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評委
"其"字寫法
1、書法評委:存在腐敗的現象。
2、"其"字寫法:
1)其字繁簡是一緻的,注意幾個橫的間距,二豎不要太寬,橫如梁要挺得住,二豎稍出下橫不要緊,
下撇點對應上二豎,也有作下二對點的寫法,下二點一定要有力量,托住上方。欲挫,筆法古而有之
但不能筆筆皆用,應力争一筆完成,偶爾用之是可以的,但不能養成習慣。3)良字草書寫法:少上點,注意區别“艮”字,比良字少一折。如果寫良字草法用艮上加
點也不算錯,隻是不講究。
2)其字行書寫法:下對點不在寫成撇點。也有把下橫變矮,以突出下二點。
3)其字草書寫法:比較難認讀,與楷沒有相近之處,也有把上筆做點或橫處理。先把慢字、字形
掌握好。對所寫的草書内容應先背出來,不能寫一個字看一下。
如是我見:楷、行、草皆有法,認識草書有時像認識另一個漢字,慢慢學吧。
田蘊章書法講座032筆記----流行書風 虎
流行書風
“虎”字寫法
1、流行書風:
各個時代都有流行的書風。唐時流行二王、元朝時流行趙體。現在的流行書風,與古不同,易
被個别的評委左右。
2、“虎”字寫法:
1)虎字幾種寫法。主筆是最後的橫折彎鈎,起鈎處節奏的掌握。
2)虎字行書寫法:筆順先橫後左撇(或寫成點)。虎字頭行書的寫法左撇多作點處理。在行草中
虎字一般寫的大些。
3)虎字草書寫法:形體依據來源下部是“巾”的這種寫法,稱之為“一筆虎”。草書還有其也的寫法,
上部多一折。左撇不要短,一定長些。還有一種寫法中間少一折,右下多一點。沒有楷書的基礎,
行草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可能過于散漫、狂放。
如是我見:看田寫行草真是爽呀!
田蘊章書法講座033筆記----學院派書法 氣
1、學院派書法:個别或一類人的行為,不被大多數書法愛好都所認可。
2、“氣”字寫法:
1)氣字因為左邊沒撇,右邊橫折彎鈎尤其難寫。此筆主筆需基本功,基
本筆畫要過得硬。折筆在元、明清後合一筆寫。古人是分二筆寫折筆,這
時往往折處棱角高起。明清後楷法越來越簡約,就一筆完成折筆。彎鈎不
可太彎,顯的無力;也不可太直。這個字要注意間距,這是下意識完成的,
是在高度熟練的基礎上。
2)氣字行書寫法,主筆是在楷書基礎上才能寫出味。另外行書氣字米字有
寫成“未”“朱”,下作二點處理。
3)氣字草書寫法:省略主橫折彎鈎,而用一寶蓋代替。另外,繁體字中的
"汽"就是這樣寫不能裡加米字。古時有“氣”這是一個異體字,碑别字。
如是我見,田說:有些筆畫他也不知道練了多少次,他練有些筆畫二年才
練的有點滿意,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我想是不是現在寫不好的筆畫,可以先
放一下,過一陣再回頭練。現在傻練也練不好,隻是在重複一次又一次的錯誤。
田蘊章書法講座034筆記----書法的正書展 良
1、書法的正書展:
正書指:篆、隸、楷三種書體。都在曆史上作過統治性書體。現在正書一般指楷書。
正書應寫工整、規範、楷模化。現在正書展中獲獎作品正書不夠端正。
2、“良”字寫法:
1)良字整體比較長,寫時稍放寬些。晉朝大王時大字就寫大,小就寫小。唐朝時規範了
楷書的書法。這個字的間距基本相等。豎鈎,寫時左靠右回,晉時此筆還是分二筆寫的,
如折法一樣。撇探出上橫。
2)良字行書寫法:上點高挑。長捺變成長點。反趯比較輕松過來,不同楷這麼硬。行書
練時,先慢處開始練,不要一開始就龍飛鳳舞,要能慢能快。
上艮下良
如是我見:我一直很怕寫行草的,看别人的行、草揚揚灑灑一大篇,我心裡真是沒底,
