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鼎鈞寫作文

王鼎鈞寫作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1:21:08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1

寫作的最低要求是什麼?

寫不出來怎麼辦?

為何說文字清楚是思想清楚的結果?

青年寫作如何避免冗餘的長句?

聽聽梁啟超、老舍、王鼎鈞三位大家的寫作心得。

梁啟超:作文教學法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2

作文最低限度要求:

把該說的話原樣說出,令讀者完全了解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3

孟子說∶"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文章做得好不好,屬于巧拙問題,巧拙關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來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這是規矩範圍内事。規矩是可以教可以學的。

我所要講的,隻是極平實簡易,而經過一番分析,有途徑可循的規矩。換句話說,就是怎樣的結構成一篇妥當文章的規矩。

結構成一篇妥當文章,有最低限度的要求,是“該說的話,或要說的話不多不少的照原樣說出,令讀者完全了解我的意思。”這個要求,看似尋常,其實實行做到,極不容易。

本講義專為中學以上作文科教師講授及學生自習之用,主意在根據科學方法研究文章構造之原則,令學者對于作文技術得有規矩準繩,以為上達之基礎。

我主張中學以上國文科以文言為主,但這是專從講授一面說,至于學生自作,當然不妨語、文并用,或專作語體亦無不可。因為會作文與否和文學作得好歹,所重不在體裁而在内容。

梁啟超的七個作文教學法

第一,須将各類文分期講授,不可同時東講一篇西講一篇。因為各類文作法不同,要令學者打通一關再進一關。每一學期專講一類文,那麼,教師精力也集中,學生興味也集中,進步自然會事半功倍。最好每年前學期授記載文,後學期授論辯文,年年相間。兩種文中又各各分類,由淺入深,由易入難。例如記載文先授記靜态者,後授記動态者。動态之中先授一人或少數人一時或短時的動态,最後才授許多人許多時的動态。論辯文先授倡導一類,次授考證、質駁、批評等類,各類中先授單純問題的論辯,最後才授複雜問題的論辯。

第二,每一個學期開始之時,先要有一兩堂講演式的教授,把本學期所講那類文作法的重要原則簡單說明,令學生得着個概念來做自習的預備。

第三,講授時萬不可拿一篇文來逐字逐句逐段解釋,因為中學學生多少已經有自讀古文的學力,把他們已懂得刺剌不休來講,徒令他們生厭,而且時間也太不經濟。所以隻有指定若幹篇文令他們先行閱讀,——自修室的用功時間最少要與講堂時間平分。大概平均每兩星期指定五六篇文為一組的教材,——那文都是要同類的。令學生自行細看,看每篇作法的要點在那裡,各篇比較異同何在。到上堂時,先用讨論式的教授,令學生各人把自己所見到的說出。一堂讨論不完留待下堂。約摸以兩星期把這一組讨論完。學生看錯的或看不到的,教師随時指導。最後教師把全組各篇綜合講一次,說明自己的觀察,便算講完。這種辦法,學生對于這一組的文章最少經過三四次心,而且多半是自動的,算是把這一組文真讀通了。聰明的學生,一定有多少發明,不惟自己得益,當讨論時,或者連教師都會教學相長哩。每一學期能照這樣的講授四五組,中學畢業下來,學生總有好幾百篇文經過目、經過心,再沒有不會作文的了。

第四,選擇教材的标準,雖然不必過于拘泥,但最少有幾種舊習氣要消極的排斥:一、绮靡之文——如專尚辭藻的骈體。二、矯揉之文——如八家末流貌為古調者。三、空泛之文——凡帶帖括氣者。大抵記載文宜多選《左傳》、"四史"、《通鑒》及好的遊記、好的書目提要等等。論辯文宜多選周秦諸子,秦漢以後則多選專論一個切實問題者—-例如揚雄《谏不受單于朝》、賈捐之《論罷珠用》、江統《論徙戎》之類。像什麼《六國論》《留侯論》等文便是帖括氣,萬不可取。

第五,出題目令學生作文萬不可過多,依我看,每個學期兩回——最多三回足夠了。課卷不必在講堂上做,因為我們辦的是學校,不該叫學生過考棚的生活。做一篇文章要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去采集資料考量組織,然後做一篇得一篇的益處。亦正惟如此,所以不能作得過多。

