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宣布破産的拉夏貝爾最近似乎迎來了一絲曙光。
先是淘寶直播間湧入40萬人撿漏,粉絲和銷量都得到暴漲。12月6日,在拉夏貝爾發布了破産方案後,公司又迎來了兩個漲停闆。
這家曾經的女裝巨頭最近意外地因為破産而得到了不少關注。回顧号稱“中國ZARA”的崛起曆程,是什麼使其走到今天?在破産方案公布之後,拉夏貝爾又能否起死回生呢?
拉夏貝爾“已無餘糧”
打開拉夏貝爾的直播間,“1件9折,2件8.7折,3件8.5折,湊單低至7.1折”的活動反複被主播提及。據了解,除了直播之外,拉夏貝爾蘇甯官方旗艦店還在進行“滿700-600”的活動,促銷力度非常之大。
在直播間裡,除了詢問商品信息之外,拉夏貝爾的破産方案也被網友們反複提及。單看直播間裡的熱鬧景象,讓人忘記這似乎是一家即将倒閉的企業。有人認為,拉夏貝爾搞不好會和鴻星爾克一樣,通過“賣慘”成功翻身。
但實際上,不同于鴻星爾克,僅得到流量加持,對拉夏貝爾來說還遠遠不夠。
11月22日晚間,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産清算。根據拉夏貝爾三季度财報顯示,目前拉夏貝爾的淨資産為-8.79億元,已經資不抵債。因此債權人認為,公司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缺乏相應的還款能力。
而據此前報道,公司累計涉及未審結/未調解訴訟案件58起,未決訴訟案件涉案金額高達5.3億元。因涉及較多訴訟案件,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旗下共有14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17家子公司股權被凍結、4處總價值約17.04億元的不動産被查封。
另外,最新發布的财報顯示,拉夏貝爾今年前三季度營收3.65億元,同比減少78.16%,淨虧損達到2.89億元。直至今年三季度末,拉夏貝爾仍負債近40億元。另一邊,因急于擴張開店産生的裝修工程費、家具費,拉夏貝爾也尚未結清。
面對着如此多的債務和訴訟糾紛,拉夏貝爾賬面“已無餘糧”。
12月6日晚間,拉夏貝爾發布了公告,針對子公司拉夏太倉、拉夏休閑近三年運營情況及财務狀況,以及如本次拍賣完成,對上市公司經營、财務具體影響等系列問題一一作出了回應。
拉夏貝爾方面表示,若本次股權拍賣完成,相關經營網點将不再納入公司實際運營範圍,可能導緻公司收入水平進一步下滑。
實際上,對于目前的拉夏貝爾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能夠啟動破産重整,而非破産清算,上市的殼資源仍具備一定價值,如果能盡快找到接盤的投資人,拉夏貝爾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總裁一職成為“燙手山芋”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拉夏貝爾顯然不具有什麼吸引力,除了巨額的債務和虧損,公司的管理也十分混亂。
據媒體統計,從去年開始,拉夏貝爾的的總裁一職已經更換了5人,而最快的隻任職了一個月就選擇了離職。
此外,拉夏貝爾的高層也陷入内鬥和不和的傳聞。2020年5月,段學峰由邢加興提名上任董事長,但在去年12月,邢加興卻提出召開股東大會罷免段學峰,但未獲其他股東回應。今年1月,任職隻有7個月的段學峰辭去董事長職務,在接下來上任的人員中,不乏公司的設計師、軟件開發出身的董事等,但任職的時間卻一個比一個短。
也就是說,不到一年的時間,公司就更換四任董事長。而目前,創始人邢加興已失去了對拉夏貝爾的控制權。2021年半年報顯示,邢加興及其一緻行動人上海合夏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拉夏貝爾1.86億股股票已被拍賣。
這樣一個燙手山芋,連自己人都扔來扔去,對外怕是更難找到合适的接盤人。
是什麼導緻拉夏貝爾敗退?
