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們知道清明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由于是根據節氣而定,所以清明節也是少數與西方曆法大緻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衆所周知,現在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掃墓祭祖,二是踏青郊遊,三是遊樂健身。那麼,今天借着清明節,我們就簡單說說這個節日的故事。
清明的來曆
西方曆法4月的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鬥之乙,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三月節... ... 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因此,清明節總是落在國曆4月4日或4月5日其中一天。《歲時百問》中也有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曆書》中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實際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并沒有太多的文化習俗,而我們經常說的掃墓祭祖和踏青郊遊等活動,實際上是其他幾個節日的習俗,在經過曆史的演變,逐漸轉變為清明節習俗。
寒食節
在中國農曆中,寒食節通常是指冬至後第105日,與清明節日期相近,一般是在清明節的前一日或二日。
關于寒食節的起源,還有一段悲慘的故事,傳說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餓昏,介子推割股烤熟給他吃,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動。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回憶起舊事,想封賞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經和母親到山西的綿山隐居。晉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尋不到,其臣擅自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母子抱着槐樹被燒死。重耳難過至極,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稱為寒食節。盧象有《寒食》詩,“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
中國最早的春祭就是在寒食節,到了晚唐時期,寒食節與清明節并稱,到了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漸漸移到了清明。
上巳節
俗稱三月三,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而“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這個節日在漢代以前有個很獨特的風俗,它同時是政府為男女青年舉辦的狂歡節,《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
魏晉以後,由于當時社會中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遊之意越發濃郁。西晉《夏仲禦别傳》形容上巳時的洛陽“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绮粲爛”。上巳節的節期定在了陰曆三月三日。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臨水宴飲的節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觞。
杜甫的《麗人行》中所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便是上巳節中春遊踏青的習俗寫照。
結束語
清明在之前僅是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其本身并無太多文化内涵,而寒食、上巳則傳統豐厚,三相結合,便成了目前這個重要的節日。
在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所以說中華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傳承至今的偉大文明,我們應為此感到自豪與驕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