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遺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裡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良渚文化看看良渚文化是什麼陶器吧!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遺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裡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遊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裡。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16年,将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良渚文化陶器
良渚文化稍晚于龍山文化。分布于錢塘江下遊和太湖地區。1936年在浙江餘杭良渚鎮首次發現而得名。出土陶器多泥質輪制的黑陶。典型器皿有柱足盉、高圈足镂孔豆、高頸貫耳壺等。陶胎細軟,大多輪制。表面打磨,燒後呈黑色光澤。造型規整。
紋飾線條纖細工整,以幾何形紋為主,有弦紋、竹節紋和各種形态的镂孔紋等,并出現有彩繪陶,在薄而黑或黃黑色陶器上繪以棕紅或黃色紋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