第六,課題要确實,要有範圍。記載文題最好是學生身曆或耳聞目見的事迹、物件或地方。除此以外,便要教師供給他們資料,——供給或口授或指定文件。論辯文題須是一個切實問題。最好是學生直接感利害者,最好是一個問題有兩面理由容得彼此主張辯駁之餘地者,至于曆史上無關痛癢的文題——如"項羽論""井田論"之類,空泛無邊際的文題——如"中國宜亟圖自強論""民生在勤說"之類,皆當屏斥。

第七,除出題考課之外,最好令學生每月作一條以上的劄記,或用記載體記日常經曆的事,或用論辯體寫自己對于一個問題的感想,這種方法可以養成他們自動的進步。

第八,作的文,文言白話随意。

(摘自梁啟超著《作文教學法》)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4

梁啟超的《作文教學法》是中國第一部現代作文教學法專著,全面呈現了梁氏的作文教學法思想。梁氏認為,作文教學“能與人規距不能使人巧”,作文的規矩可教可學。本書就是一本講作文規矩的書,重點講記叙文和論辯文。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5

老舍談寫作

别怕動筆

有不少初學寫作的人感到苦惱:寫不出來!

我的看法是:加緊學習,先别苦惱。

怎麼學習呢?我看哪,第一步頂好是心中有什麼就寫什麼,有多少就寫多少。

永遠不敢動筆,就永遠摸不着門兒。不敢下水,還學得會遊泳麼?自己動了筆,再去讀書,或看刊物上登載的作品,就會明白一些寫作的方法了。隻有自己動過筆,才會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作品,學會一些竅門。好吧,就再寫吧,還是有什麼寫什麼,有多少寫多少。又寫完了一篇或半篇,就再去閱讀别人的作品,也就得到更大的好處。

不要亂用字,更不能亂造字

言語是極自然的東西,是從古來的,并不是打昨天才開始有,我們豈可随便更改言語?這不僅是字問題,同時還有體貼的問題,在人情中體貼到某種情況時,就用某種字,體貼愈深,用字的情愈熱。對人情越發明白,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每一個字都必得用全力想,想不到第二個字,就要用得恰當使人懂。形容詞很難用,最好少用,用得不恰當,會将整篇文章弄得更壞。

作文第一要清楚

文字清楚是思想清楚的結果,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少年作文,多喜用字眼。殊不知襲用别人家的用字,隻是偷來些死的字,并不足以表現自己的思想,結果是驢唇不對馬嘴。頂好是要說什麼就說什麼,先别大轉而特轉;一轉文便要出毛病。把文字弄清楚,而後再求美好,是保險的辦法。

句子别作得太長了

青年喜造長句,自謂文氣流暢,故拉不斷扯不斷。其實這是思想不清楚的結果,一句可以扯得老長老長,自己也不曉得在哪裡停住好。好文章,反之,是說一句便是一句;一句說清楚了,再說第二句。能設法使每句都清楚立得住,才能有進步

一句句的寫,寫成一段,再朗讀一遍,自己聽得下去了,便留下;聽着不是味兒,修改。作文要說自己的話,而且得教别人看得懂,不許整本大套的說夢話。

(摘自老舍《老舍談寫作與閱讀》)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6

識别二維碼 一鍵購買☟

語文老師如何向學生們教授閱讀與寫作?這聽聽文學大師老舍先生的經驗心得。本書選文基本囊括了老舍談寫作方法和閱讀經驗的精華,能夠幫助讀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修養,了解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獲得讀書方法,提高文學鑒賞力和讀書品味。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7

王鼎鈞:作文六要

寫作有方法

我堅信寫作有方法,希望先進為後學整理方法、傳授方法。我立下心願,如果我有一天找到了方法,一定公之于世,大家分享。

這本小書就是這樣産生的。趙友培教授把寫作的過程規劃出六個步驟:觀察、想象、體驗、選擇、組合、表現。

六門課程,一條大路,正是我尋尋覓覓最大的收獲。這六門課程,我稱之為“六要”,猶如畫家的“六法”,佛家的“六度”。

你有五種感官:你用到了嗎?

