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冬天,廣西電影廠拍攝《白楊樹下》,張藝謀擔任副攝影師,他做了一本厚厚的膠片測試報告,詳盡膠片性能、畫格、測光表、測溫表、燈光圖。
可以直接拿給電影學院當教材。
2007年,為紀念戛納電影節60周年,張藝謀拍攝了一部3分鐘短片《看電影》,合作的正是《一秒鐘》的攝影指導趙小丁和錄音指導陶經。
講述放映隊來放電影時人們的期待。
2012年,中國電影院線中的數字放映機已經超過九成;
2016年,上海電影技術廠關閉了國内最後一條膠片生産線。
如今,電影學院不再教授膠片攝影,仍堅持膠片拍攝的電影導演也寥寥無幾。
90後、00後拿的都是手機和電腦,用數字設備拍攝,從小看爆米花電影。膠片基本告别了人類曆史舞台。
2018年1月,張藝謀給編劇鄒靜之寫信,稱想拍一個"看電影"的故事。
在貧瘠年代看電影,聽到膠片嘩啦啦轉動的聲音,是仰望星空的夢幻和快樂。
這就是電影《一秒鐘》。
雖是一時沖動,但這個故事讓張藝謀心心念念了好多年,那是他的青春記憶,是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的情懷。
即便膠片時代已經結束。
電影《一秒鐘》就是一部關于電影的電影。
在物質和精神生活都相對匮乏的70年代,沒有人不愛看電影。
張譯飾演的張九聲愛看電影。
他愛看到何種地步?
沒趕上場次怅然若失,便悄悄從工作的農場溜出來,就是為了一場電影。為找到這盤膠片,他開始瘋狂,開始漫天尋找,開始在沙漠中流浪。
30年前的張譯隻有10歲,關于看電影的記憶從那一刻開始。
"站在銀幕前想去摸,不知道銀幕後面是什麼,當時看的那部電影正好是1988年上映的《紅高粱》。"
《一秒鐘》的拍攝工作格外珍貴,因為"它是30年前一個男孩子被牽引到電影世界的反射。"
因此要格外珍惜,況且"你并不知道人生中與如此有藝術成就的導演合作的機會能有幾次。"
減重20多斤的張譯幾個月來都沒有吃過主食,當拍攝吃面戲時他犯了愁,吃完就吐。
西北的扯面潑上油潑辣子,别說有多帶勁兒。
可在猛吃了十幾碗面之後,張譯出現了胃痙攣。
範偉飾演範電影,他是電影放映員,那個年代多讓人羨慕的工作啊!
這份工作真是香饽饽。
平時沒事兒也要看看手表,顯示優越感。
在放電影的日子裡穿馬甲坎肩,覺得搞藝術的人就應該這樣穿。
在餐館吃面,連老闆都說好話:"辣子多加了一勺,看電影給咱留個好位置。"
看電影對于人們是過節過年,對于範電影來說是當這一天的皇帝。
他就是那個年代的人。
手上不離他的大搪瓷茶缸,上面紅字印着"電影放映員 001"。
就是放電影,也要搞出個第一名。
範偉演得也真好,那種癡迷,那種熱愛,那種對電影和膠片的執念。
《一秒鐘》有場膠片幾乎被毀掉,範電影教衆人如何搶救的重頭戲。
這場戲令人動容,融進了主創心中的偏愛。
大家從家裡拿來床單,一人接一人将膠片傳送到電影院,整個過程像是一場朝聖,而電影院就是一座神聖的教堂。
衆人又将纏在一起的膠片分開、卷盤、懸挂、沖洗、蒸餾水擦拭、吹幹。
像手術台上的醫生,怠慢不得。
電影放映機嘩啦啦轉動的聲音,晾曬的膠卷,悉心的擦拭,放映室光影中漂浮的塵埃,銀幕後的人影,看電影的觀衆……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張譯和範偉,是經曆過膠片時代的人。
而新一代謀女郎劉浩存生于2000年,是張藝謀口中沒見過膠片的00後。
她從3000多名藝術院校學生中選出,經過3年的表演培訓,被張藝謀敲定出演《一秒鐘》女主角劉閨女。
進組的第一天剪掉留了多年的長發,劉浩存哭了。
不隻是因為愛漂亮。
更是夢想成真時刻,喜極而泣的眼淚——隻有在變成"劉閨女"之後,3年的努力才确定換來了回報,成為張藝謀電影的女主。
就像看電影是貧瘠年代所有人的白日夢,演張藝謀電影也是劉浩存的白日夢。
誰白天做美夢,不喜極而泣呢?
那00後的劉浩存如何演出對電影和膠片的熱愛?
也是先從外形上變成那個時代的人。
流浪兒灰頭土臉,頭發淩亂,皮膚皲裂,在沙地上滾來滾去,天性解放地很徹底。
但驚喜的是,她的眼睛一直那麼亮。
她飾演的劉閨女是流浪兒,在淪落天涯的路上遇到冤家路窄的張九聲(張譯飾)。失去父愛的女兒和失去女兒的父親就此結緣,一個想要12.5米廢膠片,一個想看那場電影。
首次觸電的劉浩存,在導演張藝謀的調教和高強度的拍攝錘煉下,從一張"聰明的白紙"變成了"老演員"。
清澈的眼神,靈氣逼人的表現,也是人們心中膠片時代最美好純潔的模樣。
張藝謀想還原記憶中膠片最美好的樣子,因此對待《一秒鐘》,他一直懷着對電影的敬畏和熱愛之心。
前期籌備時,從道具的考證和尋找,美術細節的把控,到尋訪70年代看電影的室内場景,沙漠的選景,都達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張藝謀的老班底,也都是經曆過膠片時代的老同志,他們希望給中國電影增添這麼一筆,或者說,留下他們曾經熱愛的星河。
然而開機之後的拍攝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
7月的敦煌沙漠,幹燥酷熱。
劇組的汽車出現故障,水箱爆掉。
遇上沙塵暴,又遇到冰雹。
汽車陷入沙漠。
……
最辛苦的是,在沙漠中每拍攝一個鏡頭,整個劇組都要搬一次家。
因為拍一個沙丘,腳印就會留下,隻能換。
但68歲的張藝謀,卻是劇組最有活力的那一個。
在沙漠中奔走如履平地,有時靈感來了半夜就起床準備第二天的工作。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常開玩笑說,我不是在拍電影,就是在拍電影的路上。"
昆汀·塔倫蒂諾曾問張藝謀:"張導,你自己拉片子嗎?"
張藝謀回答:"我通常是要剪輯師剪的。"
酷愛膠片的昆汀說:"我不行,我必須在手裡倒,特爽,還要摸。"
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恒的。
電影誕生也不過一百多年的時間,而用膠片拍電影已成為個别大導演堅持的個人趣味。
雖然膠片時代已經結束,但是影像會被一直保存。
不管是保存在電影資料館,還是在人們心裡。
電影《一秒鐘》是一部關于電影的電影,它關于熱愛、關于回憶、關于整個時代。
《一秒鐘》于11月27日正式上映,你或是經曆過膠片輝煌時代的人,你又或是沒有膠片記憶的年輕人,這部電影都值得你走進電影院。
那是電影人青春記憶中,關于電影最美妙的旅程。
(作者:寒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