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紅樓夢學刊》公衆号)
作者:洞燭
甄士隐對賈雨村好不好?
好。
好得不能再好了。
萍水相逢,素昧平生,資助五十兩白銀,兩套冬衣。
更難得的是,一點感恩圖報的暗示也沒有。
嬌杏對賈雨村好不好?
這丫鬟忙轉身回避,心下乃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每有意幫助周濟,隻是沒甚機會。我家并無這樣貧窘親友,想定是此人無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來,不免又回頭兩次。
賈雨村這一頭卻是瘋狂腦補:
雨村見他回了頭,便自為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盡,自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雄,風塵中之知己也。
此處可配歌詞:
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顔
從此,賈雨村念念不忘嬌杏的知己之恩,最後扶正做了太太,而對甄士隐,卻放任香菱被搶,毫不在意。
兩相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抛開賈雨村對“護官符”的顧忌,單論恩情,甄士隐總比嬌杏大得多,何以後來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大?
賈雨村對甄士隐絲毫沒有愧疚之情嗎?
真的是升米恩鬥米仇?
讨論這個問題,不妨插入一下《水浒》。
比較一下柴進和宋江。
一樣都是江湖知名豪客,柴進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都遠高于宋江,兩人資助過的人才也有重疊的,但在籠絡人心以及後續收益,柴進卻遠不如宋江。
最典型的就是針對武松。
宋江初遇武松,是逃難在柴進莊上,當時武松已經呆了一年了。但武松對柴進的評價卻很不好:
“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柴進白養了武松一年多,到像養成了一個冤家。
下文,武松要走,先看柴進:
柴進取出些金銀,送與武松,武松謝道:“實是多多相擾了大官人。”武松縛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柴進又治酒食送路。武松穿了一領新納紅綢祆,戴着個白範陽氈笠兒,背上包裹,提了杆棒,相辭了便行。
再看宋江:
宋江道:“賢弟少等一等。”回到自己房内,取了些銀兩,趕出到莊門前來,說道:“我送兄弟一程。”宋江和兄弟宋清兩個送武松,待他辭了柴大官人,宋江也道:“大官人,暫别了便來。”
兩個細節,第一個細節是“拿錢”,第二個細節是“送别”。
三個離了柴進東莊,行了五七裡路,武松作别道:“尊兄遠了,請回。柴大官人必然專望。”宋江道:“何妨再送幾步。”路上說些閑話,不覺又過了三二裡。武松挽住宋江說道:“尊兄不必遠送。常言道:‘送君千裡,終須一别。’”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幾步。兀那官道上有個小酒店,我們吃三鐘了作别。”
說是送别,其實是送而不别,連送了三站。
第一站,送了“五七裡”,第二站,送了“二三裡”,然後坐下喝酒。
三人飲了幾杯,看看紅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棄武二時,就此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宋江大喜。武松納頭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邊取出一錠十兩銀子,送與武松。武松那裡肯受,說道:“哥哥,客中自用盤費。”宋江道:“賢弟不必多慮。你若推卻,我便不認你做兄弟。”武松隻得拜受了,收放纏袋裡。宋江取些碎銀子,還了酒錢。武松拿了哨棒,三個出酒店前來作别。武松堕淚,拜辭了自去。
送了三站,根本沒有涉及錢的事情,武松主動提議結拜。
武松感動了,這是真心感動了。
沒法不感動。
宋江對武松的待遇,是理解和尊重,是情感和溫暖。
人沒有這麼理性,尤其在落魄的時候,人最需要的,其實這樣一種感覺。
想象一下,你要是讓馬雲冷落了一年多,還天天和你談996的福報,突然遇到劉強東對你賞識有加,稱兄道弟,你也得感動。
這叫“國士”。
人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柴進對武松,是收容。
宋江對武松,是兄弟。
宋江的出場小傳裡,有一句話,我印象極深:
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
終日追陪,并無厭倦。
這恰恰就是宋江和柴進最大的區别。
武松投奔柴進,賈雨村寄居葫蘆廟,都是落魄到底了。
但是,落魄歸落魄,這兩人都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信心。
這和劉姥姥打秋風不同。
劉姥姥心裡很清楚,靠自己,就算翻身,也無非是個小康,至于平步青雲俾睨群雄,是想都不會想的。
所以,鳳姐給劉姥姥二十兩銀子,态度再不好,劉姥姥都是真的感恩戴德,實心回報。
武松和賈雨村不是。
他們是以英雄自诩的。
雖然倒黴,雖然沉入谷底,卻并不悲觀麻木,對前程的态度并不灰色。
他們當然脆弱、敏感,但他們的自我定位是“虎落平陽”。
他們不是過一天算一天,他們是有理想的人。
他們盼望的,是劉備對諸葛亮三顧茅廬,是劉邦對韓信登台拜将
所以,他們感激的,是發自内心的“尊重和愛慕”,最恨的,是施舍,是“嗟來之食”。
是“被犬欺”。
所以,宋江徹底收服了武松,賈雨村對嬌杏刻骨銘心。
那麼,柴進固然得罪了武松,甄士隐得罪過賈雨村嗎?
其實是得罪過的。
甄士隐請賈雨村聊天,剛喝茶,來了個人,甄士隐就去待客了。
然後呢?
一時小童進來,雨村打聽得前面留飯,不可久待,遂從夾道中自便出門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人情世故,都在細節。
武松是江湖人,有話說在明處;
賈雨村是文人,該隐忍自然隐忍。
武松告辭柴進的時候,柴進沒想過送。
賈雨村拿了錢就走,連送的機會都不給甄士隐,想來是實在不想說一堆感恩的話吧。
甄士隐施恩未必圖報,既然識得賈雨村這樣的枭雄,也真心相助,卻得罪人而不自知,反而是嬌杏無心插柳,成為僥幸。
後文葫蘆廟,門子提到香菱,賈雨村有一句話:
雨村罕然道:“原來就是他!聞得養至五歲被人拐去,卻如今才來賣呢?”
賈雨村其實連細節都是記得的,隻是沒有像嬌杏那樣記得清晰罷了。
宋江是武松的知己,柴進不是。
嬌杏是賈雨村的知己,甄士隐不是。
誰是誰不是,不是因為誰給錢。
黃曉明說得好: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