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讀】之一百零二
譚天鵬
視刀環歌
年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常恨言語淺,
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
脈脈萬重心。
視刀環歌:劉禹錫創樂府新題。典出《漢書·李廣蘇建傳》,含盼人早日還歸之意。
恨:遺憾。
人意:人的意願、情緒。
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的樣子。萬重心:極言内心感情的複雜。
評:常常歎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言語的力量是如此單薄無力,沒有辦法準确、充分地傳達出詩人自己心中的驚濤駭浪。這首詩能夠流傳下來并且廣為傳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前兩句寫出了很多人心中都會有的一個遺憾,在讀者心中産生了強烈共鳴。
人們往往在心情最為激動澎湃的時候,卻總是找不到最合适的詞語向别人形容、傾訴。放在當今社會來看,也可以認為是在形容社會中廣泛存在的溝通問題,僅靠言語沒有辦法讓彼此完全了解,由此造成了許多溝通障礙,影響甚大。上面這些,當然都是後人想象的内容。劉禹錫寫這首詩的時候可能還沒想那麼多,隻是為了後面的内容做鋪墊而已。劉禹錫真正抒發情感之處是在後兩句。今天,你我兩人四目相對、脈脈含情,用眼神傳達着自己心中複雜的情感。到這裡,我們發現了詩歌的一個秘密,詩的題目《視刀環歌》,似乎隻是一個幌子,劉禹錫真正想要表達的,是與一位女子的相思之情。可能兩人正在異地戀,彼此之前唯有飛雁傳書,于是有前兩句,認為語言的力量太過單薄,不足以傳達自己的千般思念。
而後面兩句,想象兩人相見的場景,僅僅四目對視就可以傳達無數的情緒。與前文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種解讀,其實也隻是當代人的一種猜測。實際上,更可信的解讀是劉禹錫将“刀環”人格化了,“刀環”即詩歌中的那位“女主人公”。以刀環在曆史中的寓意來暗示對長安的思念,以及想要回到長安見到心上人的迫切心情。
錢锺書在《管錐編》中就曾說:“語言文字為人生日用之所必須,著書立說尤寓托焉而不得須臾離者也。顧求全責善,啧有煩言。作者每病其傳情、說理、狀物、述事,未能無欠無餘,恰如人意中之所欲出。務緻密則苦其粗疏,鈎深赜又嫌其浮泛;怪其粘着欠靈活者有之,惡其暧昧不清明者有之。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擇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獲盡解,且易曲解而滋誤解。‘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豈獨男女之情而已哉?”
算是把詩歌的前兩句解透了。
到此,第一百零二期【這裡可讀】就講述到這裡,咱們下期再見。
外宣:龔當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