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幸福】
原标題:在胡同裡傳遞幸福的人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郝赫 史宏宇
冬日,北京前門大栅欄,清晨陽光灑下來,喚醒胡同裡的一天。
把着石頭胡同的南口,有一個這片居民都知道的快遞點——順豐北京區石頭胡同營業站,營業站有個叫齊南南的快遞小哥,更是個熟面孔,人來人往,總會招呼一聲。
從27歲到33歲,齊南南在這個營業站幹了6年。最令他欣喜和興奮的是2019年。那一年,齊南南作為快遞員代表,從派送片區的胡同來到3公裡外的天安門廣場,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衆遊行。
在密如蛛網的200多條胡同裡,齊南南像張“活地圖”,也像隻勤勞的小蜜蜂,走街串巷地傳遞着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溫暖”。
在密如蛛網的胡同裡,齊南南像張“活地圖”,也像隻勤勞的小蜜蜂,走街串巷地傳遞着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溫暖”。史宏宇 攝
熟悉200多條胡同
每天10點半,照例是齊南南騎着快遞車、往返1.3公裡外陶然北岸分部的送取件時間。
一天5班貨,将收件送到分部轉運,再把将要派送的快件拿回站點,進行後續派件,是齊南南的日常。每天高頻次的排貨,保證了快件能最快速度送達收件人的手中。除此之外,“速運”還考驗着一名快遞員的業務熟練程度。
齊南南負責的片區,正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大栅欄街道,200多條胡同不規則地延伸排布,哪些窄到無法通車、哪些是盡頭封上的“死胡同”、哪些屬于旅遊商業區隻能步行……熟悉路線作為快遞員上崗後的第一門必修課,齊南南“初入”胡同時摸索了3個月。
2016年,已在北京打拼多年的齊南南來到了順豐。跟着比自己年齡還小的“師傅”試崗3天,齊南南覺得自己可以輕易勝任這份工作。可當正式獨自騎上快遞車,每天在無電梯的老舊小區爬上爬下時,齊南南真切感受到了“累到腿疼”。入職沒多久,石頭胡同營業站缺少人手,齊南南來到該營業站,開始了在胡同送快遞的日常。擺在他面前的,是動辄就要步行或快遞車難以掉頭的“低效”。
“剛開始時不熟悉各條胡同的位置,經常和目的地‘擦肩而過’,要再走重複路。手機地圖無法提示胡同寬窄,遇到車輛難行的胡同,一進去就會多出來數十分鐘。”齊南南說。最開始時,齊南南回到點部打卡時經常已近零點。
多走、多看、多記,領取派送件時迅速做好分類、規劃路線,就這樣,齊南南的“胡同穿梭”越來越順暢,工作效率也越來越高。
快遞是一份溫暖的傳遞
“您要發哪?什麼物品?”口中問着,齊南南手裡不停。從客戶手中接過物品,迅速目測體積,準确放入大小合适的包裝盒,取填充袋,膠帶封口加固,快遞單一貼。不到一分鐘,客戶要發的快件已經放入了待發走的車上。
從一個報紙糊牆的小站點,到如今溫暖整潔的兩個房間,齊南南和他所在的營業站,見證了胡同裡快遞由少變多,也見證了街坊鄰居對快遞員的日漸認可和尊重。
“最初送快遞時,因為路窄,着急時遇到行人走在路中間,難免會按聲喇叭提醒。如果對方脾氣急,被說兩句也常有。”回憶起工作之初的場景,齊南南一笑而過。
如今,齊南南幾乎再難聽到不理解的言語。相反,街坊鄰居一看到快遞車過來,都會習慣性地讓開,友善地說一句:“你先走,小夥子!”
胡同裡住着不少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齊南南常遇到一種場景:每當老人收到來自兒女的快遞時,喜悅總是溢于言表。“這是我家孩子給我寄的!”他們高興地拉着齊南南,語氣中難掩幾分炫耀。“這種發自内心的快樂是會傳染的。”齊南南說。
在齊南南眼中,客戶交付的包裹不僅是一份快遞,更是一份惦念、一份牽挂。父母親手做的醬菜,兒女精心挑選的禮物,通過快遞員傳遞送達,讓齊南南很有成就感,“這也是我心中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
常和胡同裡各家各戶打交道,齊南南總會收到來自胡同裡帶着煙火氣的溫暖,飯點時送出的熱乎肉包,節日裡手工做的糯米粽子……點點滴滴的溫暖,讓齊南南對這片胡同和街坊鄰居生出了濃濃感情。這幾年,因工作認真負責,齊南南遇到過不止一次晉升機會,但他沒有離開石頭胡同,“我舍不得離開,還想在這裡繼續做下去。”
每一天的尋常幸福
“南哥回來了嗎?”齊南南去分部送取件的間隙,快遞員劉士磊剛從附近倉庫拉回來一車物料,一邊卸貨一邊解釋道,“附近商業區有客戶常發紅酒件,包裝特殊,要額外仔細。”
從最初的4人到如今8人,營業點的力量不斷增強。齊南南作為班長,每天出車前都要叮囑一遍“注意安全”。哪個快遞員遇到不懂的問題、難溝通的客戶,齊南南總會跟上幫把手。“團隊都是年輕的小夥子,各有分工,互相幫助,工作起來氛圍很好。”
如今,這個胡同口的營業點已經成為一個便民服務小站。進門就能看到一塊“服務居民、服務遊客、服務員工”的立牌。附近居民誰家自行車胎沒氣了,這裡有外面難尋的打氣筒;路過的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們可以随時進屋,手機充電、取暖納涼、喝水熱飯。疫情期間,每當防疫志願者出現在胡同口,也總能在這裡喝上一口熱水。
尋常的日子裡,這家代放個快遞,那家寄存一捆中午要炒的菜,齊南南總會在忙碌間隙随口應下,街坊鄰居再來取時,再準确地一把拿起遞還,讓這些物件“各回各家”。
快遞員的工作常在戶外奔波,風雨無阻,手機不離手。“你好,順豐快遞。”每次一接電話,齊南南第一句總是如此。這句話已經成為齊南南的職業習慣,也成為他的幸福所在。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