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一到,基本是進入酷暑的暑假了。童年的時候這是拆天拆天死厭的日子了,按理說,這樣的日子應該是開心得要命的時候,可這一段時間我往往是茶不思飯不想的,除了早晨一碗涼泡飯,外婆炒的的蘿蔔幹毛豆子搭搭,什麼也不想吃,一個人病殃殃的,胃裡漲滿滿的。父親說我又疰夏了,盡管吃了夏至苋菜馄饨,這熱毒天氣和小孩子貪涼的習慣,使得小孩外感熱毒,内處寒濕,不思飯菜。于是父親開始為我們幾個孩子考慮好吃的東西了。
“小暑裡的黃鳝賽人參”,價廉物美的黃鳝自然是首選食品。我們那時的江陰城很小的一塊地方,基本就是今天的環城路一圈,出了環城北路就是綠油油一片的農田了,小暑時節,農民開始在熱得發燙的水稻田裡灌水,于是引來蛙聲一片,當然,這裡的黃鳝更是開心,四處打洞活動。我八九歲時,跟着我父親的學生,大概是十三四歲的北大街小學畢業生大哥哥,去體驗過半天的釣黃鳝,那可是一輩子唯一的一次有趣的體驗。
一大早,我就跟着小哥從北大街小學後門往東,那裡是一望無際的水田,他娴熟的帶着我在田埂上快速的行走,手上一捆好像是自行車内圈鋼絲一樣的鐵絲做成的黃鳝釣鈎,他到一條田埂就跳到田裡,察看田埂邊草叢裡的小洞,然後不時的告訴我裡面是否有黃鳝,如果有,他就會快速的放置一根釣黃鳝的鋼絲,那是小哥哥自制的一頭插着小竹竿的釣具,他這樣的動作表明:這個黃鳝洞是他的地盤,後面有人來發現了,就不會再去碰了,我很奇怪那時的人們怎麼這樣守規矩,講信用?我就看見一路上有人放置的黃鳝竹籠,小哥哥看見了,視若無睹的就過去了,臨了還關照我不要去碰,那是人家的東西。
一個早晨,他快速的擺放好釣鈎,就開始回頭去收鈎了。此時的黃鳝洞,大都的黃鳝已經上勾,小哥哥輕輕一提,黃鳝就釣出來,他輕輕這麼一動,手指一捏,黃鳝就進他背上的小竹簍裡了。而有的地方,他會小心翼翼的蹲下來,仔細的察看,然後用他的釣竿鈎這麼晃動一會,一條大的活蹦鮮跳的黃鳝就進簍了。當然也會出現放空的情況,小哥哥說,洞裡黃鳝已經被人捉掉了,或者說遊到田裡去了,不管怎樣,小哥哥的表情都是平淡無奇的,似乎一切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我卻是跟在後面或興奮、或緊張、或沮喪、仿佛一簍子的黃鳝都是我釣的那樣。上午八點多,黃鳝就抓結束了,所有的黃鳝,父親都會買下來,大的做鳝片,中的做鳝筒,小的劃鳝絲,忙到中午一切都整理完畢。
中醫向來有“冬病夏治”之說,許多冬季爆發的疾病此時正是緩發期,給中醫溫補帶來機會,黃鳝是這一時節最補的菜肴,其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功效一點也不輸貴如黃金的人參,所以有“小暑裡的黃鳝賽人參”一說,黃鳝經過一個春天的覓食,此時已經渾身是勁,充滿了力量,可以說是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對各種身體狀況的人都具有滋補功能。特别是其益氣養血、健脾和胃的功效,尤适合老人和小孩之用。
從小暑到立秋這段時間白天最長,天黑得最晚,氣溫又最熱,陽氣升發最旺,體内最為虛寒。孩子基本處于外熱内寒的狀态,而一碗鮮美無比的黃鳝做的菜、熬的湯、煲的粥,那正好是這一時期最好的滋補食品。而且黃鳝自古以來一直是烹饪大師作為吊鮮的首選,在沒有味精的日子裡,古人做菜一定是有鮮鹵準備的,這鮮鹵裡必定有鳝魚骨頭,所以黃鳝的鮮美是獨一無二的,我小時候不吃魚,而黃鳝卻從來沒有拒絕過,一是父親燒出來的黃鳝好吃不腥,二大概就是被“小暑裡的黃鳝賽人參”給忽悠的。
父親的“過橋鳝”我曾經專門撰文講過,但其實我們家吃得最多的并不是它,而是鹹菜鳝筒湯、紅燒鳝筒和炒鳝片以及炒鳝糊。其中我尤其喜歡鹹菜鳝筒湯。黃鳝洗盡,去除膩的東西,切段開水裡焯過,重新放入清水裡燒開,加料酒生姜香蔥,倒入鳝筒,然後倒入自家腌制的雪菜腌齑,那雪菜本就經過腌制,體内的氨基酸被大量釋放,鮮味可謂蔬菜裡的狀元,且其具有去腥去味的功效,碰到高蛋白裡第一鮮的黃鳝,那真是郎才配女貌,門當又戶對,兩者做出來的鳝筒湯還有不鮮之理?
先不去講它健脾養胃、益氣補血的功效了,光好吃就足夠吸引人的了。而起鍋前撒一點自磨的白胡椒粉,湯裡最後一絲的腥味被胡椒粉獨特的味道給鎮的影蹤全無,還把鹹菜黃鳝湯的鮮味給帶了出來,一碗湯下肚,脾舒胃安、氣順血足、而黃鳝本身的高營養随着湯進入人體的奇經八脈,真是好一個舒坦了得?就是我這樣鬼點大的孩子都知道好吃,都可以把疰了幾天的夏一掃而光,老人就更不要說了。
至于青椒炒鳝片、洋蔥炒鳝糊、大蒜子紅燒鳝筒等等,那都是各有各的鮮味,各有各的嚼頭,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隻要不是提前說要剩的,肯定都是一掃光的腔調,誰叫它賽人參呢?那時候吃不到人參,吃黃鳝還是可能的。而我大概就特别應該感謝小暑,感謝疰夏,感謝父親,讓我這從來怕腥不吃魚的“刁嘴阿三”,變成黃鳝的忠實粉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