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茶和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其中咖啡傳入中國僅有一百多年曆史,近幾年開始,咖啡在中國加速發展,喝咖啡的人群也越來越多。BTB咖啡也在随之一起成長,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世界五大産區與其咖啡豆的特點。
非洲埃塞耶加雪菲說到耶加雪菲,是大家很熟悉的埃塞俄比亞的精品咖啡豆。衆所周知,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的起源地,耶加雪菲原本是西達摩産區下的一個副産區,由于耶加雪菲鎮所産出的咖啡豆的生産方式和風味過于突出,令埃塞俄比亞都以此為傲,甚至将其他産區的豆子都冠上耶加雪菲之名。因此将耶加雪菲從西達摩産區中獨立出來,自成一派。
耶加雪菲上揚的果酸、幹淨的口感和精緻優雅的花香,具有“咖啡入口,百花盛開”。
非洲肯尼亞肯尼亞咖啡是衆多咖啡癡迷者心目中的神,是非洲的一顆明珠。肯尼亞咖啡的品種最初引入的是波旁和印度的肯特,後又引入了牙買加的藍山鐵皮卡品種種植在埃爾貢山。如今肯尼亞最為出名的咖啡豆品種是SL28和SL34。這兩個品種是從肯尼亞的國家農業實驗室(前身是斯科特咖啡研究所)中選擇研究培育出來的。肯尼亞咖啡風味特色,黑莓酸香的由來,除了來自肯尼亞當地土壤中富含磷酸的成分之外,還有肯尼亞當地最為出名的K72水洗處理法。
K72水洗處理法過程:采收咖啡櫻桃去皮發酵,發酵24小時後,用水清洗幹淨。浸水發酵24小時,再用水洗淨,如此重複3次。從而達到72小時的強發酵。
巴西巴西是咖啡産量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巴西咖啡的種植是從300多年前開始的,在18世紀20年代,一位巴西的葡萄牙上尉利用美男計取得法屬幾内亞卡宴總督夫人芳心,成功将咖啡種子帶入巴西。
由于巴西的種植海拔高度較低,為400公尺到1600公尺之間,加上巴西的咖啡種植多采用曝曬式栽植,使得咖啡櫻桃盡早地吸取足夠的熱量成熟,導緻了巴西咖啡豆密度低、豆質軟,一股軟豆的風味。與非洲的咖啡豆在風味上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巴西咖啡豆的風味:酸味低、堅果味重,巧克力甜香與醇厚度。
印尼
印尼的貓屎咖啡以其量稀少價格高而出名,大衆最容易接觸到的印尼咖啡就非曼特甯莫屬了。曼特甯咖啡主要産于印尼的蘇門答臘地區,印尼的曼特甯咖啡口感風味上醇厚而強烈,個性鮮明。而這種特有的風味與當地咖啡豆的處理法有關,因為印尼地處東南亞,常年雨水豐沛,日照時間較埃塞俄比亞、巴西的短,采用日曬處理法容易産生發酵豆或黴豆;加之,當地經濟條件有限,水洗處理需要浪費到大量的水。所以,印尼曼特甯多采用具有當地特色的半水洗法,即濕刨法。
濕刨法又稱作Wet Hulling,濕刨法分的處理過程:咖啡櫻桃去皮打漿放入水中浸泡1-2小時後相互摩擦以去除部分果膠并進行第一次幹燥,此時咖啡豆含水率降到20%到35%之間。果膠層尚未凝固的咖啡豆被收集送進處理廠進行第二次幹燥,這個步驟會讓咖啡豆的含水率降到18%左右。在第二次幹燥完成後,去除羊皮層,并進行最後一次幹燥,至含水率11%。
巴拿馬
瑰夏咖啡是出了名的價格高,瑰夏之所以能出名,也是因為巴拿馬的翡翠莊園,翡翠莊園既是瑰夏的發現者又是推廣者。在瑰夏種20世紀60年代進入巴拿馬,但經過了40多年的韬光養晦,最終于2004年奪得BOP的第一名聞名于世,更是成為了衆多精品咖啡愛好者眼中至高無上的瑰寶。
瑰夏品種精緻優雅的風味源自于特定的種植環境。瑰夏品種對生長環境非常的挑剔:種植海拔高、遮蔭栽培、土地肥沃。巴拿馬翡翠莊園的瑰夏咖啡帶有明顯的花香、精緻優雅的果酸,如此優雅的風味也是其風靡全球的其中一個原因。
中國雲南 在中國,茶的曆史比咖啡的要長一千多年,而咖啡在中國的流通史最早可以确切追溯到一八七零年。而中國雲南咖啡的種植史具争議,一說是1902年;一說是1892年;還有一說是1904年。
雲南的咖啡種植品種一開始是鐵皮卡,但随着開放政策,星巴克、雀巢等國際大牌進駐雲南,推廣種植抗病性強、産量高,但風味不佳的卡蒂姆品種。久而久之,雲南小粒咖啡,由以前的鐵皮卡種,演變成如今的卡蒂姆種。 雲南咖啡的種植産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西南部:臨滄、保山、普洱、德宏。臨滄東鄰普洱,北鄰大理,西連保山,西南與緬甸相連。臨滄市的年平均氣溫在16.8至17.2℃之間。幹旱和濕潤季節明顯,日照充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