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拜年#傳說,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這一天不能吃米飯,意思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作為一個北方人,最離不了的家常飯就是小米粥。尤其是當年收割的谷子磨出的米叫新米,鍋裡加水放小米慢火熬粥特别好喝。米湯養胃老人愛喝,用滾燙的小米湯沖雞蛋,就是雞蛋飯,是小孩子的最愛,即敗火又有營養。
谷子養人,種植不易。
三月的春雨淅淅瀝瀝,無聲無息的浸透了黃土地,農民伯伯搖晃着木耧将黃土色的谷種播下。幾天之後,谷苗就會拱破地皮兒,長起尖尖的小苗,由于長出的谷苗稠稀不均,所以需要間苗。
谷苗是大地的孩子,誕生在春天的雨水裡,成長在初夏的陽光中,谷幹挺拔向上,微風中搖曳多姿,宛若美女帥哥,人見人愛,碧綠細長的谷葉像老壽星的胡須一樣晃來晃去,莎莎作響。谷子是耐旱的植物,風調雨順,長到差不多超過我們膝蓋的時候,施肥鋤草。
農諺曰“六月六,看谷秀”。
谷子長三個月就開始吐穗了,秀了穗的谷子,齊腰高。穗越大粒越飽,慢慢谷穗變黃了,谷葉、谷杆變黃了,整個谷地變黃了。開鐮,谷子熟了要收割。谷穗被剪下來,裝在袋子裡拉回家曬一下再用 石磙子壓來壓去,最後用大篩子過濾出谷粒,圓圓的金黃色的谷粒堆成小山。谷杆則放在地裡曬幹叫杆草,美名“甘草”,用處多多,每年年底掃完房子,母親總會将炕上鋪了一年的“甘草”換成新的,厚實而暖和,夜夜美夢,天天快樂。
谷子,長在家鄉的田野裡山坡上,凝聚了天地的精華和人們的勞作,所以小米粥好喝。黃靈靈的米,世世代代養育着我們,直直的“甘草”,一年四季陪伴着我們。谷子長熟了,米就有了,四季更叠,千年輪回,谷子就是我們生命的保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