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闆橋傳世的名言,也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後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乾隆年後,鄭闆橋所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被制成各種禮品或是拓片,或是作為像章推銷,由此也引起人們對這位玩世不恭的鄭闆橋先生更增添了一層興味;對“難得糊塗”的心理需求作出解釋,由此而順延到對“難得糊塗”四個字的思維定勢和價值取向,鑒于作者當時沒有明确自己的意向,因而現時會産生出相異的認識。
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闆橋題過幾副著名的匾額,其中最為脍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與“吃虧是福”這兩副。據說,“難得糊塗”四個字是鄭闆橋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有一年鄭闆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流連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塗老人”,出語不俗。他的室中陳列了一塊方桌般大小的硯台,石質細膩,镂刻精良,鄭闆橋十分歎賞。老人請鄭闆橋題字以便刻于硯背。闆橋認為老人必有來曆,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印。
因硯台地,尚有許多空白,闆橋說老先生應該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于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寶貴之門也。”他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闆橋一看大驚,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員。有感于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報也。”
據《廣陵奇才 . 鄭闆橋傳》記載:公元1751年,鄭闆橋在濰縣“衙齋無事,四壁空空,周圍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覺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蕭蕭,人生難道就是如此?争名奪利,争勝好強,到頭來又如何呢?看來還是糊塗一些好,萬事都作糊塗觀,無所謂失,無所謂得,心靈也就安甯了。”于是,他揮毫寫下“難得糊塗”。因此它被稱為“真乃絕頂聰明人吐露的無可奈何語,是面對喧嚣人生,炎涼世态内心并發出的憤激之詞。”
鄭闆橋從不糊塗,他之所以興歎“難得糊塗”,自有其苦衷在。朱鐵志認為“鄭闆橋是個極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而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歎,‘難得糊塗’的難在那裡呢?難在他畢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難在他一枝一葉總關情,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于衷。他隻有假裝糊塗,然則終不能無視現實,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難得糊塗’之歎。”
鄭闆橋以“難得糊塗”而出名。他所說的“難得糊塗”,卻有不同的解釋,有望文生義的;有作詞語解釋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進行探讨的,諸說不一。那麼它該作何種解釋更為恰切呢?《文史通義 . 文德》雲:“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謬其文也。”
鄭闆橋寫的“難得糊塗”字幅下,有他題的一行款跋:“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行款跋,當是鄭闆橋對“難得糊塗”的解釋了,即對自己處世哲學的一種解釋。
從字幅上标明的日子看,字幅寫于乾隆十六年,當時鄭闆橋正在山東濰縣當知縣。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鄭闆橋在當時黑暗的官場上很吃不開,常常受到惡勢力的嘲諷、刁難。他一面以嬉笑怒罵來抗争,一面又彷徨悲觀,産生了脫世思想。這時他的情緒,是壓抑、苦悶、孤獨、自嘲、彷徨、悲觀、痛苦交織在一起。就是在這種情緒下,他寫了“難得糊塗”的字幅,不久便辭官歸隐。
這樣,就可以明白款跋的意思了:“聰明難”,所以要進取,要“衆人皆醉我獨醒”當然難;“糊塗難”,因為得過且過本來并不難,但一個一心想勤政執法,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願意這樣做,因此也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抗争不過官場的黑暗勢力,又不願昧着良心去“糊塗”,這種“聰明”之後的“糊塗”更難。款跋最後一句“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前面種種的“難”面前,隻有小心從事,知進知退,不冒失,不惹禍,隻求心裡安甯,不求後世福報。
鄭闆橋的這種心理和處世哲學,既有積極的一面,即表現了不同惡勢力同流合污的立場和骨氣;也有消極的一面,即看破紅塵的悲觀脫世思想。“難得糊塗”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消極的脫世思想。
許多人愛買鄭闆橋“難得糊塗”的字幅,主要是他們很欣賞鄭闆橋的處世哲學。不過,據我看,不少人是取消極态度的。“難得糊塗”中盡管有積極的一面,但畢竟趨于消極,和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格格不入,終不足取。 [1] 不過難得糊塗這種精神恰好是當代人所需的。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