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出師表中的注釋

出師表中的注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20:04:23

諸葛亮《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人民教育出版社 統編語文課本注釋“南陽,東漢郡名,轄境包括今河南南陽和湖北北部一帶,諸葛亮隐居地隆中當時屬南陽郡”。同時課文《隆中對》注釋為“隆中,地名,在今襄陽城西13公裡古隆中,一說在今河南南陽”。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1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2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3

《出師表》《隆中對》兩篇文章系統闡述了,諸葛亮躬耕地在東漢南陽郡,就是在今天的襄陽城西13公裡的“古隆中”。這種解釋帶有明顯的指向性,不符合曆史事實。

兩篇文章均節選自陳壽的《三國志》,兩篇文章通篇沒有“古隆中”三個字,篇名“出師表”“隆中對”都是後世人便于集書添加的,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志》紀雲:“《草廬對》、《上先帝書》、《上事表》、《與步骘書》、《漢嘉金書》等文,宜在《計算》篇”。據此可以看出,當初陳壽撰《諸葛亮集》時,就把劉備三顧草廬時與諸葛亮的對話節錄下來,定名為《草廬對》而列二十四篇内的《計算》篇中。

我們今天看到的《諸葛亮集》将《草廬對》列為卷首,是中華書局編輯部于1960年8月出版時,依據清人張澍的《諸葛忠武侯集》和陳壽的原著《諸葛亮集》而整理點校的。

從陳壽《進〈諸葛亮集〉表》時的“泰始十年(公元275年)”起,《諸葛亮集》中一直以《草廬對》定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

然而清末的吃瓜貨編《古文喈風》誤将這段選文命名為《隆中對》編篡書集,與《草廬對》内容一模一樣,既缺乏可靠的曆史依據,又不能反映客觀實際。後人又以訛傳訛,緻使後人忘卻了本名《草廬對》。因此“隆中對”應恢複以前的注釋:“原名草廬對,篇名是編者加的”

另外南陽隆中卧龍崗與襄陽阿頭山“古隆中”,原本就不是一碼事,不要混為一談。

南陽隆中最早的記載是《離騷.爾雅篇》“宛、中隆”,南陽盆地中間一帶凸起的土丘、孤山依次相連,東西二十公裡,南北四十公裡,蜿蜒起伏,南陽盆地中隆之地,故曰隆中,“卧龍崗”為隆中的一部分,地處隆中之首,白河之濱,南陽城郊,東漢末年諸葛亮在此居住,躬耕隴畝達十年之久,這裡也是劉備三顧茅廬之處,“草廬對”的誕生地。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4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5

西晉史學家王隐曰:晉永興中,鎮南将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轼諸葛之故鄉……。”沔就是漢水,于沔之陽就是在漢水以北,隆山在今天的南陽唐河境内,劉弘站在隆山之上,遠望諸葛亮的故鄉隆中……,(魏晉時期人們都認為諸葛亮是南陽人)

唐·孫樵《刻武侯碑陰》有“蓋激備隆中……曩蟠南陽”之語(見《隆中志》第120頁);

宋代劉光祖《祭諸葛亮文》有“躬耕南陽,高卧隆中”(見《隆中志》第123頁);

清代滕天绶《(沔陽)忠武侯祠墓碑銘》有“夫公高卧南陽,抱膝長吟……草廬三顧,三聘幡然……笃生孔明,南陽卧龍,梁甫擁吟,抱膝隆中……”(見《隆中志》第150頁);

明代無名氏《五龍歌》有“君不見南陽卧龍卧隆中” (見《隆中志》第211頁);

清代沈受宏《南陽吟》有“諸葛布衣日,躬耕南陽田……四海幹戈動,隆中别山川”(見《隆中志》第216頁);

清代孫贊《惠陵》詩中有“隆中管樂卧南陽”(見《隆中志》的230頁)。

朱彌鉗《武侯祠》也有“炎鼎将移世運窮,先生何事老隆中?若教新野無徐庶,誰識南陽有卧龍?”

金 元好問“豐山懷古”

豐山一何高,古屋蒼煙重。開門望吳楚,鳥去天無窮。

連山橫巨鳌,白水亘長虹。川原郁佳氣,自古南都雄。

炎精昔季興,卧龍起隆中。落落出奇策,言言揭孤忠。”詩中的豐山、白水、南都、隆中都在南陽城郊。

清代樊王俊《谒武侯祠(三首)》:

其一

千秋王業想英風,此日登臨一拜公。

數裡平崗橫野出,半椽茅屋坐隆中。

乾坤鼎足胸先立,魚水君臣志竟同。

一去南陽耕釣少,白雲流盡淯河東。

這裡邊的“數裡平崗”“南陽耕釣”“淯河東”

清代戴上遴《谒武侯祠》詩:

平崗翠簇卧龍祠,幾樹清煙鎖碧枝。

昔日草堂琴不見,于今梁甫尚傳詩。

隆中莘野皆三顧,淯水磻溪第一師。

從容細看平沙處,可有先主舊馬蹄?

