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一個流光溢彩的時代,一個令人無限向往的時代,而這個時代最華麗的光華,便凝聚在三個橫亘千古的名字上。
第一個自然是唐玄宗李隆基,是他開創了這個時代,即使最後的結局并不美好,但不妨礙他成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而他卓越的文化藝術才能,使他站在了盛唐光華的中心。
第二個便是楊玉環,她絕世的容顔,她曼妙的舞姿,是盛唐最絢麗的外表。當你在想象盛唐的樣子時,最貼切的形象便是楊貴妃跳霓裳羽衣舞的樣子。
楊貴妃雕像
第三個便是李白,盛唐如果沒有李白的詩歌,那麼他的光華一定會暗淡許多。
當這三個人聚在一起,便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時刻,而這最耀眼的時刻,被李白留在了他的詩《清平調三首》裡,讓後人得以在他的詩中,想象那個絕世的美人,那個偉大的帝王,那個流光溢彩的時代。
今天小樓就仔細品讀李白的《清平調三首》,看看李白怎樣用他絕世的詩才來表現楊貴妃傾城傾國的美。
清平調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天寶元年(742),李白得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終于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召為翰林供奉。大約寫于天寶二年(743)或天寶三年(744)春季,宮中得四株牡丹,玄宗将其種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花盛開時,玄宗與楊貴妃趁月同賞,并以歌樂助興。樂工欲歌,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為?”于是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李白進詩,李白宿醉之中,提筆立成《清平調三首》。
祝枝山草書《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中“想”字,便有多解:一是說看到雲,便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便想起她的容顔;二是說雲想變成她的衣裳,花想變成她的容顔;三是“想”作“羨慕”解,雲羨慕她的衣裳,花羨慕她的容顔。
其實,這裡不必落實“想”的字義,李白以雲之缥缈,花之豔麗,來渲染楊貴妃的美,以一個含義模糊的“想”字連接,營造出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真是這第一首的基調。美到極緻,往往就是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春風拂檻露華濃。首句寫貴妃,次句則寫牡丹。春風拂過欄杆,牡丹花在春風中搖曳多姿,牡丹花含露,在春風吹拂中,閃耀着濃豔的光華。
清人黃叔燦《唐詩箋注》中說:“春風拂檻”想其綽約,“露華濃”想其芳豔。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第一首的最後兩句,繼續烘托楊貴妃亦真亦幻的絕世姿容。像楊貴妃這樣的絕世美人,人間哪裡能看到,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看到,但隻可能在月色迷人的瑤台才能遇見。
群玉山和瑤台都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之處。《山海經》說,群玉之山,為西王母所居之處。《拾遺記》說,昆侖有瑤台,為西王母之宮。
一枝紅豔露凝香。第二首起句承第一首次句寫牡丹,在第一首中“露花濃”的基礎上,給牡丹花加上了嗅覺上的美感,牡丹花露上,不僅閃光着牡丹花豔麗的光華,還凝結着沁人脾的幽香。
這一句雖隻有七個字,卻調動了人的各種感官來感受這種美,“紅豔”是視覺,“露”雖也要通過視覺才能辨認,可是露水的感覺卻是觸覺的,露水中凝結着香氣,又調動人的嗅覺去體驗。露水怎樣凝聚香氣呢?這就把視覺、觸覺以及嗅覺融合一體,形成了一咱全方位的感官之美的極緻表現。
雲雨巫山枉斷腸。
