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世界有四種基本作用力,強力、弱力、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都是短程力,你不深入到原子内部感覺不到它們。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力學現象,除了重力(萬有引力)外都是電磁力!
比如,彈力、壓力、拉力、摩擦力、空氣的阻力……都是電磁力,肌肉力量也屬于電磁力。電磁力與萬有引力都是長程力。
因為物體間的碰撞、摩擦等,歸根究底都是分子間在相互作用,原子核外電子之間撕扯,在亞原子層面,深入不到原子的内部,所以都是電磁場力。
宏觀的電磁相互作用理論總結在麥克斯韋方程組中,早在19世紀已為人們所掌握。微觀的電磁作用理論是量子電動力學是上世紀3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用來描述光子與帶電粒子相互作用。那電磁力怎麼發生的呢?傳遞速度又是多大?
四種基本作用力都需要媒介子傳遞。“光子”是傳遞“電磁力”的媒介子,傳遞“強力”媒介子是“膠子”,轉遞“弱力”媒介子是“W和Z粒子”;傳遞“引力”媒介子是“引力子”,“引力子”目前還沒有觀測到。
“電磁力”的傳播速度就是其媒介子“光子”的速度,不是超距的,隻是因為傳遞速度太快了,我們感覺不到。
既然四種基本作用力都需要媒介子,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怎樣通過媒介子傳遞呢?量子電動力學中,把電磁相互作用解釋為“虛光子”的交換。打個比方,兩個人站在光滑地面上互相扔球,因為動量守恒而導緻兩人相互遠離,球就傳遞了兩個人之間相互作用力。
“虛光子”不同與普通的光子,是不能直接觀測到的。實驗儀器可以檢測出所有波段的普通光子,但是不能檢測出“虛光子”。量子場論認為真空中充滿了各種場,這些場處于最低能量态——“基态”時就是真空。而當場的能量增加、場處在較高能量态——“激發态”時,就出現了實物粒子。
真空并不空!我們看到的各種實物粒子不過是場的激發态。
電子是電子場的激發态。因為電子它帶有電荷,會和真空中的電磁場發生相互作用,吸收或放出虛光子,兩個電子通過交換虛光子就實現了電磁相互作用。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