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看别人的文案,不一會就哈欠連天、走神,又或者直接關掉?除了内容本身原因,還有一個緻命的因素:文案沒有“鈎子”。如果你不想你的文案讀起來,讓别人有吃了安眠藥的感覺,下面的方法會對你很有幫助!
一、什麼是文案“鈎子”?
它能讓用戶的思路始終跟着你的節奏,不走神,一直閱讀下去。
好的文案鈎子像是“吸鐵石”一樣,在你即将要遊離的時候,迅速的給你“吸回來”!
文案大師約瑟夫休格曼說過,好的文案就像小時候坐的滑滑梯一樣,從上到下,順滑到底!
聽起來這麼好,怎麼設置文案“鈎子”?
套路1:埋懸念
小時候看黑貓警長,一看到精彩的地方,大黑貓就開始打槍了,四聲槍響,蹦出來4個大字:請看下集。
于是第二天,早早的就守候在電視機旁邊了。
長大後才知道,我的童年被套路了,這就是埋懸念。有懸念,不怕用戶會跑!
怎麼埋懸念呢?
很簡單:提前預告!
- “後面有彩蛋”
- “後面有免費領取XXX方法”
- “這個問題先賣個關子,後面再告訴你”
- “後面有驚喜”
- “如果···,那麼接下來的内容對你很重要!”
- “揭曉之前我先····”
- “關于這點,稍後文章中就給你詳細揭秘”
套路2:講故事
以前小時候老師上課,如果一直照本宣科,很容易犯困(學霸除外^_^)。
但是老師通過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的來解釋知識點,一下子興緻就來了,最關鍵是不知不覺學了知識。
所以:一味的說教,是人都會煩,我們可以小故事的形式來傳達你的觀點,會有驚奇的效果。
比如想激發女孩吃代餐棒減肥的欲望:
今年5月,一個大學好友生日,有一段時間沒見面了,我特地準備了一個小禮物去給她過生日。見面後我發現,往日胖嘟嘟的臉瘦了不少,竟然變得有線條感了,讓我羨慕不已。
“大壽星,你減肥啦?”,我開玩笑地問。
“對呀,有沒有效果?”,朋友沾沾自喜地回答。
“哎呦喂,讓老子親親,這小臉蛋。你也不愛運動呀,難道是節食?不會吃藥的吧?”,我好奇地追問。
“都不是的^_^,就是正常瘦下來的,該吃吃該喝喝,不過有一個小秘密,我晚上吃的是代餐棒,之前一個朋友推薦的。吃起來有咖啡味,吃完有飽腹感,扛餓。我還特地上網查了下,還能補充熱量和營養。剛開始就是試試看,沒想到吃了2個多月了,效果真的還不錯,我決定繼續吃下去,漂亮衣服在向我招手啦”,朋友自豪地說。
聽到這,我心裡一下也被種草了,低頭摸了摸自己的小肚腩,心想:運動堅持不下去,吃藥怕對身體不好,這種方式挺好;在這個顔值時代,畢竟誰嫌自己瘦呀,誰都不想做漂亮衣服的“終結者”吧?
PS:
- 表達觀點前先想下能不能用故事的形式;
- 故事最好是發生在生活周邊的,更容易引起用戶共鳴。
套路3:自問自答
用戶在文案的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有疑問或者相反觀點蹦出來,如果你能提前預知他的疑問和觀點,用問句的形式說出來,然後給出解決方案。這樣你的文案會變得有節奏感,用戶不知不覺中會一直閱讀下去。
比如介紹手機拍照功能:
你要是用過這個手機拍照,你就知道它的威力!
它有什麼威力?
自拍張張都是明信片,拍風景可以媲美單反大師的傑作。最關鍵的是不需要設置任何參數和模式,AI芯片會根據環境自動識别模式調節參數。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AI芯片自動調節呢?
簡單點說:如果拍人,它會自動切換美顔模式;如果拍花草,它會切換綠植模式;如果拍夜景,它會自動切換超級夜景模式!
···
類似這樣的自問自答的“鈎子”,會緊緊的拉住用戶的思路,跟着我們的節奏走,為什麼?
因為人們天生對未知有尋找答案的需求,也就是好奇心!(這裡就用了一個鈎子^_^)
那有沒有現成的句式可以套的?
當然有,比如:
- 那什麼是xxxx?……
- 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答案很簡單:……
- 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我給你3個辦法,……
- ……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
- 說到這你可能又有疑問了,那……嗎?
- 說到這裡,你肯定有疑問,為什麼····?
- 你可能會奇怪,為什麼XXX?其實···
- 你可能會說,不對呀,這明明···
- 為什麼呢?因為……
- 什麼叫……?就是……
套路4:使用旁白
什麼是旁白?
看過電影的應該都知道,假設你的文案就是電影畫面,跳出這個畫面我們可以用括号的形式添加一些文字:解釋說明,情緒表達,強調觀點等都可以。
有什麼好處?
兩個:很有親切感、讓用戶放松警惕心。
給人感覺像是面對面聊天一樣,比如:
- 整篇文章很平靜,沒有一句激動的話,并且3次質疑了産品的賣點(是的,你沒聽錯,是自己質疑自己!)
- 粗心大意的男友竟然錯過了自己女友的生日……(我隻能去電台點一首《涼涼》了)
PS:
- 這個套路要分情況,如果你的産品比較生活化,用戶群體比較年輕化,效果會比較好;
- 添加旁白要自然,切忌硬塞,謹防物極必反。
#專欄作家#
何楊,heyangview,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助創CMS創始人,關注網站運營和自媒體創業。一個喜歡白話網站運營的人,擅長挖掘用戶需求,産品文案包裝。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