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臘八節飲食民俗

臘八節飲食民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7 01:44:14

今天(1月2日)

農曆臘月初八

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這是一年最冷的季節

那今日天氣如何呢

臘八節飲食民俗(臘七臘八凍掉下巴)1

長春氣象台1月2日上午發布短期天氣預報:

今天午後,晴有時多雲,西南風2-3級。

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晴轉多雲,西南風2-3級。

明天夜間到後天白天,多雲轉晴。

4日夜間到5日白天,晴有時多雲。

今天天白天最高氣溫:-9℃;

今天夜間最低氣溫:-18℃;

明天白天最高氣溫:-8℃。

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在這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市民出行紛紛用上保暖神器!

帽子、口罩、圍巾

一個也不能少

臘八節飲食民俗(臘七臘八凍掉下巴)2

臘八節飲食民俗(臘七臘八凍掉下巴)3

臘八節飲食民俗(臘七臘八凍掉下巴)4

不畏嚴寒

冰天雪地中的那一抹“橙色”

守護着城市的整潔

溫暖着人們的心靈

臘八節飲食民俗(臘七臘八凍掉下巴)5

讓我們為這群橙色身影

點贊!

臘八節飲食民俗(臘七臘八凍掉下巴)6

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

臘八粥的甜糯

大抵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年味

無法忘記的回憶

臘八一到,粥香四溢

年的味道也彌漫開來了

曆史傳說

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嶽飛的懷念。當年,嶽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嶽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衆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飲食習俗

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習俗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時期,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其他食俗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産,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将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将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餘。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産或少産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