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指事字
撰稿:成宇 | 主講:成宇
過去有一個财主,給他的兒子找了一個私塾老師,教了一天,孩子就說自己都學會了,這位财主非常高興,就辭掉了私塾先生。這天,财主要請一個姓萬的先生到家作客,就讓兒子寫請柬,孩子痛快地答應了,但很久也沒寫完,财主就去看,兒子說,一個字還沒寫完呢,财主問怎麼這麼慢,兒子說,“一”是一橫,“二”是兩橫,“三”是三橫,奈何這個人姓萬!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卻引出了一個漢字造字法的問題。“一、二、三”是指事字,然而指事造字法的造字能力并不強,不可能所有的字都可以通過指事法造出來,就像這個“萬”字,是萬萬不可用指事法來造的。
指事法是指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來表示某個概念的造字方法。《說文解字》中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現意,上下是也。”例如:上、下、本、末、刃、旦。甲骨文中,“上”的字形就是在一條橫線上加一個點;“本”就是在表示樹木的“木”字的末端加一橫,表示樹根之意;“刃”字就是在一把刀的刀刃處加一個點;“兇”就是在地上的一個深坑裡放上射殺獵物的箭。
指事造字法和象形造字法的區别在于指事法重在用象形符号進行提示,象形法重在象原物之形。比如“日”就是象形字,而“旦”就是在“日”下加一橫,表示太陽剛剛躍出地平線,以此來表示“早晨”的意思,因此,“旦”是指事字。
由于指事和象形造字法的特點,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獨體字,而合體字則是在會意、形聲這兩種造字法出現之後才産生的。我們辨析字的造字方法,有利于我們識别字義,正确的理解使用漢字。在我們日常使用漢字的時候,要養成辨析字的本義和造字法的習慣,天長日久,您對漢字的使用能力就會有質的飛躍。今天我們就不妨試着辨析一下。請您說出下面的字為什麼是指事字。
甘、太、天、屯
答案我們下次再聊。
創意編輯:一品泓文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