以前小練過一陣,一個字一個字寫的,還以為這種練法不對。今天看來和練楷書一樣的嘛。
田蘊章書法講座035筆記----正書展作品 能
1、正書展作品:
楷書的要求工整、規範、有秩序。正書展出現其他作品,隻能說明評委水平不過關。
2、“能”字寫法:
1)筆順看右方:先寫短橫,再寫豎折。“能”古碑帖有另外一種常用寫法。寫這個字時折
筆都應以方筆為主,需見棱見角。結構看左右兩平(上和下)。
2)能行書的寫法:規範楷的行書寫法古時幾乎不見,是另一種楷書的快寫。還有的行書
寫法,挑右後實作橫處理,或虛後作撇處理。左上寫時需大寫要放出來。
3)能草書的寫法:不太好辨認。注意認讀。寫楷時是全控制,控筆緊且低;行書執筆稍
高且放松些;到草書就更高更放松且要求必須懸肘。章草又叫古草,現在的草書是今草,
是漢代張芝創造,由二王沿習發揚光大。
如是我見:寫好楷書還是很重要的。
田蘊章書法講座036筆記----投稿作品作弊 而
投稿作品作弊
“而”字寫法
1、投稿作品作弊:
寫字的章法:寫字的大小與說話輕重是、緩急、節奏有關(有筆在說話),
字的大小與該字字形也有關,當字熟練到下意識的動作時才能談到章法、氣韻。
作弊方法很多,省略。
2、“而”字寫法:
1)而[ér],不是第三聲,應是二聲揚平。主筆轉折需功力,以前講的“為、鳥、
馬”說過。結體上下各一半(以中橫分)。中撇與橫折虛接,左豎内掖。下四
豎分三空白應均勻(右稍寬,應以勾處計算空白)。如果撇與橫實接也可以,
隻是不講究,歐比顔結構上更嚴謹講究。
2)而行書的寫法:行書寫的快出現的飛白應交待清楚,方筆少了圓筆增多,
以圓筆為主,結構特點比例還是一樣。而字字型本來比較扁,行書中也有寫
的扁,這樣寫為下面的字打基礎。
3)而字草書的寫法:易和“雨”字混淆。主要不同是中間二點,上下點是雨,
左右點是而。草書中如有下口框的字時,免左豎。
如是我見:本講中,也講到了筆畫的實接和虛接的問題,可見讀帖細緻,
大家也如此呀。
田蘊章書法講座037筆記----學者型書法家 處
學者型書法家
“處”字寫法
1、書者型書法家:
隻要是書法家他一定是一名學者。文人必是墨客,墨客必是文人。古時學者未
必是書法家,但書法家一定是學者。歐陽詢著“藝文類聚”,他的文字學的貢獻大于
書法貢獻。
2、“處”字寫法:
1)處有兩個讀音:[chǔ],[chù]。處是一種規範的寫法,但在古碑帖中更多是另外一
種楷的寫法。上面虎字頭本身就是一個字,讀[hū] 意思是虎身上的花紋。介紹的幾種
寫法可重點選擇掌握,但在一篇作品中最好選 一種寫法。
讀[hū]
2)處字行書寫法:筆法偏多,最後加一點,為筆最後找個歸宿。例“神、拜”最後都
有加點,都不影響認讀。可加可不加,不算錯字。下“匆”連筆一定要交待清楚。這字
行筆較快,方筆不多,受速度的限制。
3)處字草書寫法:省上左撇,保留行楷的筆意。下拐大些,表“匆”字筆意。還有其
他的寫法。隻能說不講究,也不算錯。
如是我見:本講中田還是很推崇柳體的,他提到:柳是最好的楷書之一,有清瘦、
古硬、清爽、輕健的風格。古代許多人受他的影響。學好柳體字對行草書也會有大
的影響。講到如何學柳時,他提出:還是多臨帖,多臨常用字、清晰字、現時美的字。
田蘊章書法講座038筆記----書法中的異體字 門
書法中的異體字
“門”字寫法
1、書法中的異體字:
異體字包括碑别字、一字多種寫法等。例:安、(點撇連寫)德(省中橫)等。
異體字太多,許多人愛寫,為了在作品中顯得不單調。這在書法中是允許的。前輩
書家也有很多人用,但現在的人寫書法作品盡量少用異體字。
2、“門”字寫法:
1)形體當部首時也不變形。左右取背勢。右豎力度加強。縱向及橫向間隔相等(門
