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韓愈師說高中課本原文閱讀

韓愈師說高中課本原文閱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8 04:07:42

《五箴》是韓愈在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谪居陽山時所寫的表露自己真情實感的自戒之作。通篇以自我批評為基調,但這種批評有出自真心的一面,也有告誡自己警醒的一面,更有不屈的精神蘊含其中。

韓愈師說高中課本原文閱讀(韓愈五箴原文譯文)1

序 言

原文: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餘生三十有八年,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于前時,道德日負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

譯文:人最怕的是不知自己的過錯,即使知道了又不能改,是沒有勇氣的表現。我今年38歲了,發梢漸漸發白,晃動的牙齒掉得越來越多,沒有從前那麼聰明,而道德修養卻有負初心,這不是明擺着成不了君子要堕落為小人嗎?現在作《五箴》來自責我的那些惡行。

遊 箴

原文:

餘少之時,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餘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嗚呼餘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

譯文:我年少時,想多長本事,早晚孜孜以求地讀書。而今天的我,吃飽了就嬉戲,早晚無所事事。可悲的我,難道還不自省?真要放棄君子的德行,而歸于小人之列嗎?

韓愈師說高中課本原文閱讀(韓愈五箴原文譯文)2

言 箴

原文: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台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 ;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譯文:不相知的人怎麼能與他交流呢?相知的人就是默默無語,而相互的心意卻已表露無遺。做幕僚時提的谏言,别人反認為你叛逆,做監察時做的議論又被看作奸臣。你不能懲治邪惡,反倒因為喋喋不休的言語害了自己的性命。

行 箴

原文: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譯文:如果行為與義理乖離,言語與法律違背,即使沒有戕害自身,你還是要悔恨的。行為沒有不當,言語沒有偏頗,雖死猶榮,又有何悔恨的。讓該悔恨的反倒心安理得,你所積的惡如何才能減少,讓該心安理得的反倒悔恨,你的善心又在哪裡?讓人悔恨的事是不可補救的,讓人悔恨的事是不可以做的。隻要思考就能體會,隻是你沒有思考而已。

好惡箴

原文: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前之所好,今見其尤;從也為比,舍也為仇。前之所惡,今見其臧;從也為愧,舍也為狂。維仇維比,維狂維愧,于身不祥,于德不義。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颠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

譯文:沒有善心而有好的結果,沒有見到這樣的道理。沒有悖逆而有惡行,會使人不詳其故。從前喜好的,而今有了怨恨,欲要相從則朋比為奸,欲要舍棄則相互為仇。從前厭惡的,而今覺得好了,要相從則有愧疚之意,要舍棄就會有抓狂之念,朋比為奸、相互為仇、愧疚之意、抓狂之念這些會給自身帶來不詳之禍,于道德有不義之嫌,不義不詳就是大惡,要按此做事,能不遭殃嗎?要是還年輕不思考也罷,今天我已垂垂老矣,不謹慎行嗎!

韓愈師說高中課本原文閱讀(韓愈五箴原文譯文)3

知名箴

原文:

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有餘,厥聞四馳1。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晔晔。昔者子路,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掩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于難。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甯,終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

譯文:内心空虛的人,急于别人的認知,内心充沛的人,絕少去奔走馳骛。今天告誡你,什麼是認知名聲的法則;不要為默默無聞而煩惱,要為自己的鋒芒畢露而擔憂,從前子路唯恐名聲在外,卻能千載留名,德行和贊譽愈加尊顯。驕矜自己的文章,自負自己的言談,乘别人不能之時,取而代之。你不是别人的父兄師長,不請自來好為人師怎麼能不讓人覺得你的話語有詐?認為是欺詐就會招緻怨恨,乘人不能也會招人怨恨。你曾不能醒悟終于遭到禍難。小人遭難之時也還能知道悔過,可一旦事過去,還是不能改掉老毛病。既然心裡想到了,也銘刻在眼前,要是還不能銘記,那禍難再次降臨不就是必然的嗎?

《序言》是寫自己不到四旬就因命運多舛而過早衰老的感歎。《遊箴》表面譴責自己飽食終日,無所作為,實是抒發内心無限憤懑。《言箴》諷刺當朝權貴昏庸腐朽,不辨是非,不值得跟他們說話。《行箴》雖然并列當悔與不當悔兩層意義,主要是對自己生平事迹的反省,結論則是隻要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處于困境也不悔恨。《好惡箴》論證交際之道,所好所惡,以道為準,必須慎重。《知名箴》通過自持有才,鋒芒畢露,必然招緻危險的社會經驗,含蓄地傾吐了作者對于公侯顯貴妒賢害能的不平之聲。

“箴”雖有五,但基本内容卻包含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作者對于自己“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的散漫,虛度年華表示了深刻的反省,并警告自己如不改正将被正人君子所抛棄而淪入小人的行列之中。以道德的繼承者自居的韓愈,對此時此刻散漫無為的痛悔,應該說是發自内心的。二是作者在文中反複地自警自戒要謹慎,并且回顧了兩度自任幕僚以及任四門博士期間廣收門徒和在禦史台遭貶的際遇,初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言多必失的結果。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當朝權貴和群小的專橫、昏庸、嫉賢害能的結果。正是這一切,招緻了作者接踵而至的災難。韓愈認為,唯一的出路是,不值得與他們說話,唯有自己今後謹慎處世就是了。三是韓愈表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提醒自己“痛改前非”,否則“汝如不顧,禍亦宜然”,更大的災難将降臨。但是韓愈并沒有屈服,毅然決然地表白:隻要平生所作所為合乎道義,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後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表示了韓愈對世俗針砭的憤激之情和剛正不屈的精神境界。

韓愈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谥号“文”,又稱韓文公。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任節度推官,其後任監察禦史、陽山令等職。憲宗即位,為國子博士。後又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從裴度征讨淮西吳元濟叛亂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憲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為此被貶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曆官國子祭酒、吏部侍郎等顯職。卒于長安,韓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強統一,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義的骈偶文風,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領導了中唐古文運動。韓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蘇轼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韓文公廟碑》)。韓愈的議論文内容廣博,體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論佛骨表》、《師說》、《進學解》等,立意新穎,觀點鮮明,大膽坦率,戰鬥性強。他的碑志文“随事賦形,各肖其人”(《韓愈志》),創造性地把《左傳》、《史記》的傳記手法運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這種曆來枯燥無味的文體增輝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為優秀的傳記文學,如《柳子厚墓志銘》等。《送孟東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贈序,手法多樣,使贈序發展成為一種富有文學性的實用性的文體。《答崔立之書》等書啟,因人陳詞,情真意切。韓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蘇洵《上歐陽内翰書》)。深于立意,巧于構思,語言精練,富有創造性。其詩亦别開生面,勇于創新,工于長篇古風,采用散文辭賦的章法筆調,氣勢雄渾,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偉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李、杜之後的一個重要流派,糾正了大曆以來的平庸詩風。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