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31 01:09:42

龍對于中國人來說一直都是吉祥的化身,所以二月二龍擡頭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老祖宗沒有今天的科學技術,所以對于農業農時,以及一年的農作物的判斷,基本上都是靠對天文知識的積累;在古代的天文方面,老祖宗就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每年春分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就會從東方地平線升起,故稱為“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1

二月二的節日習俗源于龍擡頭的神話故事,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掌管降雨的神仙,能行雲布雨,受到人們祭拜。在農曆二月二這一天,民間有許多習俗和禁忌,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2

二月二是民間習俗

1、剃龍頭

這個習俗由來已久,清朝入主中原,對待明朝遺民采用的政策就是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清朝的目的是防止明朝遺民思舊,後來傳下來說是正月裡剪頭死舅舅,所以二月初二頭等大事兒就是理發,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

2、祭社神

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是土地公的誕辰日,所以這一天被稱為“土地誕”也稱“社日節”。人們認為土地公公雖然是仙界最小的神,但是主管五谷的生長和一方百姓的平安,所以在這一天,老百姓也會祭祀土地神。

3、吃龍食

老百姓在節日這一天是很講究吃食的,所以龍擡頭這一天也不例外,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餃子,叫“咬龍耳”,吃馄饨為“吃龍眼”;面條、馄饨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同時這一天還要吃豬頭肉,吃炒糖豆,寓意“金豆開花,五谷豐登”。

4、放龍燈

這一習俗基本上是在海邊或者河邊,基本方式是用蘆葦或秫稭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裡點燃,為龍照路。借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5、圍糧倉

農曆正月二十和正月二十五分别是小填倉節和大填倉節,這兩天老百姓會在自家院子或者打谷場打谷囤,但是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清晨,也會做同樣的事情,類似填倉節的打谷囤,但是這一天的叫法是圍糧倉。一般是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同時還會特意撒在倉的外圍,寓意當年大豐收。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3

二月初二的禁忌

1、禁忌使用針線:因為這一天蒼龍要擡頭觀天,如果婦女們使用針線,容易傷到龍眼,招災惹禍。

2、不要外面取水:以前農村生活用水基本上都需要去河裡取水或者井裡取水,所以這一天不能到河邊或井邊打水,防止打擾龍的行動。

3、忌蓋房打夯:因為人們建房子需要打砸地基,這個時候容易傷到“龍頭”,要注意避讓;還有的地方不要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4

4、是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認為這樣容易傷到龍,怕傷到龍頭,砸斷了龍腰、龍尾,不吉利。過去,人們在這天早上,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進行祭拜。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擡頭”,表示祈福納祥、圖吉利。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5

5、忌說“吃醋”,改叫“用忌諱”

在我國中原諸省的方言中,因為“吃醋”都被看作是“妒忌”層面的含義,到了二月二因為本身這個節日就是喜慶的,所以當時人怕小心眼兒影響吉利,于是就把“忌諱”叫做“醋”,而用忌諱就是吃醋的意思。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6

6、女子結婚後,切忌勿在娘家過二月二

按照舊社會的風俗,新婚的小媳婦年前年後都必須在婆家伺候公婆與丈夫,到了正月十六以後的日子可以暫時回娘家住,當作是休息日,但隻能住到正月底,過了正月必須回家。因為二月二以後就是民間的春耕了,還得下地幹活。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7

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各種與龍相關的民俗活動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也寄托了人們美好的願望與向往。

二月二龍擡頭北方人的習俗(龍擡頭的民間5大風俗)8

附上一首關于二月二的唐詩,供大家鑒賞。

《二月一日作,贈韋七庶子》

唐•白居易

園杏紅萼坼,庭蘭紫芽出。

不覺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瘡痏,将養遵醫術。

今春入道場,清淨依僧律。

嘗聞聖賢語,所慎齋與疾。

遂使愛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齋複畢。

應須挈一壺,尋花覓韋七。

二月二的習俗由來已久,唐朝時期人們就對二月二這個節日非常重視了,但是從詩詞裡可以看出,人們還沒有龍擡頭這個說法。二月二這一天春雨初霁,萬物開始複蘇,長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