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3:51:45

核心提示

一流中心城區必須具備一流的實力。作為市中心區,當前,惠城區正量質并舉發展現代産業經濟,建設充滿活力的創新城區,為惠州“打造成為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内一流城市”貢獻力量。

今年以來,惠城區以打造一流中心城區為目标,實施“3 2”發展舉措,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惠城區GDP突破400億元,達到414.58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速為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惠城高質量發展企業行②住潤電裝)1

而素有“北大門”之稱的小金口街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惠州連接珠三角地區和粵東地區的重要樞紐,也是惠城區的工業重鎮。其中,惠州住潤電裝有限公司(以下稱為“住潤電裝”)在這裡紮根20餘年,已成長為年産值逾33億元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外向型企業,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住潤電裝如何要做到提質增效?這不僅影響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也關系着一流中心城區的建設。為此,近日,南方日報、南方 記者走進企業問計問需。

企業名片

惠州住潤電裝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主要生産銷售汽車和摩托車專用線束和其它汽車電子設備,客戶主要是中國廣汽本田、東風本田發動機、廣汽豐田等知名汽車生産商,銷售網絡從國内延伸至日本、美國等地。自從1995年12月創立以來,住潤電裝經曆二十餘年發展,現在已成長為年銷售額逾33億元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員工有5000餘人,工廠占地面積達18萬平方米,年繳稅額約2.8億元。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惠城高質量發展企業行②住潤電裝)2

企業故事

住潤電裝:紮根惠城24年,年産值翻百倍

“那時候,一年建一個廠,一年建一個廠。”回憶起住潤電裝24年來的發展,線束事業部副部長栾學先言語間仍流露着興奮。作為公司裡的“老人”,栾學先親眼見證着住潤電裝不斷提質增效,從一家隻有26名員工的小公司成長為如今年産值30多億元的大企業。

1995年12月,住潤電裝正式成立,在江北租用了一層廠房開始了線束的生産。創業初期,公司主要生産摩托車專業線束供往日本,年産值不到3500萬元。兩年後,公司搬遷到新建成的位于小金口的第一工場,産品範圍也從單一的摩托車線束轉向技術含量更高、生産要求更嚴格的汽車線束領域。

随着中國加入WTO以及世界汽車市場的高速膨脹,住潤電裝在21世紀初迎來了一個高速成長期:産品線和客戶群日漸豐富,第2工場、第3工場、第4工場以及松山工廠相繼成立,線束、電子兩個事業部成立,産品除了覆蓋中國市場主流日系車型和部分歐美車型,還出口至美國、日本、印度、匈牙利等十餘個國家,完成了從小型出口企業向大型綜合性企業的轉變。

作為一家外向型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嚴重影響着公司的發展。從2008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到如今的中美貿易糾紛,經濟大環境出現了長期的低迷,住潤電裝必須做出改變。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惠城高質量發展企業行②住潤電裝)3

“2006年,公司有7000人,年産值15億;現在,公司有5000人,産值大概33億。”在栾學先看來,這些年來,住潤電裝從豐富産品線、削減成本、提升效率三個方面入手,發展重心逐步由“擴容”轉向“提質”,實現高質量發展。

尤其在産品制造上,住潤電裝加快推進自動化生産,提高生産效率,同時也降低人工成本。近兩年來,全自動化生産設備開始逐步投入使用,生産改革進入新階段。“同等産能下,原來8個人完成,現在隻需2個人,效率足足提高4倍。”栾學先介紹,由于全自動化設備投産不久,且設備成本高昂,生産線上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目前,住潤電裝汽車線束月産量保持在40萬套左右,供應給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的多家知名汽車生産廠商。“去年,國内銷售占比60%左右。”栾學先說。

面臨嚴峻的事業環境,當前,住潤電裝已經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線束的設計和生産,力争在這個新舊能源汽車轉化的窗口期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栾學先認為,随着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崛起,實現中國設計、中國制造、銷往全球,指日可待。

對話企業

談變化

“辦事更簡便、回應更迅速、服務更到位”

南方日報:公司為什麼會選擇落地惠州?

栾學先:1995年底,公司作為面向本田線束制造基地而成立,産品主要供應本田汽車生産商。當初,我們的預測客戶都在廣州等地建立汽車生産基地,這是落地惠州的一個原因。

此外,住潤電裝以出口為主。而惠州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深圳、香港,區位優勢明顯,非常便捷。

南方日報:20多年來,公司為什麼在惠城紮根?

栾學先:我從1996年進入住潤電裝,親眼見證着公司一步步發展壯大。公司之所以在惠州落地生根,整體來講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而且這些年來,惠州的城市管理、交通建設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來巨大的改觀,從經濟發展的配套設施來講,是具有吸引力的。

多年來,公司向政府反映的問題事無巨細都能得到及時的回應和解決,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市區兩級同步舉辦“直通車”活動,更好地為企業排憂解難。像是公司希望在金龍大道路口安裝交通信号燈以解決交通事故頻發的問題,希望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更多就學機會的訴求,希望對工廠周邊治安環境進行整治的建議等,都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回複和解決。

20多年來,我們紮根惠城區,目睹了政府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各項優惠政策的不斷下探,不僅辦事更簡便,回應更迅速,服務也更到位了。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惠城高質量發展企業行②住潤電裝)4

提建議

通過政策優惠,留住本地勞動力

南方日報:現在,公司發展面臨哪些困難?

栾學先:作為重點用工企業,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招工難,尤其是一線普工。公司員工每月流失率在7%左右,我們每年需要招工5000多人,今年9月份大約缺工200人。

其實,人社部門有定期了解公司的用工狀況,并經常組織參加招聘會以解決缺工問題。招聘會主要是針對技術人才、中層管理人才,我們也通過這類活動招到了所需人才。然而,招聘會觸及不到普工,普工招聘依舊是老大難。

南方日報:希望政府如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栾學先:招工難,這是所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都在面臨的問題。普工一般主要來源于學校實習和外來工。但惠州本地學校的學生大多前往東莞、深圳;而惠州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吸引力也遠不及周邊城市。

我們希望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推動和刺激招工市場。一方面,增強惠州市、惠城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來到這裡;另一方面,通過一些扶持補貼政策,留住本地學校培養的學生,減少勞動力外流,确保城區内企業有充足的人力資源。

鄉鎮基礎設施改善工作總結(惠城高質量發展企業行②住潤電裝)5

談發展

探索新能源汽車線束市場

南方日報: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對公司造成什麼影響?

栾學先:大環境日益嚴峻,對我們影響比較大。公司必須适應環境,做出改變,不斷提質增效。一方面,在産品設計上,我們和總部配合,不斷開發更具競争力對産品;另一方面,在産品制造上,科技創新研發上,我們不斷開發應用新設備,加快推進自動化生産,降低人工成本。

南方日報:未來,公司将如何應對挑戰?

栾學先:汽車産業發展了一百餘年,内燃機汽車已經進入了生命末期,新能源汽車全面占領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住潤電裝目前已經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線束的設計和生産,并逐步擴大生産規模,力争在這個新舊能源汽車轉化的窗口期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

此外,随着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崛起,自主品牌汽車零配件市場的進一步擴大,相關産品的設計研發也要從日本轉移到中國進行,從而實現中國設計、中國制造、銷往全球。

【記者】于蕾

【通訊員】陳美君

【圖片】受訪企業提供

【作者】 于蕾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