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3 07:43:47

列子(公元前450-375年),名寇,是我國先秦時期的道家代表人物。在我國古代,以姓氏加“子”字代表對人的尊稱,如老子、莊子、孔子、孫子等。列子,在古代傳說中能夠禦風飛行,是得道的高人。在正史記載中,列子也是大名鼎鼎,被稱作先秦天下十豪,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和道學家。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杞人憂天的故事)1

《列子》一書中,包含了壺子、列子及其弟子的哲學思想。其中,壺子是列子的老師。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但含義卻非常深刻。小學階段的“杞人憂天”成語故事,就是出自《列子》天瑞篇。

小時候,我讀“杞人憂天”,感覺很好笑。世上竟有如此“傻”的人?竟會擔心天會掉下來。而且還琢磨着,這樣的故事流傳下來有什麼意思呢?再後來學天文、讀地理、懂曆史之後才發現,天上确實會掉下隕石來,平時穩穩當當的大地也可能出現地震。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杞人憂天的故事)2

根據《史記》記載,“魯莊公七年(公元前687年),魯西北星隕如雨,與雨偕。”也就是說,在列子生存年代之前的200多年,山東真的發生過大型的隕石掉落事件,所說的魯西北就是山東泰安甯陽縣。

天上掉下來的這些隕石至今仍存在,一部分存放在孔府,另一些則仍然大量埋藏在地下。隕石掉落的地點,現在村名千年未改。村名為,南落星村、北落星村。

落星,可不就是天上掉落的隕石嘛!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杞人憂天的故事)3

後來,直到讀到《列子·天瑞》,才發現杞人憂天這個寓言故事,後半部分才是關鍵和核心。這些古人的思考,既有樸素的辯證思維,又包含了道家精神的豁達、逍遙自在

杞人憂天的故事中說,這個“憂天”的人,白天晚上的吃不下飯,别人向他解釋了好久,天地不會壞,他才放下心來。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杞人憂天的故事)4

楚國的長盧子聽說這件事後認為,雲無風雨,山河大地都是“氣”所形成的,不能說天地不會壞。天地是我們現實中接觸到的最大的物體,說天地會崩塌,并不正确。而認為天地不會崩塌,也是錯誤的。天地最終還是會毀壞的,還是要“憂天”啊!從中,我們看出長盧子已經具有樸素的辯證哲學思想,他認為“憂天”有一定的必要。

杞人憂天的故事以及道理(杞人憂天的故事)5

列子聽說長盧子的解讀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天地毀壞或不毀壞都是我們無法知道的事情,這是兩種可能性。我們人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不知來,不知去。天地壞與不壞,為什麼要放在心上呢?

在故事的後半部分中,我們能看到古人的“氣一元論”思想,以及古代思想家對問題的一步步深入解讀。長盧子、列子對此事的解讀,才是這個寓言故事的核心和關鍵。列子的思想,涉及到了對于生死看法,以及如何實現心靈灑脫兩個問題。在确定的環境中,實現快樂是較為容易的,在不确定的自然環境中,也能實現自然灑脫,這就是人生的修行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