字二豎基本高低一緻 )。筆順:二個日字的筆順。筆順錯則字形不美。門字内空多少,
看中間内藏的部分。門字二豎不宜粗,應尖挺。 右橫折豎主筆,用筆尖用筆,是中鋒
行筆,不可用筆腹寫。中鋒指中間的筆尖在紙上滑行。
2)門字行書寫法:有點像現在簡化字的寫法。左豎接上小字三點連寫接右豎。
3)門字草書寫法:就是三個點的組合,從左到右三點。還有草書更簡單的,似橫鈎。
但在單寫門時,寫成三點。注意與鄉字草書區别,下不能加點,加點為“鄉”。
如是我見:田用筆無論楷行草,皆輕松自在,筆法看似簡單,點到即止。想來寫柳
楷也應是輕松的,不應看上去就遲澀、厚重的。
田蘊章書法講座039筆記----書法的變化 安
書法的變化
“安”字寫法
1、書法作品中相同字的變化:
書法的載體是漢字,我們對漢字應心存敬畏,書法應是嚴肅的、可讀性的(現在許多人學字是在玩
字),不可以變來變去。清朝書法理論家馮武說:有意變化和有意整齊,都是一方死法。(故意的求變
是不好的,應一任天然。)
變化不是多用異體字,刻意講究就是賣弄。蘭亭序二十一個“之”字的變化,其實大體是三種。“任何人
寫同一字都不會相同”啟功對之字的看法。
2、“安”字寫法:
1)結體上字中的“女”字應寫好,女中的反捺,在文字學中指女子跪着的一種姿态,寫的較平。歐中安字
反捺很平。中唐後反捺與撇形成對稱。
2)安字的規範寫法,上是寶蓋,但在古碑帖中點與下撇連寫。寶蓋獨立的讀法“mian”二聲。安下方女應
寫大些,安的寶蓋比較小,這是一個特例。(指點撇連寫)。注意上寶蓋與下女以橫的分的兩等份。
3)短豎斜勢,橫鈎(俯鈎或俯趯),黃自元:橫鈎如鳥噬胸。指此筆出鋒要快(強調筆勢)。
4)安字行書寫法:與楷相近,行書中都是點撇連寫。
5)安字草書寫法:省左短豎,(安蓋草書皆省左豎)。草書中:“免”頭無左盼。注意筆畫間的連綿過程。
女草書寫法左頓可向勢也可背勢。
如是我見:寫着寫着就忘記筆勢了。
田蘊章書法講座040筆記----讀書與書法的關系 孝
讀書與書法的關系
“孝”字寫法
1、讀書與書法的關系:
學書法也要多讀書,書法家應有很高的學養,“先文後墨”先是文章後是書法。作為中國式的文人
必須是筆墨精通。知識對書法指導作用,特别是古典文學。古典文學是培育書法的沃土。離開這個
沃土書法就不能成立。如果字寫的還可以,但文詞俗不可耐這個字也是失敗的,人們總是以文化的
視角審視書法,而不是單一的以藝術的角度審視書法。如果僅以藝術、技術的角度審視書法,那是
太膚淺了。因為藝術、技術完全不能概括書法、局限書法。必須以文化的大背景去審視書法,這才
能見到書法的高度。重視書法就是重視文字。(或者理解為重視文化)。
杜甫: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對于精通詩詞歌賦,粗通古典文學是書法當中的一個組
成部分。而且她是對書法起着指導的作用,她是靈魂上的東西,單一的追求筆墨上的技巧是不可去
的。書不讀書不可為,任何一種文化藝術不讀書皆不可為。
2、“孝”字寫法:
1)主筆是長撇,這撇寫不好,這個字就失敗了。此長撇就是以前為字長撇。短橫虛筆而起,豎筆不
長不粗,收筆帶出鋒意與橫順連(個人習慣)。長撇藏鋒起筆,末端有腹出的過程。子字橫筆探出
撇,顯的飽滿,豎彎鈎鈎處有小動作銷停頓,下方内圓.
2)孝字行書寫法:橫與撇連寫,撇連子可翻筆,或饒弧線接都可以。
3)孝字草書寫法:(章:是音十章,音樂十篇為一章)。賀知章寫《孝經》中取孝字向勢,向内掖。
孝與老相近與者又不同注意區别對待,不要等同視之。
「轉」田蘊章書法講座筆記 (21-30)都是重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