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一項來自臨床的數據分析,以胃鏡檢查和B超檢查預測上消化道出血的價值。
肝硬化往往會引發多種并發症,如腹水、肝性腦病、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等,其中較為嚴重且常見的為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肝硬化導緻的胃病
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病死率較高,需要及時控制出血,降低疾病病死率。
消化道系統出血為消化道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疾病,該疾病和患者的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具有相關性,通過觀察患者的嘔吐物和糞便,結合患者臨床胃鏡檢測結果判定患者病情。
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靜脈曲張是肝硬化患者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
門靜脈高壓性胃病是因為門靜脈及其分支受到過度壓力所緻。在胃鏡下,胃黏膜和黏膜下層的血管擴張,門脈高壓性胃病是繼靜脈曲張出血之後的第二大消化道出血病因,多項研究表明,門脈高壓性胃病也是靜脈曲張首次出血的危險因素。
B超檢查就夠了嗎?
B超檢查為無創性檢查,具有檢查方便且價格低廉的優勢,可以結合胃鏡檢查提升臨床診斷準确率。B超腹部檢查可準确判斷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程度,也可作為胃底靜脈曲張的臨床輔助診斷方法。
然而,超聲診斷技術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臨床診斷,特别是門靜脈、脾靜脈和脾髒厚度的臨床診斷,為了進一步提高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減少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患者有必要實施合理的早期症狀支持,指導患者如何服用藥物保護胃粘膜等。
在研究中顯示,肝硬化患者的門靜脈大小和食管靜脈曲張程度可以作為預測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指标。
重度和中度食管靜脈曲張患者的出血率在40~60%之間,重度和中度門靜脈擴張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率在60~100%之間。
若檢查結果顯示,門靜脈内徑≥1.5cm,提升患者具有上消化道出血的風險,需要做好預防。若門靜脈内徑≥1.8cm,則提升患者必然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
雖然B超檢查門靜脈主幹内徑和脾靜脈内徑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診斷有參考價值,然而,B超不能準确預測肝硬化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風險,胃鏡檢查仍然是預測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可靠方法。
綜上所述,B超對預測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具有較好的指示作用,臨床上可以作為重要參考,可以結合胃鏡檢查提升診斷準确率,以此改善患者預後,降低疾病病死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