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最能代表奧運? 是奧運選手脖子上挂的沉甸甸的獎牌,還是他們走入賽場時胸前佩戴的徽章? 是一路從雅典走向賽場的火炬,還是寄往千家萬戶的郵票?
在中國,有這樣一批小衆收藏家,他們分門别類地收藏奧運會的各種物品,用自己的方式傳承着奧運文化。
卞嶽望向記者展示奧運藏品。受訪者供圖
北京奧運會開啟收藏之旅
2008年,百年奧運來到古老的北京,讓中國人能在家門口感受到奧運會的魅力,這開啟許多人的奧運收藏之旅。
宋甯是記者采訪的幾人中收藏奧運藏品最早的一位。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奧以2票之差沒有成功。2001年,北京再次申辦2008年第29屆奧運會。這次,北京赢了。宋甯就是從那時開始收集世界各國和地區為北京奧運會發行的郵票和郵品。
“直到今天我都清楚地記得,申奧成功的那個夜晚中華世紀壇燃起煙花,我決定從這一天起開始收集世界各國和地區為北京奧運會發行的郵票和各種紀念郵品,用一枚枚小小的郵票記錄北京奧運會的輝煌。”宋甯說,樂此不疲的收集開始了,2001年7月14日發行特2-2001《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紀念》成為他紀念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第一件藏品。
那天晚上,身在山西的卞嶽望也十分激動。他平時十分熱愛運動,籃球、羽毛球、跑步,從小就愛“玩”。
“我就想支持北京奧運會,我請了二十多天假,從開幕式閉幕式,一直到北京看比賽。發現有奧運特許商品,當時也不太明白,就是覺得這也是對奧運的支持,所以我就使勁兒買,從小到一個徽章,大到瓷器玉器等等,包括門票之類,北京奧運會收藏了幾千件,花了大概100多萬。”
王舒專門做奧運徽章類收藏,他的收藏之旅開始得十分偶然。
“我記得很清楚,2008 年澳大利亞代表團一名團長送我的一枚徽章是我人生中收藏的第一枚徽章。2008年的時候,我在奧運村西門開茶館,接待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有一天,突然趕上下大雨,當時澳大利亞代表團有四個人沒傘,我就把店裡邊兒的兩把傘借給他們了。後來特别有意思,當他來還傘的時候,特别遺憾地告訴我,因為下雨,他們回去後有一把傘又被别人拿走了,隻能還給我一把傘,他感覺特别抱歉。我說沒關系,都是小事情。然後他就坐着喝茶,走的時候送給我一枚澳大利亞代表團的徽章。這是我的第一枚徽章,從那時起,我就慢慢開始了徽章收集。後來,我才知道那徽章特别稀少,是一枚很珍貴的徽章。”王舒說。
王舒收藏的奧運會徽章。受訪者供圖
最早藏品追溯到第一屆奧運會
随着藏品的增加,卞嶽望的目标是開辦一家民間奧博館,如今,博物館已經落成。
他又提出了自己的終極目标--“五個100工程”。
“我要收藏100把奧運火炬,100枚不重複的奧運會獎牌,100 枚國際奧委會佩章,親自到現場看100場奧運比賽,這背後也就是100張奧運門票和100個故事,除此之外,收藏珍貴藏品100件。這就是我‘五個100工程’。”卞嶽望說。
他收藏的最早一枚獎牌可以追溯到1896年雅典奧運會,那是第一屆現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我收藏了1896年雅典奧運會的一枚銅牌。這其實是頒給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獎牌,當年沒有金牌,冠軍獲得銀牌、橄榄枝花環和一張獎狀,亞軍獲得銅牌、月桂花冠和一張獎狀,第三名隻獲得銅牌。”卞嶽望說。
現代奧運會從1904年第三屆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開始為前三名的選手頒發金、銀、銅獎牌。金牌是獎牌中最難收集的,“因為金牌競争大,最難得。”卞嶽望目前收藏的最早的金牌是1908年倫敦奧運會的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金牌,卞嶽望也已經收藏到手,是一枚阿根廷男足冠軍的金牌。
獎牌獲得的難易也分國家。“中國人很重視榮譽,很少能收藏到中國運動員的獎牌。但有的國家可能比較窮,運動員登上領獎台以後,臨走以前獎牌已經賣了。”
王舒收藏的最早一枚徽章也是1896 年雅典奧運會的徽章。“那是1896年奧運會頒發的一個紀念章,相當于一個參與獎牌。”王舒說,徽章收藏相對小衆,現在大多是摁扣類的,再早一些都是别針。他手中比較早的徽章還有1924年巴黎奧運會的徽章。
“開始都是運動員、教練員自己佩戴的,比賽結束時互相交換紀念,這就是交換徽章的起源。薩馬蘭奇接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後,重新制定了一些規則,開始出現贊助商的徽章。”
宋甯收藏的1993 年第一次申奧的首日實寄紀念封。受訪者供圖
三名中國人競拍雅典110米欄銅牌
現在奧運藏品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大多數藏友都是像王舒、宋甯一樣,專注一類藏品,并且以成套收藏為目标。
“我最早收集的是北京奧運會各個參賽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徽章,都已經收集了十幾年,還有幾枚徽章在默默地尋覓當中,沒有收集到。我覺得,可能這一生,都會為尋找這幾枚徽章而努力。”王舒說。
為了尋找和交換徽章,王舒加入了北京收藏家協會體育專業委員會,擔任副主任,負責奧林匹克徽章收集、收藏的交流活動,組織大家定期舉行交流交換,此前一直在玲珑塔舉行,最近改在報國寺。“就相當于一個中轉站,基本上全國各地的藏友都會在這裡交換、交流,一些徽章會寄給我,我再統一分發給大家。”
他手裡一枚幾内亞比紹的2008 年奧運會徽章特别難得,獲得也大費周折。
“我的一個收藏主題,是2008 年北京奧運會代表團徽章,其中,有一枚團長章費盡周折才得到。那是2008年之後,突然發現,幾内亞比紹還有一枚特别大的團長章。團長章是代表團在開幕式時候領導佩戴的徽章,我發現它的存在之後就一直在找,也出國參加了很多奧林匹克博覽會,就是一直沒有看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的一個朋友去觀看裡約奧運會,在觀看比賽的時候,看見幾内亞比紹代表團佩戴了一枚相同的徽章,然後就給我打電話問要不要。我說要,你幫我換吧,拿什麼東西換都行,然後他就去了。可能幾内亞比紹這個國家比較窮,人家也不換,但可以賣。我就說甭管他多少錢,直接拿下。最後以600美元成交。”王舒說,當你費盡周折尋覓的一枚徽章,在異國他鄉的一個賽事上突然出現,這是一件特别幸運的事情。
