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則有關乙型鍊球菌感染的消息,引起了大家注意。咱們的香港特區發現79宗個案,其中7人不治。調查顯示,部分患者曾接觸淡水魚,而且,32個病例中的乙型鍊球菌基因,與環境樣本及魚類樣本的基因序列吻合。據此,有關專家認為,這些乙型鍊球菌感染與處理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有關。那麼,乙型鍊球菌感染,有哪些特點?需要采取什麼措施進行預防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乙型鍊球菌,全稱是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或稱B族鍊球菌,也叫無乳鍊球菌,英文簡稱是GBS。這種鍊球菌,是1種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可以間斷性、一過性、持續性地定植于消化道或生殖道。因此,屬于條件性緻病菌,平時可以寄生于機體的上呼吸道,當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可以導緻感染,或者引起變态反應性腎炎、風濕病、心肌炎等病症。
乙型鍊球菌,可以存在于健康人的胃腸道,還有1個特點,是出現在35%左右的健康女性的生殖道。感染乙型鍊球菌的孕婦,在分娩的時候,可能會将乙型鍊球菌傳播給新生兒。對于嬰兒而言,免疫功能沒有發育成熟,因此,可能由此引起敗血症或腦膜炎。研究發現,乙型鍊球菌陽性的孕婦,大約有50%的幾率,會将病菌傳播給新生兒,其中的1%到2%,會引起新生兒感染。
乙型鍊球菌的特點,總體而言,是普遍存在,但是,在某些條件下才會緻病。乙型鍊球菌主要侵襲的對象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比如,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或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此外,脾髒功能異常,或者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也存在較大感染風險。研究還發現,在過去20年間,乙型鍊球菌感染的發病率,增加了2到4倍,感染者主要是那些存在潛在疾病,或者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乙型鍊球菌,通常會引起皮膚或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以及呼吸道感染、腦膜炎、新生兒敗血症、細菌性心内膜炎、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疾病。成年人發生感染後,常見的表現是發燒、寒戰、精神狀态改變等;嬰兒感染後,會出現呼吸窘迫、嗜睡、拒絕進食、黃疸、心動過速等表現。值得注意的是,足月兒感染後會出現發熱,但是,早産兒感染後,通常不出熱或是出現體溫過低。乙型鍊球菌感染的确診,通常需要進行細菌培養,确診後,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乙型鍊球菌感染的預防,目前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妊娠期女性,建議孕婦進行乙型鍊球菌定植篩查。篩查中,細菌培養結果為陽性的孕婦,應該在孕期的第35周至37周期間,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從而減少乙型鍊球菌對母親和嬰兒的侵襲。如果沒有做過篩查,但是,在産前發熱,體溫超過攝氏38度,或者存在早産及胎膜早破等情況,通常建議采取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措施。
乙型鍊球菌,通過淡水魚途徑造成多人同時感染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處理淡水魚時,手部帶有傷口,或者是食用了沒有完全煮透的魚肉,造成感染。這個案例提醒大家,在處理魚類或海鮮時,應該佩戴膠皮手套,以免紮傷皮膚,魚類或海鮮,應該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手部有傷口,或者患有慢性疾病、服用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人,應該格外小心。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明星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