圖,下回咱們來聊一聊QRS波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