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古人婚嫁流程

古人婚嫁流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09:05:54

上古雜昏時代。上古也就是三皇五帝時期和之前,古代結婚是在黃昏之時,昏時行禮。所以是“昏”字,并不是現代的“婚”。雜昏,也就是沒有固定的配偶,孩子随母姓。母重于父,視其母而得相承之宗。

比如神農、皇帝皆是少典後裔,按照父系姓的話兩人是同宗同姓。而神農姓姜,皇帝姓姬,就是因為兩個人的母姓不一樣。伏羲制嫁娶,以俪皮為禮。娉娶女子要用成對的鹿皮。上古時期服飾是以動物皮毛為主,所以并沒有專門的婚禮服飾。

到周朝,制定了詳細的婚嫁之禮。《儀禮•士昏禮》記載了完整的婚禮禮節,有六個步驟,即納彩、問名、納征、納吉、請期和親迎。周朝婚禮,除納征用元纁、束帛、俪皮外,納采、問名、納吉皆奠雁,則以畜償值,又以皮償值之一變俗也。後世的彩禮也是這麼來的。按照原本所記載,禮節非常繁重,而且時間跨度長,飲食起居都有要求。要是現代人按照周禮來行婚禮,我想沒有多少人願意結婚了,這麼一整套下來,人都麻了。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繁文缛節。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1

周朝婚服——純衣纁袡 。以玄色為主,玄色也就是黑色,輔以纁色(粉紅色)。周朝是一個特别講究禮儀的朝代,什麼事情都要辦得嚴肅莊重。不熱鬧,所有人都在走流程。

士昏禮,是專門為當時士大夫階層制定的,但不限于這一階層使用,民間也可以遵循按六禮來操辦。但是民間也有很多不同的風俗習慣,并不會照搬士大夫階層的儀禮。

按當時的鄉俗,每年春天各村鄉的男女都出去春遊,一起唱歌,就像廣西三月三的山歌節,各個地方的人都聚集在一塊遊山玩水,對山歌。如果當時兩兩有情,就會去隐蔽處約會,父母也不會阻止。因為聚會的男女很多,一定要有一個樓閣,要爬上去一定要用梯子,到了晚上,村中的幼男女(未婚者)都在上面過夜,聽其自相諧遇。

這在今天看來不能理解,這不是太古風俗嗎。其實也可以理解,即使是在今天二十一世紀,也有很多與人類文明相違背的風俗。有些偏僻落後的地方,知識教育難以普及,加之固步自封,堅守舊制度。

至周朝之後,後世皆以“六禮”為婚制,不過是在婚服上有較大改變,到明朝時六禮簡化為五禮,民間更為簡約。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2

秦朝喜玄色,秦朝的國君朝服是玄色的,婚服也是玄色為主,流行黑紅配。凡是重大場合皆是如此配色。而漢朝承秦制,在治國的政策上大多按照秦時所制,服飾也沒多大變化。西漢中後期至東漢生活水平提高,衣服服飾有了較大的改變。

《古詩為焦仲卿妻》:“雞鳴外欲曙,新服起嚴妝。着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結婚的時候,天沒亮,剛剛雞鳴,新人就要起來梳妝打扮了。漢以前都是袍衣,到東漢就有夾裙了,上衣下裳。所以他們的婚服也是黑中帶紅,玄色為主色, 形制上衣下裳制、曲裾深衣和襦裙。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3

秦漢以前都遵循周禮,周朝是禮樂之邦,到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周朝是一個階級分明的朝代,森嚴的等級制度,當時人們認為結婚是非常重要的事,要嚴肅莊重,因此婚服着玄色,因為黑色看着就顯嚴肅高貴,不可兒戲。

而秦朝則是因為地理原因, 《漢書·律曆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

按五行來看,水對應的就是黑色,由文公開始秦國由上而下都尊崇玄色,秦國人民是從骨子裡就深愛玄色。而漢代剛開始百廢待興,生産經濟落後,禮儀文明一時間不能重新制定,最便于管理的就是襲周禮。

而到唐朝之後,生産經濟得到很大的提升,盛唐時經濟進入最鼎盛時期。且國力強盛,萬國來賀。唐不再用黑色,唐朝時紅配綠,禮儀方面也是按照周禮。沿襲周的莊重,同時融入了盛唐的喜慶和熱鬧。紅男綠女,钗钿禮衣,要穿很多層,還有披帛。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開放的朝代,接觸的國家風俗多,出現了很多文化融合,服飾花樣繁多,不拘一格。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4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5

宋朝也是承唐制,紅男綠女,以扇卻面。到明朝婚服就變得更加隆重,鳳冠霞帔,這也是現代人可望不可及的。鳳冠霞帔是從皇宮中流傳到民間的,相傳是明朝開國皇帝的馬皇後始興,并說:“凡我大明女子婚嫁皆可着鳳冠霞帔。”後來研究史料,并沒有發現馬皇後說過這句話,但封建社會階級森嚴,民間如果也按這樣的貴族之禮,皇室是要依法治罪的。但明朝民間婚嫁也着鳳冠霞帔,即使沒有明文規定,那也是當朝默許的。女着鳳冠霞帔,加紅蓋頭。男的就是狀元服了,也可假穿九品官服——青綠色。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6

縱觀這幾個朝代的服飾,除了明制婚服不漏脖子,其他各朝的服飾都沒有把脖子掩蓋起來。到清朝婚服雖不按明制,但不漏脖子卻是一樣的。清朝婚服樣式變成旗袍版的,但還是能看出明制婚服的特點。婚服顔色依舊是紅色為主。清代皇帝與皇後舉行大婚儀式時,皇帝穿明黃色龍袍,皇後穿龍鳳同和袍。與明代不同的是,男女皆着大紅。

漢朝以前婚服皆以黑色為主,輔以紅色。自唐朝以後始興紅色,唐宋明紅男綠女,至清朝,婚服顔色則改變。清朝是服飾改變最大的朝代,滿人主政,滿漢文化大融合。清服飾最大的特點就是衣袖短窄,與曆朝的寬袍大袖拖裙形成鮮明的對比。

古人婚嫁流程(盤點曆朝的婚禮風俗)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