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悶熱,
蚊蟲活躍。
被蚊蟲叮咬後,
出現皮膚瘙癢,
不少人會塗抹風油精或清涼油。
這兩種藥都具有提神醒腦、
驅蚊止癢的功效,
具體有什麼區别呢?
來聽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藥劑科副主任石浩強的專業解答↓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成分有異同
風油精的主要成分包括薄荷腦、水楊酸甲酯、樟腦、桉油、丁香酚,輔料為液狀石蠟、葉綠素、香精。
清涼油的主要成分為薄荷腦、薄荷油、樟腦油、樟腦、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輔料為石蠟、地蠟、黃凡士林。
兩者都含有薄荷腦、樟腦、桉油,但組分又不盡相同。
(圖片來源于網絡)
薄荷腦
又稱薄荷醇,具有疏風、清熱、解毒的功效。應用于皮膚時,濃度較低(<2%)時可引起皮膚血管收縮,讓人産生冷感,具有清涼作用。但是,随着濃度增大,清涼作用會逐漸減弱,不适反應則逐漸增加。薄荷腦常與樟腦合用,以增強止癢效果,但不能用于眼部及黏膜部位。
樟腦
塗于皮膚時,會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使人産生清涼的感覺,從而使癢的感覺被抑制而起到止癢效果。此外,樟腦還有一定的局部麻醉和防腐作用。
桉油
味辛、涼,可用于皮膚瘙癢,緩解神經痛。
水楊酸甲酯
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外用或局部塗擦可産生皮膚血管擴張、膚色發紅等刺激反應,并反射性地影響相應部位的皮膚、肌肉、神經及關節,起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作用,亦有止癢的功效。
丁香酚
是純天然植物的提取物,具有較好的抑菌、麻醉、鎮痛作用。
桂皮油
是由樟科植物肉桂幹燥枝、葉經水蒸氣蒸镏得到的揮發油,具有芳香健胃、驅風的功效,外用主治風濕及皮膚瘙癢。
氨水
具有弱堿性,對蚊子叮咬時産生的甲酸具有中和作用,從而産生止癢的效果。
樟腦油、薄荷油、丁香油
分别含有樟腦、薄荷腦、丁香酚的提取物,與它們的功效類似。
(圖片來源于網絡)
用法有區别
從性狀上來看,風油精是液體(通常為綠色),而清涼油則是白色或者淡黃色的膏狀物。
在用法上,風油精除可以外塗,還可以口服,一般1次4-6滴,但經常用可能會引起成瘾,這點需要密切注意。清涼油則隻能外塗。
風油精
風油精絕對是個“多面手”,可用于蚊蟲叮咬及傷風感冒所引起的頭痛、頭暈,暈車不适等。
對于因受風寒、吃太多冷飲等引起的寒性腹痛,在肚臍(神阙穴)内滴上幾滴風油精,可起到祛寒止痛的效果。
對于小範圍輕度燙傷,如無皮膚破損,風油精可以用來止痛,但嚴禁用于深2度以上的燙傷。
咽喉腫痛時,也可以内服數滴。
塗抹風油精,對腳癬、肛門瘙癢也有一定療效。
此外,還可以用來洗手以清除魚腥等異味。作為溶液劑,可以用于去除污漬和指甲油等。
清涼油
清涼油可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用于傷暑所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等。
對于燒傷、燙傷,如果皮膚沒有破損,清涼油也有止痛的效果。
對于痔瘡,可起到抗炎、止癢、鎮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故亦可用于治療痔瘡腫脫、癢痛。
對于風濕疼痛、單純性腹瀉、雞眼等,也可以塗抹清涼油進行外用治療。
使用有禁忌
風油精和清涼油均物美價廉,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準媽媽及嬰幼兒,使用時需要格外謹慎。
兩者含有的共同組分為樟腦、薄荷腦。其中,樟腦會表現出對卵巢、睾丸、神經、肝髒、心髒的毒性,胎兒和孕婦尤甚。而薄荷腦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如精神錯亂)、呼吸系統(如肺水腫、肺損傷、哮喘)、消化系統(如黏膜有灼燒感)等不良反應。
此外,皮膚破損處、黏膜處、眼部,也忌用風油精和清涼油,否則會引起強烈的刺激與疼痛感。
有文獻報道,有人在外用清涼油時出現過敏性休克。因此,過敏人群也不宜使用。
止癢有原理
人們常說的“被蚊子叮咬”,其實并不是真的被咬,而是蚊子用它的喙刺穿了人體皮膚表皮,在真皮層中尋找流動血管,并向傷口釋放“唾液”,其中含有抗凝血成分,以保持血液流動,從而保證它能夠從容地“大快朵頤”。
但人體的免疫系統強大,當意識到正在發生“入侵事件”時,人體漿細胞會産生免疫球蛋白(即抗體),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以對抗蚊子“唾液”。當組胺到達受攻擊的部位後,會導緻那裡的血管膨脹,且後續會出現紅色的腫塊,就是人們常說的“蚊子塊”。當血管擴張時,腫脹會刺激該區域的神經,人們就會覺得奇癢無比。
此外,有相關研究表明,肥大細胞還可能釋放另外一種非組胺類的物質,從而導緻外周神經元向大腦發送瘙癢的信号。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将風油精或清涼油塗抹到被蚊子叮咬的部位,接觸皮膚後,薄荷腦、樟腦等成分可引起皮膚上的冷覺感受器産生冷覺反射,從而引發清涼的感覺,即通過“涼”的感覺來達到止癢的目的。
但就治療蚊子叮咬所引起的瘙癢來說,未有文獻報道兩者孰優孰劣,也就是說效果差不多,都可用來止癢。
科普來源:
《上海大衆衛生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