外界的事物,觸動了我們的感官,使我們産生了思想感情,我們用語言文字把它表現出來,與别人分享,用文言的說法,這叫“感于物而動”。

我們能夠“感于物”的器官不隻是眼睛,其中以視覺最為重要,做了代表。除了視覺以外,還有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談“觀察”,應該把它們都包含在内。

聽覺:韓愈可以聽見的四季

先說聽覺。我們接觸外面的世界,聽覺和視覺同樣重要。寫文章的人,不幸喪失味覺,喪失觸覺,喪失嗅覺,仍然可以有成就,倘若視而不能見,聽而不能聞,那就難了。

所以,你,我,一切寫文章的人,都要好好保護眼睛、耳朵,好好使用視覺、聽覺。聽覺能夠接觸到的世界廣大而豐富。歐陽修說,秋天是可以聽見的。不必驚訝,韓愈說,春夏秋冬都可以聽見。

聲音裡面有些玩意兒是看不見的,隻能聽得出來,對寫作的人來說,那一部分内容不能丢,丢了可惜!

“夜半鐘聲到客船”,如果丢棄了鐘聲,就丢棄了整首詩。

如果寫詩的人對那鐘聲沒有感覺,如果他寫詩的時候忘了鐘聲,有人不客氣地說,他這一輩子不必再寫詩作文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你以後會懂,我們都在等你成長,等你懂。

味覺:甘比甜更“甜”

再說味覺。别認定味覺隻是幫我們選擇食物而已,它也替詩人捕捉靈感。

“客去茶甘留舌本”,客人來了,泡好茶招待,好茶的滋味,喝進嘴裡有點澀、有點苦,喝下去以後是甜的,甜味留在喉嚨和舌根,叫作“回甘”。别認為“甜”和“甘”隻是白話和文言的分别,在中國,這是不同的滋味,或者是一種滋味的兩個等級,甘比甜高一個檔次。

如果味覺也能講究檔次,我們要推舉汪曾祺先生出來示範。這位小說家、散文家,到了晚年,把那些從視覺、聽覺得來的衆生秘密全部封存。凡是他寫的東西都可以吃;凡是吃的東西他都可以寫,把尋常野菜、蘿蔔寫成美食,也寫成美文。味覺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味覺。

享受觸覺:花香濃烈,可以“襲人”

還有觸覺。有人說,觸覺是低級感官,不能入詩。可是“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怎麼說?“天階夜色涼如水”又怎麼說?觸覺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認知環境的一種能力,自然成了文學素材的一個來源。

成語有“席不暇暖”、“炙手可熱”,還有“世态炎涼,人情冷暖”、“寒夜飲冰水,點滴在心頭”,格言有“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吃東西除了味覺,還有口感,老豆腐、嫩豆腐,還有結過冰的凍豆腐,都是豆腐,觸覺不同。“冬日飲湯,夏日飲冰”,都是飲料,觸覺也不同。

世上多少事都用觸覺承當!有個男孩,遠遠望見他喜歡的女生跟别的同學在一起,立刻覺得肚子上挨了一拳。

夏天,海灘上,有人掘沙成坑,叫同伴把自己埋在裡面,隻露出頭部,幹什麼?享受觸覺。小說家筆下,那個看守倉庫的人,脫光衣服,全身埋在米裡,幹什麼?也是享受觸覺。

嗅覺:蘇東坡的鼻子

最後,就是嗅覺了。

“好竹連山覺筍香”,漫山竹林,應該是筍已成竹,新筍還沒生出來,蘇東坡是美食家,鼻子比一般人敏感,就用嗅覺來表現了。

“踏花歸來馬蹄香”“賣花人去有餘香”,有嗅覺自有文章。“酒未到,先成淚”,正常的情形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範仲淹憑嗅覺搶先一步,端起酒杯,聞到酒精的氣味,酒還沒喝,眼淚先掉下來。

每一種嗜好都會留下氣味,例如抽煙和不抽煙、打球和不打球、養貓和不養貓。每種職業都有它的氣味,例如賣魚的和賣菜的、寫毛筆字的和畫油畫的、理發店的和診所的。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迹”,這痕迹是他的氣味,你的文章。

(摘自王鼎鈞《作文六要》)

王鼎鈞寫作文(如何寫好文章梁啟超)8

朱永新、莫言、王安憶、曹文軒、窦桂梅、馬愛農聯合推薦,文學大師王鼎鈞講給青少年的寫作課。

《作文六要》有點像大家小書的感覺,作為一個散文大師,給自己的作文經驗通過六要的方式呈現出來,教給青少年怎麼來寫文章,這個發心以及書本身給孩子們提供非常大的幫助,都讓這本書顯出了特殊的價值。它不僅對青少年,對但凡熱愛寫作的人都有很好的幫助,所以它是帶有大衆意義的對寫作技巧進行普及的一本很好的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