卞嶽望有一枚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的銅牌,得來也費了不少工夫。
“競拍的這枚銅牌是古巴名将加西亞的。實際上起拍價很便宜,但是最後拍得很高,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包括拍賣行老闆,也不明白為什麼一枚銅牌能拍這麼高,因為銅牌一般不貴。結果是三個中國人最後競拍,我們都知道劉翔是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這枚銅牌是跟劉翔一起跑來的,雖然是個陪襯,但也跟中國有關系,所以最後價格翻了好幾倍。”卞嶽望說。
他的藏品都很難得。
“我有一把1964 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的火炬,那是第九屆冬奧會。那屆的火炬數量是曆屆奧運會最少,不管是夏季奧運會還是冬奧會,所以那把火炬非常難得,也是我非常重頭的一個藏品。”卞嶽望解釋,早年火炬數量少,因為火炬傳遞時,是把火炬向下傳遞,并非人手一把火炬。
卞嶽望收藏的奧運獎牌。受訪者供圖
家人從不解到支持
卞嶽望幾人為收藏所費不赀。
卞嶽望的一個目标是看滿100 場奧運會賽事,除了北京奧運會,他還去了倫敦、裡約熱内盧兩屆夏奧會,以及韓國平昌冬奧會。已經看了90場左右。按照原計劃,他的100場可以在東京完成。因疫情原因,東京奧運會去年沒有舉行,今年情況尚未可知,他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冬奧會。
王舒也去倫敦看過奧運會,大概花了将近20萬。他們在藏品上的投入,遠不止這個數。
“家人開始的時候是不支持,你想徽章就是一個小鐵片兒,在2008 年你就得要花幾百塊去買,所以當時家裡人特别不理解。倫敦奧運會之後,又參加了很多國際奧林匹克博覽會,家裡人也慢慢了解,其實這是一個文化,現在也挺支持我做這個事兒的。”王舒年近五十,徽章收藏已經成為他生活的重心。卞嶽望也提前給自己退休,他覺得自己是中國在奧運藏品中投入最多的人之一,他覺得自己喜歡,留點養老錢就行。
宋甯的集郵愛好影響了他的女兒,成為了他倆共同的事業。
他清楚記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放假1 天。白天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開幕,一清早他就帶上已經考上北大在家的女兒一同前往北京展覽館去參觀奧博會,一進館就見人山人海。
“我決定和女兒分兵兩路,她去各國展櫃前排隊蓋戳,我排隊購買奧博會郵票的首日封去實寄,然後我們會合繼續參觀。”王舒說,他倆看到了平時難得一見的來自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的館藏珍品——《國際奧委會珍品收藏》郵集,洋洋灑灑27個展框,還有曆屆奧運會的金牌,還在現場親手鑄造了奧運紀念币。下午3點多趕緊回家,準備晚上在家觀看開幕式。
當天還要發行2008-18《第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紀念》郵票一套1枚,因為郵票圖案内容涉及開幕式的核心機密,因此集郵者隻有在開幕式後才能買到郵票。8月8日零時起,北京全市的22個郵政網點就開始銷售這張郵票了,看完開幕式,王舒就去排隊購買開幕式郵票寄首日封了,回到家裡已是深夜,但是父女倆樂此不疲。
目光投向北京冬奧會
在王舒看來,奧運徽章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是分不開的。
“奧林匹克徽章交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是徽章文化很重要的一點,讓大家能無障礙、無國界地交流,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并不阻礙大家平等交換,可以一比一交換徽章,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徽章好,我還可以拿兩枚章來換你一枚,大家在其中都感受到了樂趣。”王舒說。
2015年7月31日傍晚,吉隆坡傳來佳音,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北京成為奧運曆史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奧會的城市。
“北京冬奧會做的24 節氣徽章非常好,收齊要等一年,一個月隻出兩枚。我準備收藏一套,最好的結果就是24枚收齊,并且編号一緻。”卞嶽望也有很多徽章收藏,在他看來,北京冬奧會的很多紀念品和中國文化結合得更好,這次冬奧紀念品中的高端藏品他也十分喜歡。
當年宣布投票的結果是當日17點30分至18點30分之間,北京大多數郵局的關門時間是18點。所以當天下班之後,宋甯趕到距離單位最近的郵局,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自制紀念封,封面印有“北京張家口申奧成功2015年7月31日”字樣。“當時心裡對北京能赢充滿信心,所以果斷交寄。”宋甯寄完後就回家看電視等結果。
“從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奧成功至今,北京冬奧會每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我都會實寄郵品,我要用實寄封片記錄北京冬奧會從申辦成功到籌辦曆程,再到最後成功舉辦。”宋甯說。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陳思 校對 薛京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