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齊國時期的姜姓

齊國時期的姜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5:24

齊國時期的姜姓(齊國祖先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着怎樣的淵源)1

齊國的建國者為姜子牙,在上古時代階層分化非常嚴重,而且大多貧民百姓難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像姜子牙這種博學之人,如果不是貴族,很難讓人相信。而且姜子牙的姜姓,本身在史書中就有着非常淵源的曆史。《竹書紀年》載:“炎帝自伊(任)徙耆(姜),故曰伊耆(任姜)氏,伊即帝堯母家。” 說的就是炎帝本身的姓氏可能就是姜。後世學者的解釋是“自伊徙耆”系筆誤,應是自任徙姜,所以是“任姜氏”,這個任姓也是上古名家,是帝堯母親的家族所在地。《史記》載:“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不管這種解釋是否準确,姜姓源自母系社會時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炎帝的母親是任氏女,而這個任地的所在,據說可能就在上古時期的窮桑國,即後來的魯國附近。而姜字在甲骨文中即是“任字 女字”的組合,從字面意思可以解釋成是由任姓女子生的孩子,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炎帝與姜姓的淵源,也可說明姜姓與任姓的淵源。而炎帝本身是少典的後人,東漢學者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鄭也”,有熊氏是黃帝的部落所在,而黃帝跟炎帝是兄弟,也是少典的後人,那麼少典部落距離炎黃所在不可能太遠。在《姓纂》上則還有個說法,是“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水經渭水注》載:“岐水東迳姜姓城,南為姜水”,這個姜水所在,炎帝的出生地,可能是姬周發源的岐山地帶。

齊國時期的姜姓(齊國祖先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着怎樣的淵源)2

在姬周的創世傳說中,後稷是周人始祖,而後稷的母親是姜嫄,這個姜嫄顯然就是姜姓部族的重要成員,也是炎帝部族在這個地區的後裔。炎帝雖然出生在姜水,但後世關于炎帝記載最多的後裔族群,則是向東發展,與東夷地區部族形成融合,逐漸與黃河沿岸發展的黃帝部落分庭抗禮。至于留在姜水附近的部族,則與姬周民族們共同生活。到周人的古公亶父時期,周人率領部族來到周原,姜姓部族有沒有跟随他們,共同成為進攻殷商的聯盟力量,是很值得一說的。《水經注》載:“岐水又東,迳姜氏城南為姜水……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也”,生活在這裡的姜氏部族,顯然比姬周部族更為臨近周原,是否是姜氏部落為古公亶父提供遷徙的戰略思路,亦未可知。

《詩經》載:“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姬周部族與姜氏部族的姻親關系,可能從當年後稷的父親帝喾時代就已經開始墨守成規,雖經百年傳承,這種傳統依然沒有改變,而且影響頗為深遠,即便是到西周建國甚至是春秋戰國,這種周姜聯姻之事也比比皆是。古公亶父的妻子就是姜女太姜,而後季曆的妻子是太任,周文王的妻子是太姒,周武王的妻子是邑姜。

齊國時期的姜姓(齊國祖先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着怎樣的淵源)3

要知道任和姒都是夏朝後裔,而任氏始祖當年還是炎帝的母親,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兒,而姜氏的血液中有着任氏的基因,也就是說這種上古家族的血脈線條,基本上都沒有超過兩條,即是黃帝和炎帝,再往上則是少典,所有這些後來者都流淌着少典家族的血液。但是如果這樣看的話,姜氏與姬周家族的關系,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親密的多,姜子牙在渭水河邊釣周文王,這個故事的真假性或許還有待考證,要是解釋成周文王和姜子牙在渭水河邊謀定天下大事,倒是更為妥當的多。

姜氏部族的發展可能比姬周稍慢,這也才是有着同樣發源、同樣地區、同樣的發展脈絡的部族,最終成功的卻是姬周部族,而姜姓部族卻成為輔佐者。在古公亶父時期,姬周部族的首領稱為“公”,而姜氏部族到了周文王時代,還是稱作“公”,姜子牙就是所謂太公。不同的稱謂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說明着一個道理,即是在姬周家族稱王而後,姜氏依然停留在“公”的級别,顯然已經落後于姬周家族,或者附庸于姬周家族。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也就在情理之中.

文章來源:海叔說春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