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逸紫陶

清逸紫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18:46:58

在建水巡遊,突然就喜歡上了建水紫陶,從諸種顔色裡,抽出并提煉出紫,戀上紫了,源于建水紫陶。

清逸紫陶(方寸之間話紫陶)1

紫,是那麼的安靜,單單薄薄,紫得純潔,紫得安祥。

那疏淡的紫色,從紫陶裡一點點的滲透出來,悄悄地生長,不招眼,不浮浪。一副與世無争的外表,容易被遺忘。

清逸紫陶(方寸之間話紫陶)2

罩在一片恬靜的紫色裡,閑寂清美。我在那些紫陶間,仿佛像是一小尊紫陶,微微搖曳在紫風裡。

清逸紫陶(方寸之間話紫陶)3

翻開色譜來看,看紫的位置。赤、橙、黃、綠、青、藍、紫,紫應該是排名最後了,但卻衍生出來一種特别的顔色,它包含于色譜大系裡,卻不甘居人後。從泥中來,在朝暮的煙霭裡沉澱下來。紫是未老的紫;紫一老,就是變色了。即使老得明媚些,也是逼近藍了罷。

清逸紫陶(方寸之間話紫陶)4

置身在這紫色的陶世界中,徜徉着那份浪漫,如輕風拂過,襲來淡淡的幽香。天地間是那迷人的色調,鋪滿了我的視野,這紫色溫馨,雅緻,仿佛異域風情,令人驚奇,驚喜……

紫陶中那一抹紫色,令執着、癡迷。有種另類般的怪異,卻又是紫陶制作人的情感寄托,那紫中凝聚着愛的力量,缤紛并诠釋着制陶人對它們的愛。

清逸紫陶(方寸之間話紫陶)5

那一抹紫色,飄落在作品中,萦繞在身體内外,大方展露,盡顯其迷人風韻。半遮半掩,方展它們嬌羞的情懷。

那一抹紫色,飄在作品間,展示着它們強健中的嬌柔,你不見遠處眺望的衷情脈脈深情的雙眼?飄在城市,彰顯出幹練中的柔弱,你可見人們憐香惜玉的柔情目光?

那一抹紫色,婉約仙子一般,輕挽雲鬓,環佩叮當,曼紗羅裙,清新雅麗,給人視覺的安甯,内心的恬靜祥和。

那一抹紫色,如結着丁香愁怨在雨中女子,憂郁中尚顯浪漫和寂寞。一意孤行,注定要在滾滾紅塵中追尋那一抹紫色的唯美與優雅,喋喋訴說那一抹紫色的浪漫。

清逸紫陶(方寸之間話紫陶)6

即将結束建水臨安文字之旅時,讀到:雲南建水昔稱步頭、臨安,建埠已有千餘年曆史。境内名勝古迹繁多,人文風物棋布,素以"文獻名邦"、"滇南鄒魯"著稱。在這方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建水陶瓷,加上江蘇宜興陶、廣西坭興陶、四川榮昌陶并稱中國四大名陶。建水陶瓷曆史悠久,經專家研究考證認定:"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細陶"。清道光年間,細陶工藝突顯,窯匠們選用建水當地紅、黃、青、紫、白五色土,泡水攪漿過濾成绛紅色陶泥,通過取泥制坯,寫字繪畫,刊刻雕填,燒造磨光等工序制成花瓶、花盆、茶具、酒具、文房用具和汽鍋等,因器物色澤多呈紫黑色,故稱建水紫陶。在建水紫陶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大量書畫名家的參與,這也是建水紫陶在中國四大名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或許是出于文人的考慮又将建水紫陶所具備的儒雅氣質比喻成玉,因故"滇南瓊玉"成了建水紫陶的雅稱。紫陶煙鬥子雖是舊時煙器,但由于将傳統書畫藝術搬上了方寸之間,紫陶煙鬥的獨具匠心,使其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兼備。名家書畫于煙鬥而言,經制陶高手的潛心雕刻,呈現自然斑駁、渾樸古拙的金石韻味,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為紫陶之極品。随着藝術品收藏的升溫,紫陶煙鬥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與日俱增,倍受關注。存世紫陶煙鬥書畫不乏大家手筆,如王定一的殘帖書,就是摹仿斷簡殘篇,以真草隸篆行書刻于其上,更顯古樸雅緻;向逢春的山水、人物、梅蘭竹菊;劉光烈的闆橋體書;王式稷的金文;王克敏、王受之的花卉翎毛等,把建水紫陶煙鬥的紫陶藝術推向極至,令人愛不釋手。

正所謂,紫陶無邊蕭蕭浪,蓋地鋪天紫陶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