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一共傳14代,17後(夏朝君主在位時稱“後”),存國471年。
夏朝君王順序列表因治水有功,舜禅讓王位,夏朝建立者,約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82年在位,與堯、舜、湯并稱上古最英明的君王。在《史記·夏本紀》中有大量對大禹治水的記載,很多學者對夏朝的建立者存在争議,一說是禹,一說是啟。
大禹
禹的兒子,禹死後傳位給伯益,但支持啟的人占大多數,啟取代伯益繼承王位,開啟“家天下”的時代,約公元前1982年-公元前1963年在位。
啟
啟的長子,啟晚年時,五個兒子為争奪王位繼承權而産生激烈的競争,後由太康取得勝利,約公元前1963年-公元前1955年在位,太康即位後不理朝政,被後羿驅逐。(詳見主頁文章《“家天下的夏朝富不過三代》)
太康
啟的兒子,太康的弟弟。後羿驅逐太康,立中康為王,後羿掌握大權,中康為傀儡,約公元前1955年-公元前1946年在位。
中康
中康的兒子,姒相即位後,朝政大權仍然由後羿掌握,後羿權傾朝野,廢除姒相,奪取王位,約公元前1946年-公元前1916年在位。
姒相
夏朝有夷氏部落首領,驅除太康,立中康,掌握夏朝王權,後廢除姒相,奪取王位。約公元前1916年-公元前1915年在位。
後羿
後羿的徒弟,因後羿奪位之後不理朝政,把所有事情交給寒浞處理,寒浞表面服從後羿,暗地裡收買人心,權傾朝野。寒浞勾結後羿的妻子,乘機殺害醉酒的後羿,奪取王位。約公元前1915年-公元前1876年在位。
寒浞
姒相之子,從寒浞手中奪回王位,複興夏朝的統治。少康年少時在有虞氏部落(舜的後代)長大,心懷複國大志,他集結被後羿、寒浞流放的夏後氏人,在有虞氏部落的幫助下,打敗寒浞。約公元前1876年-公元前1855年在位。
少康
少康之子,參與協助父親少康複國,立下許多戰功。約公元前1855年-前1836年在位。
杼
姒杼之子,又被稱作”帝芬“,姒槐在位時收複九夷部落,擴大了夏朝的統治範圍,姒槐在位期間是夏朝統治最輝煌的時期。約公元前1836年-前1790年在位。
槐
姒槐之子,約公元前1790年-前1732年在位。根據曆史記載,姒芒在位時創建”沉祭“儀式,此儀式一直流傳至周朝時期。
以狸沉祭山川林澤。
——《周禮·大宗伯》節選
芒
- 姒洩
姒芒之子,約公元前1732年-前1706年在位。姒洩在位時,為了穩固統治,賜予九夷爵位。
洩
- 姒不降
姒洩之子,約公元前1706年-前1644年在位,不降是夏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同時在他在位期間,夏朝的統治版圖達到了最大。
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
——《竹書紀年》節選
不降
- 姒扃
姒洩之子,姒不降的弟弟。約公元前1644年-前1626年在位。姒不降在位的最後一年,他認為自己的弟弟扃更具有執政的能力,于是就把王位傳給了扃。
五十九年,遜位于後扃,三代之内世禅,惟不降實有聖德。
——《竹書紀年》節選
扃
- 姒廑
姒扃之子,約公元前1626年-前1615年在位。姒扃即位後便立廑為王儲,但是作為姒扃最小的兒子,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多次推讓王儲之位,後在群臣多次請立下,才接受了王儲之位。
- 姒孔甲
姒不降之子,姒扃的侄子,姒廑的堂兄,約公元前1615年-公元前1604年在位。孔甲即位後沉醉于鬼神之說,不理朝政,使得夏朝走向衰敗。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
——《史記·夏本紀》節選
孔甲
- 姒臯
孔甲之子,約公元前1604年-前1599年在位。臯的名字來源于其祖父姒不降,不降希望他和臯陶一樣有才有德,便給他取名臯。
臯居儲位三十一年,天下陰受其賜。
——《史記·夏本紀》節選
臯
- 姒發
姒臯之子,約公元前1599-前1590年在位。姒發在位時,遍訪名賢,任用關龍逄,緩解夏朝走向衰亡的趨勢。
發即位,元年,諸夷賓于王門,再保庸會于池上,諸夷入舞。
——《竹書紀年》節選
發
- 桀
夏桀,原名姒癸,桀是他的谥号,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在位時暴虐無道,被商湯讨伐,後流放至南巢病死,約公元前1590年-前1559年在位。
帝桀之時,自孔甲以來而諸侯多畔夏,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史記·夏本紀》節選
桀
*整理編輯不易,如有錯誤請在評論區指出。
*不喜勿噴,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