回顧拉夏貝爾的崛起之路,多多少少和“時運好”有一些關系。
2001年,邢加興創立了品牌“拉夏貝爾”。邢加興親自把關服裝設計,在起名的時候,邢加興特地起了一個優美的法語,以此來襯托優雅知性的品牌形象。
但在成立之初,拉夏貝爾的商業模式以代理和加盟為主,生意做得不溫不火。直到後來“ZARA”模式給了邢加興啟發,他才選擇了和ZARA一樣的“街邊直營店 快時尚”的打法。
在成立的第五年後,拉夏貝爾撞上了“非典”,由于需要居家防疫的原因,許多線下服裝店因此倒閉,而大一點的服裝店很多則選擇收縮戰線,唯獨拉夏貝爾在此時選擇了進行一次豪賭——瘋狂新開門店。擴充品牌矩陣。
拉夏貝爾是幸運的,非典得到控制後,國内消費反彈,大幅擴張的拉夏貝爾吃到了流量紅利。
2013年,拉夏貝爾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拉夏貝爾又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為國内首家A H上市的服飾公司。也是在當年,拉夏貝爾的營收超過了100億,一度成為國内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而當年其門店數也達到了9448家,創造了國内服裝門店數的曆史。
但事實上,在2017年之後,拉夏貝爾就踏上了連續性虧損之路。其2018年首度虧損1.6億元,2019年淨虧損擴大至21.7億元,2020年再次虧損18.4億元。
從某種程度上講,拉夏貝爾能有曾經的輝煌,的确要歸功于ZARA模式的本土化運營,但過多的門店給公司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據統計,2017年,拉夏貝爾的營收為90億,淨利潤5億。但直營店的規模達到了9448家,算下來,平均每個店一年創造的業績收入為95萬,貢獻的平均利潤僅有5.3萬,這個利潤對一家門店來說并不可觀。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7年,拉夏貝爾的存貨達到了3311.3萬件,庫存商品的期末賬面價值高達23.4億。
為了去庫存,拉夏貝爾在2020年開始大甩賣,再也無心顧及創新,衣服的款式都比較老舊。而此時,國内快消品消費正在升級,國貨們都在絞盡腦汁的推出新款,開發潮牌。
失去了創新能力的拉夏貝爾,自然也随之失去了創建新增長曲線的能力。
快消品牌難逃宿命
實際上,搜索相關信息不難發現,在一衆快銷品牌中,遭遇生存危機的不隻是拉夏貝爾一個。
在疫情之下,大批服飾零售品牌難逃至暗時刻。“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曾是商場寵兒的Puella、Forever 21、ochirly、Five Plus、7 Modifier、ONLY、POTE、TRENDIANO等早期曾高速擴張的成熟品牌,也是難逃一“劫”,轉而頻頻撤場退租。可以說,一度風光無限的快銷服裝行業已經來到了懸崖邊上。
但另一邊,也有不少傳統服飾企業在激烈的競争中反應迅速、轉型成功,乘着國潮崛起的東風,強化電商戰略和産品研發,利用品牌美譽度鞏固了一批忠粉。在近年的服裝市場中,包括安踏體育、李甯、特步國際等運動品牌服裝企業,營收與利潤持續增長。另外,傳統服裝類品牌中,海瀾之家、森馬服飾、太平鳥等品牌仍保有其市場份額。
回顧這些品牌的敗走之路,和拉夏貝爾的潰敗原因十分相似——門店銷售下滑、庫存積壓、亟需抓住年輕客群,陷入創新困境,都成了擺在服飾品牌們面前的多座“大山”。
如今,新生代已經成為服飾主力消費人群,消費也從品牌營銷驅動轉變為消費者驅動。面對兩個完全不同的消費群體,如若快銷品牌們不能及時對産品升級,建立起更能連接消費者的銷售渠道,生存處境想必會更加艱難。
此外,品質是否有保障、性價比高不高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品控難保證,勢必會消耗消費者的信任,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選擇其他品牌所花出的成本和代價并不對消費者構成什麼影響。
最重要的是,快消品牌們要如何解決“一大抄”的難題,在企業的發展後期,快消品們難免會陷入“創新力不足、品牌沒特色”的困境之中,而這背後首先是國内服裝行業設計水準的落後和設計人才的匮乏。
因此,如果沒有持續向上的内驅力,破産清算的,絕不會是拉夏貝爾一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