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寫字,不可避免要寫男人女人,飲食男女嘛,哪能沒有故事?
這類文字稍微多一點,有人就受不了。@我,寫的是些啥呀。
這些人,要麼思想上還沒有脫敏,要麼就是站在價值觀的制高點上瞎指點。
類似于某電視劇刻畫的某些人,嘴上都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
這些人的心裡并不一定真那麼純潔,隻是有人開口說男女故事了,就趕緊過來踩一腳,讓人覺得他的價值觀是明朗的。
其實這麼幹的,就是思想還沒脫敏。
對于男女愛情,本來是很美好的事。可總有人給他蒙上一層神秘面紗。認為這事兒不宜多說,說不得。多說了渾身上下就不得勁。
對于這些人的反應,咱一概不回應,你不能逢人就解釋: 我不是這個意思。
小城裡的人,大數人思想未脫敏。
具體表現是啥?認為書上印的,網上寫的,都是真的。從來不會分析和判斷。
更有嚴重者,對某些詞都敏感,你膽敢說一下,他就能起一身雞皮疙瘩。
然後到處嚷嚷你,給你貼上壞人的标簽。其做法,魯莽的很。
高知人群和低知人群最重要的區别是啥?高知人群遇事會先用腦子想一想。低知人群呢,遇事先用嘴巴嚷幾嚷。
天天在周圍人群中嚷嚷的,最沒見識。
不管遇上啥事都要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而高知人群呢,都在認真實踐。
那啥是思想未脫敏呢?
就是見不得和自己受的教育觀點有違背。
有違背,就認為你是錯的。
其實大可不必。
記得當年上高中的時候,莫言剛發表完小說《豐乳肥臀》,當時買不起書,就有同學用手抄的方式傳閱。
這在當時就屬于大逆不道。
學生怎麼能讀如此“黃色”小說呢。
一時間,學校裡興起一股掃黃風。
非得把這本書打入十八層地獄不可。
現在看,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蛙》,是敏感話題不?在當時看,許多人認為是。不少老師把莫言都歸到寫黃色小說的行列了。
為啥會這個樣子?
那個時代的人,思想觀念大多沒脫敏。
男女生在一起跳舞都能被說成流氓組。
現在誰還這麼認識跳舞?
會被人笑掉大牙。
社會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都提高了。
再也不是談性色變的時代了。
以前初中上生理衛生課,有關人體結構的内容,老師是不講的,讓學生自習。
自己的身體結構都不教給大家。
卻經常要求人知己知彼。
怎麼知己知彼?
沒人教,一切靠悟。
過去在農村,許多小朋友的性教育啟蒙都是看動物交配起步的,戀愛的雙方到底該如何表達愛,許多村裡娃根本不會。
有木讷些的娃,表達方式比阿Q強不了哪兒去。
阿Q咋表達的?吳媽,我要和你困覺。
過去農村人結婚,時興鬧洞房。為啥要鬧洞房?其實就是現場模拟教學,看一對新人會不會。
從小到大沒教過,臨上場了才現場培訓。
據說以前有兩口子結婚幾年,都不會生娃,公公婆婆急死了,還以為媳婦有問題,去醫院一檢查,媳婦還是處女呢。
兩個年輕人都不會,沒人教過。
還以為摟摟抱抱就會懷孕呢。
這都是東方人的含蓄造成的。
總覺得娃到時候就會了,結果呢,不會的還是不會。
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聰明嘛。
知識被合理有效傳播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如果總是因為思想未脫敏,覺得有些事不好意思,無法開口,就忽略了教育。
這才是最大的失敗。
我們大部分人受的教育,大部分都是飯碗教育,就是為了一個飯碗,拼命地學習各種技能技巧。
而真正需要的人文教育,自我認識教育很匮乏,匮乏到幾乎沒有。
現在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為啥這麼多?
許多人從小就沒有受過自我的教育。長大了才開始學習怎樣适應這個世界。
平常學習的都是改造世界的技巧和方法。真正關注内心成長的,幾乎沒有。
我知道,寫這些又會被某些人噴了。
寫的是些啥呀,讓人咋看呢?
想咋看咋看,坐着看躺着看都行。咱不強求。
有的人,已經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了。隻會用大帽子扣人。
現在大帽子還能扣得住人?早不能了嘛。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要脫敏,不要總是一驚一乍的,讓人發覺你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為啥有的人不會表達愛?
平常被教育的就是愛組織、愛集體。其實人首先應該愛的,是自己,是家人,是身邊的一切人。
孔子也說: 仁者愛人,首先是愛自己嘛。一個連自己都不愛惜的人,很難讓人相信他能超越自我去愛别人。
同理,一個思想還沒有脫敏的人,怎麼能指望他思想開明?
真正進階,就不要太敏感。脫敏,才是你人生進階的關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