很明顯,這兩首詩中的位于“數裡平崗橫野出”、“淯河”、“南陽”、“平崗”、“淯水”的“隆中”指的就是南陽卧龍崗

明代薛瑄《望諸葛草廬》:“曉出南陽門,馬渡消河急。舉目眺西岡,林木半蒼碧。有祠中岩峨,雲是孔明室……及來隆中耕,日以老所益……賢哉劉豫州,三顧何汲汲。問以當世事,指掌皆曆曆。”消河應為淯河。

《諸葛忠武侯集》卷一五的明代楊士奇《武侯祠記》有:“當漢之際,諸葛武侯隐于隆中,躬耕隴畝,讴歌梁甫……去南陽城七裡,有岡焉,曰卧龍;有庵焉,曰諸葛;有井焉,蓋公嘗汲而飲者也;有祠焉……惟忠武侯,丁漢之際,愍漢之疆,瓜分鼎峙,奮起隆中……卧龍之岡,實公舊廬,昔有祠宇,久焉蓁蕪……”很明顯,該文寫于南陽武侯祠,

願言三顧慮,卧龍起南陽。——出自王之道《有薦胡仁叔曆陽令者仁叔以詩送知已暇日楊德潤錄以示予因次其韻》

草廬三顧屈英雄,慷慨南陽起卧龍。——出自明·唐寅《三顧草廬圖》

、雄圖一定百廢舉,複見南陽起卧龍。——出自宋吳芾《哭元帥宗公澤》

南陽隻在荊州北,時一登高吊卧龍。——出自劉克莊《送王允恭隐君》

南陽隴底卧龍日,北固樽前失者時。——出自北宋·黃庭堅《夜觀蜀志》

開尊且醉聖賢酒,理棹時乘旦暮風。懶為躬耕詠梁甫,敢将高卧敵隆中。宋.林逋《和蒙尉見寄》

明葉桂章《武侯記》:卧龍崗因“地勢四面稍下,惟中崗隆起,故曰隆中,蓋南陽偉觀也。”

明趙均《金石林時地考》:“登其頂可瞰南陽,因勢隆然,蜿而起伏,其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6

曆史上關于“南陽”“躬耕”“隆中”“卧龍”“武侯”“諸葛”“草廬”的叙述非常多,計有兩千多篇,真的是汗牛充棟!

而記載襄陽阿頭山“古隆中”多以“亮家”“寓居”“故宅”的詞語出現。最早是東晉時期,襄陽當地沒落文人鑿齒說:“亮家于南陽鄧縣襄陽城西二十裡,号曰隆中”,與劉弘說的隆中相差幾十年,是在南陽隆中的基礎上“号曰”一個隆中出來。并模仿李興的《祭諸葛丞相文》,寫了一篇“諸葛故宅銘”,

原文:達人有作,振此頹風,

雕薄蔚采,鸱闌惟豐。

義範蒼生,道格時雍。

自昔爰止,于焉龍盤。

躬耕西畝,永嘯東巒,

迹逸中林,神凝岩端。

罔窺其奧,誰測斯歡?

堂堂偉匠,婉翮陽朝。

傾岩搜寶,高羅九霄。

慶雲集矣,鸾駕三招

此銘文采飛揚,用心雕琢一番,卻将劉弘幾乎差點找不到的諸葛草廬,描寫成“雕薄蔚采,鸱闌惟豐。”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憑空想象一番。

後世“遙望、遙想”的襄陽“古隆中”,都是來自于鑿齒之言,代表人物有蘇轼“襄陽西北望、傳雲古隆中”,就是制造文、武赤壁的那個人。也同樣制造了兩個隆中,一個南陽隆中,一個襄陽“号曰隆中”“傳雲古隆中”

出師表中的注釋(出師表隆中對注釋之辯)7

襄陽古隆中,山石突兀,林密無徑

明代徐學谟《遊隆中記》記載有:“跨漢江南北不三百裡而近,蓋有兩隆中雲。隆中者,為漢昭烈三顧孔明處。其一距襄陽城西三十裡,在今伏龍山中;其一在南陽者,薄城八裡,即所謂八裡岡。岡勢蜿蜒如帶,高僅數丈,即以上以祀孔明,亦曰隆中。”

以上對比表明,諸葛亮躬耕于南陽隆中卧龍崗是曆史事實,居住在襄陽“古隆中”是一個虛妄的傳說,并且與傳說的位置南轅北轍。因此教科書用隐居襄陽“古隆中”來注釋南陽是錯誤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