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聲樂的唱法基本有三種: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意大利的美聲唱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的流行唱法。這三種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賞群體。
所謂“唱法”,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有的演唱模式,這種模式直接影響着演唱的外在表現風格。就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這三種唱法而言,因為唱法模式不同,故而風格也會有所不同。
具體地說,三種唱法之所以在風格表現上有較大的差異,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三種唱法在歌唱發聲的原理運用上的不同所緻。
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技巧性和規範性,強調聲音的共鳴和掩蓋,在生理上要求喉頭向下使喉嚨充分打開,追求具有強烈穿透力的“面罩集中點”以獲得高質量的聲音效果。
民族唱法則注重歌唱發聲的自然性,強調行腔與咬字的有機結合,主張“字”正才能“腔”圓的基本觀點,追求“字清”而“韻正”的傳統格式。
而流行唱法則更多的是注重“感覺”,強調樂感和摹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追求聲音的個性與特色,以及“口語化”式的演唱風格。由此可見,三種唱法從演唱模式到風格表現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這個詞出自意大利語Bel canto,意思是精美、優美的歌唱。是一種着重聲音華采優美,詠歎性重于朗誦性或戲劇性的歌唱方法。
美聲唱法産生于17世紀初葉的意大利,以音質圓潤飽滿,音色華麗流暢而著稱。在長達幾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美聲唱法因為有大批專家學者的精心研究,其歌唱理論與訓練方法在三種唱法中,是最完整和系統化的。
由于該唱法的發聲方法符合人體生理機能的自然規律,依靠科學的呼吸方法和科學的發聲方法的歌唱,減少了聲帶因長期歌唱所帶來的負荷過重與磨損,從而延長了聲帶的有效使用時間。
就風格而言,美聲唱法還有“俄羅斯”和“意大利”兩大流派。在我國現有的九所音樂學院當中,除中國音樂學院較多研究中國民族聲樂唱法之外,其餘八所(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在聲樂教學的唱法研究方面,都是以美聲唱法為主。
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廣義地講,是指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具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演唱方法;狹義地講,主要指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聲樂作品時運用的技術方法與規律,是“民族民間唱法”與“中西結合唱法”的統稱。
民族唱法注重聲音的民族性,音色較真實、明亮、靠前。講究聲情并茂,要求氣息深,多用局部共鳴,高音多用真聲,聲帶及喉部肌肉的緊張度較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漢民族而言,由于各地區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以及思想感情的表達形式上的差異,其表現民歌内在含意的重要手段一唱法及其風格也是不相同的。
造成這種差别的主要原因,應該說還是來自于不同的民族種類與不同的民歌風格的影響。為此,在研究與探索民族唱法及其風格的同時,簡介民歌之特點也是非常必要的。
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是“流行歌曲唱法”的簡稱,又稱通俗唱法。是指演唱通俗和流行歌曲所用的表演手段。其演唱技巧有氣聲唱法、假聲唱法和低吟唱法。從演唱的風格角度,大緻可分為勁歌型,柔美型和藝術型三大類。
通俗唱法一般以輕唱為主,共鳴運用不多,喉嚨不要求打開,呼吸運用普遍較淺,聲音自然流暢,無多大修飾,音域不寬,聲帶及喉部肌肉用力較多。但注重情感表達,有重情輕聲的傾向,表演具有随意性。
流行唱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易唱、通俗方便。雖然在國内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影響力已超過了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正所謂:極易上口,人人歌之。
流行唱法之所以發展甚快,易于普及,其主要原因是該唱法不像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那樣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專業技能技巧訓練,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去較好的歌唱,而是追求随意性,強調樂感與摹仿、個性與特色、自然流露與即興發揮,沒有較固定的模式,人皆可唱。
更多資訊,請關注音樂幫APP
公衆号後台回複“幹貨”,獲取考級藝考學習幹貨
點擊公衆号菜單欄可一元試聽音樂課程!
課程推薦
音樂幫音基保過班,點擊下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