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舊時月色》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這首詞寫于辛亥年的冬季,姜夔雪夜前往蘇州石湖拜訪範成大,範公請他寫兩首曲子,于是,他在這裡居住了一個月,創作出《暗香》《疏影》兩首,令範公贊賞不已,召喚歌姬學唱。
而這兩首詞,靈感應是源于北宋隐逸詩人林逋,《山園小梅》中的那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逋步入四十不惑後,便開始隐居的生活,據史詩記載,他終生不仕不娶,膝下無子,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曾看過一句話:我們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從姜夔的詩詞中,有陸龜蒙、林逋兩位隐世詩人的影子,可見在他的内心世界裡,裝着一座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
他站在湖邊,看着夜空的一彎明月,懷念起舊時的月色,曾經在清冷的寒冷裡,為他帶來一絲光明。可曾記得,那時,他就站在梅花樹下吹笛?
還曾與一同摘梅花的那位玉人,享受了一段甯靜與和諧的美好時光,幾乎忘記了寒冷。
可如今,年紀漸長,往日的詞風,開始淡忘了。隻是,有些好奇,這竹林外稀疏的梅花,其香氣伴着寒意,飄進了宴席。
此時,江南的水鄉,泛着寂寥,夜雪覆蓋了路面,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令人感到前路遙遙無期。
此情此景,令他又想起了攜手同遊,我作詞時,莺莺燕燕吟誦的畫面,忍不住握起酒杯,低頭落淚。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人啊,觸景就會生情,不管是女子也好,男人也罷,得不到的,總是容易心生遺憾,令人回憶時,心口隐隐作痛。
昔日在西湖,千樹梅花壓枝低,而此時,看到石湖的清冷,寥寥無幾的梅花,更是想念那繁花似錦的情景。
在這首詞中,有一句“竹外疏花”,與蘇轼的“竹外桃花三兩枝”表述相似,意境卻大不相同。
姜夔描寫的花,暗指冬季被風吹落,枝頭剩下稀少的梅花,但梅花的香氣,卻能随風入室;蘇轼筆下的竹林外,雖有桃花三兩枝,卻正是桃花落盡,春意來,且看那河裡的鴨子最先知江水的冷暖。
不得不說,姜夔的詞,很美,适合幽怨的曲子,供歌姬唱誦。
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所謂好詩,好詞,好曲,好文章,其實就是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唱出别人的心聲。
若論詞的英雄氣,姜夔的詩詞确實少了幾分氣魄。但,他借景,借物,引喻懷舊之情,這份功力,卻也不弱,能令聞者落淚,使人在壓抑的生活中,情緒得以宣洩。
有人說,他能受到這麼多名家的青睐,不光是作品出衆,他的身上必有令人敬仰的閃光點。
南宋詞人張炎曾評價: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迹。
清代詞人周濟則說: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
他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并非浮誇,而是能與大英雄辛棄疾相提并論,可見一個人的價值,不一定體現在仕途上,一個人的胸懷,也不一定體現在兒女私情上。
每個人身上必然存在值得他人學習的精髓,讀他的詩,不能隻把目光聚焦于情情愛愛那一點上,而是透過詩,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苦與悲,以及所蘊藏的人生觀。
歡迎留言,關注我@書間行走,一起學點古詩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