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韓林兒,是元末明初起義軍紅巾軍領袖韓山童之子。韓山童在元朝末年,抓住征調黃河勞工之時,策劃發動白蓮教起義的主要人員。
韓山童與劉福通發動紅巾軍起義,公然反抗元朝統治,沒有多久戰死。韓林兒于是與母親一道逃亡武安,此後未曾參與到曆史中來。一直到至正十五年,才被劉福通接到亳州,随後在劉福通等人的擁立下,繼位稱帝,稱小明王,建國大宋,年号龍鳳,定都亳州。
韓林兒雖然建國稱帝,但是大宋政權的國家大權一直掌握在劉福通手中。一定程度上來講,韓林兒實際上就是劉福通用來收攏人心的傀儡。
後來劉福通戰死,韓林兒所在的安豐被張士誠一部所圍困,朱元璋派人将韓林兒接到滁州安置,至正二十六年,韓林兒在朱元璋派人接應途中溺水而亡。
朱元璋是誰,想來已經不必小編多說。作為明朝帝國的創建者,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明初,這個風雲際會之時,強勢擡頭,橫掃四方割據勢力,腳踢大元殘軍,一舉定下大明江山。
當然飛龍在天之前,還有一個潛龍在淵。朱元璋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如此實力,事實上朱元璋早年生活貧困,曾經一度生存困難。甚至在參加起義軍之前,朱元璋為了能夠活命,選擇了剃發為僧。而在成為一方割據勢力首領之前。朱元璋其實也隻是韓山童、劉福通等起義勢力中的一個普通部将而已。
劉福通擁立韓林兒稱帝,建立大宋政權之時,立江南行中書省、江南行樞密院,韓林兒以朱元璋為行省平章、郭天佑為左丞,以後韓林兒又升元璋為行省左丞相、吳國公。也就是在他稱帝之前,實際上他也一直都是大宋的臣子,奉大宋為正朔。
上文也說到,韓林兒是在朱元璋派人接應他的時候溺水而亡的。韓林兒的之死,一直以來都是惹人争議的地方。雖然沒有實際證據表明,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韓林兒的死亡不是意外,而是朱元璋授意。
《明史》:“元兵急攻益都,穴地道以入,殺豐、士城,而械送猱頭于京師,林兒勢大窘。明年,張士誠将呂珍圍安豐,林兒告急于太祖。太祖曰:”安豐破則士誠益強。“遂親帥師往救,而珍已入城殺福通。太祖擊走珍,以林兒歸,居之滁州。明年,太祖為吳王。又二年,林兒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兒歸應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雲。”
《明史?廖永忠傳》:“初,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蒙兀兒史記》:“朱元璋弑其主韓林兒,僞宋亡。”
如果說《明史》還隻是表示對韓林兒身亡的疑惑,那麼《明史?廖永忠傳》就已經明确的表明,韓林兒就是被廖永忠覆舟而亡,廖永忠事後還被朱元璋問罪。《蒙兀兒史記》則更是明言,韓林兒就是被朱元璋殺死的。
廖永忠作為一位部下,如果沒有朱元璋的授意,又如何敢擅自處死韓林兒呢?畢竟盡管韓林兒無勢,但是身份還是擺在那裡的。
而朱元璋也确實有殺害韓林兒的理由,那個時候朱元璋已經勢大,但是卻一直有一個大宋政權在上面壓着。隻要韓林兒不死,大宋則不亡。大宋不亡,那麼朱元璋受于世俗所限,就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權。所以為了更進一步,朱元璋将韓林兒殺害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韓林兒雖然為大宋帝君,但是卻一直以小明王稱之。這是因為,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當初在發動起義的時候,聲稱天下将大亂,彌勒降生,明王出世,并自稱自己是宋朝皇室後裔,鼓動百姓反元。
韓林兒号稱宋徽宗九世孫,故國号稱宋,以迎合漢族人民的民族感情,表示“複宋”之實現;所謂“小明王”者,是為迎合“明王出世”之預言,以示黑暗已經過去,光明來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