雲雨巫山,典出宋玉《高唐賦》,傳說楚之先王遊覽高唐地區,疲倦時小睡了一會,夢中見一個仙女說:“我是天帝的小女兒,聽說你來遊覽此地,願意給你當枕席。”先王臨幸了她。臨别她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雲雨巫山這個詞後來演變成了男女歡合的代名詞,李白在這裡當然沒有這層意思,而是用來指楚王與神女的愛情故事。
斷腸,古詩詞中,斷腸與銷魂同義,有兩種意思:一是用來形容極悲傷的情感;二是用來形容極度喜愛的情感,如白居易《井底引銀瓶》“一見君王即斷腸”。
李白這裡是用後一種意思,意即楚王與神女的愛情故事,雖令人極度喜愛,然而那畢竟是虛構的神話,不過是幻想的文學産物,而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是真實的,這才是真正令人感動的愛情。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上面,李白用了神話中的西王母與巫山神女來喻楊貴妃的美,接下來,李白要用現實中存在過的人物來跟楊貴妃的美相比。那麼,真實存在過的美人,有哪個能與楊貴妃相比呢?恐怕隻有漢宮中的趙飛燕能相比了,而且,趙飛燕還隻有在剛化好妝,最濃豔的時候,才能跟楊貴妃相比。“倚”是憑借、依賴的意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名花,指牡丹。傾國,指貴妃。漢李延年《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甯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後常用傾城傾國來指絕代美人。
名花美人,相對相歡,常使得君王帶着笑意凝視。這裡,李白抓住了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中最動人的細節,當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便經常會用含着笑意的眼神凝視着你的愛人。唐玄宗經常含着笑意看着楊貴妃,正是他内心真正愛意所自然散發出來的溫柔。
無代錢選《楊貴妃上馬圖》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解釋,意為化解,消解。在這沉香北倚着欄幹的楊貴妃,她像春風一樣,消解了唐玄宗的無限愁恨。楊貴妃的美,可以令一代帝王,忘掉人世間的所有缺憾和不幸。
通過以上文本細讀,我們發現,李白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式來寫楊妃的美:
一是通過環境烘托,名花映襯來寫楊貴妃的美。
寫美人難寫,如果是寫她皮膚有多白,身材有多窈窕,終究隻得其皮相,難以寫出美人的神韻。李白的高明之處,就是他不直寫楊貴妃的美,而是通過環境烘托、名花映襯的方式來傳達楊貴妃的絕世風彩。
李白要描寫的場景是“賞名花,對妃子”,所以這三首詩的前兩句都是牡丹與楊貴妃融合在一起寫,兩者之中又以貴妃為主,美人與名花,本不相分,寫名花,也是在映襯美人。
如“春風拂檻露華濃”,看到春風中婀娜的牡丹,我們便會想以楊貴妃綽約的風姿,看到含露的牡丹,我們便會聯想到楊貴妃豔麗的容顔。
環境的烘托,在第一首後兩句,楊貴妃的美,美得讓人産生亦真亦幻的感覺,當你看到她時,會讓人覺得置身于群玉山頭和瑤台仙宮這樣的仙境之中,通過群玉山瑤台宮這樣的環境烘托,讓讀者感受到了楊貴妃超越凡塵的美。
清 康濤《華清出浴圖》
二是通過神話曆史中的著名美女,來襯托楊貴妃的美。
在詩中,李白将楊貴妃比作神話中的西王母,比作傳說中的巫山神女,比作曆史中最著名的美人趙飛燕,從天上到人間,從神話到傳說,再到曆史,李白将古往今來、天上人間的美麗精華,都彙聚在了楊貴妃的身上。
三、通過她與唐玄宗的偉大愛情來反映她的美
要怎樣的美人,才能得到唐玄宗這樣偉大帝王的愛情?詩中“長得君王帶笑看”,便在體現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無限愛意,不是偶然獲得帝王的歡心,她是“長得”, 這對于後宮佳麗三千人的帝王來說,是很難得的,再次說明楊貴妃無與倫比的美。
同時,楊貴妃的美不是膚淺的,不是虛浮的,她的美,她的愛,能讓帝王忘掉世間所有的缺憾,能讓帝王忘卻世間所有的煩惱。
總之,李白用他的詩筆,歌頌了大唐盛世中最動人的帝妃之愛,描繪出了大唐盛世中絕世的容顔,古今寫美人的詩篇那麼多,能超過李白這三首的沒有幾首。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085:李白《清平調三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