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更高水平生态環境保護?“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需要看到的是,高質量發展不隻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隻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生态環境持續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标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中貫徹落實、充分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推動更高水平生态環境保護?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需要看到的是,高質量發展不隻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隻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生态環境持續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标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中貫徹落實、充分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既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又要求我們用更寬廣的維度和視角去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并将其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文化、生态等各領域,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這些都體現出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
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中,生态環境保護的高質量發展,十分重要。生态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本質上、目标上表現出統一性和一緻性。從本質上看,高質量發展要求以較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成本來實現發展,良好的生态環境既是生産力要素之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内容。在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同時推動生态環境保護,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從目标上看,高質量發展的目的在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人民對優美生态環境的需要。生态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在于為人民群衆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生态産品。與此同時,在生态環境保護領域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也能為其他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拓展更大空間。
進一步看,推動生态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安排的重要一環。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更好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隐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關鍵在于辦好自己的事,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生态環境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公共資源。在生态環境保護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為人民提供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宜人的氣候,讓老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就是在提供優質的公共資源,在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在為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拓展空間。
為此,必須長期堅持生态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并在這一進程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夯實生态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基礎和行動基礎,增強保護和改善生态環境的自覺性。特别是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态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内,給自然生态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給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的環境容量。
還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欠發達地區更需要在推動生态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底子薄、基礎差、生産力發展不平衡,以及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增長動力後勁不足、科技水平不發達、質量效益偏低、思想觀念相對落後等,這些都是我國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的短闆,需通過推動高質量發展補足短闆、強化弱項。
就欠發達地區本身而言,需深化對“生态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的認識,把推動生态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作為打基礎、補短闆、強弱項、管長遠的任務來抓,以此推動和支撐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适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需更好發揮領導幹部的帶動引領作用,重點是推動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既要堅決糾正“拼資源投入、拼物質消耗、拼透支未來”“不計成本、不顧環保、不講質量”等錯誤觀念和錯誤行為,又要堅決抵制“經濟增長不可避免帶來環境污染”“可以先污染後治理”等錯誤認識。以理念引領行動,突破欠發達地區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的瓶頸制約。
與此同時,還要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在生态環境保護領域,将發達地區的“先行先試”與欠發達地區的“後發優勢”有機統一起來,協調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經濟效益與生态效益的關系。以推動生态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帶動和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在創新發展上求突破,在協調發展上下功夫,在綠色發展上用實招,在開放發展上抓機遇,在共享發展上見成效。
(作者單位:甯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作者:王叢霞
來源: 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