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鹽城市大豐港海洋世界哪年建設

鹽城市大豐港海洋世界哪年建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04:09:19

曾經的大豐沿海,百裡荒灘,蘆葦遍布,萬頃濕地,蒿草叢生。上世紀90年代,有一支團隊曆經20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大豐沿海從農耕文明跳躍發展成如今的現代海洋文明。

鹽城市大豐港海洋世界哪年建設(百裡荒灘托起億噸大港夢)1

△大豐港碼頭。 記者 單丹 攝

現代海洋文明的标志是港口。因為大豐港,沉寂千年的大豐沿海,從經濟發展的末梢一步踏入對外開放的前沿。如今,大豐港萬噸級以上泊位19個,201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8800萬噸,同比增長3.17%,集裝箱40萬标箱,同比增長32.99%,完成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36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開票銷售349億元,同比增長15.91%;臨港産業迅速積聚,十多個特色園區競相發展,港産企業數量300多家;港城建設日新月異,常住人口突破5萬。大豐港從當年一窮二白的灘塗迅速崛起,正在朝着億噸大港的目标邁進。

港口:艱苦卓絕,逐夢億噸大港

2018年12月,站在大豐港二期碼頭上,黃海潮湧拍打海岸,一台台橘黃色的門機聳入雲霄,在海面上忙碌地裝貨、卸貨。上世紀90年代參與港口建設的“元老”之一陶瑩怎麼也沒想到當年的黃海灘塗上能有現在繁榮的景象。如今他已經是江蘇大豐海港控股集團總裁。

陶瑩告訴記者,20多年前,大豐港的建設團隊正式組建,僅有一輛舊桑塔納、35萬元啟動資金以及十多個滿腔熱血的建設者。“當時的港區沒有一條成熟的路、一根電線杆,更沒有一個像樣的建築。路太颠,坐在車子裡,颠得五髒六腑幾乎移了位,頭還會撞到車頂上,有人出主意戴上安全帽坐車。”陶瑩笑着說,這樣每天一輛載着一車頭戴安全帽乘客的舊車,成了這條路上獨特的風景。因為交通過于不便,很多同志一個月回不了一趟家,就住在海堤邊養殖戶的漁棚裡,“漁棚,就是我們建港第一線的指揮部兼宿舍。”

在陶瑩看來,建港初期,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到處籌錢。”現在回憶起來,陶瑩依舊能感受到當時的局促,他撓着頭說,“太難了,這是最難的。印象最深的是2002年,快過年了,開車去浙江借錢,結果錢沒借到不說,二十九夜回程還因為大雪滞留在常熟渡口,過年沒能回家。還有一次,在一期工程建設過程中,到年底需要兌付工人工資,去借錢,一直等到大年三十晚上,也是下着大雪,才帶着一個密碼箱回來。想盡一切辦法,隻要能籌到錢,一年一年挺過來,港口也越來越大。”

遠看荒灘沒盡頭,近看荒灘沒盼頭。談起打第一根樁,陶瑩感慨萬千:當時技術很不成熟,一開始沒有施工單位願意來幹,就是行業的領軍企業三航五公司試樁也未能成功。“那時候普遍采用淺灘打樁,施工船在淺灘段打樁施工時,最淺的地方水深隻有2米左右,而施工船吃水至少需要4米。又由于潮汐漲落間歇時間短,潮流特别強,打樁船不僅進不來,而且難以穩定和準确定位,打了三次過不了幾天就找不到了。”陶瑩說,經過多次考察論證,他們大膽引進“沉樁”技術,施工段在淺灘上用鋼架、鋼闆搭了一個9米寬、120米長的棧橋和平台,在上面鋪上軌道,把打樁機擱在平台上,用“内沖内排”的工藝進行沉樁,這是該方法第一次應用在建港打樁,硬生生地把海上施工轉換為陸上施工方式,成功的解決淺灘上打樁船不能進入的科學難題。

“内沖内排”國内絕無僅有,隻在大豐港建設中唯一用了一次,這個辦法不僅十分節省,而且省交通廳委托南通質檢站來做“大應變”“小應變”檢測,每根樁都達到了設計要求。陶瑩告訴記者,在棧橋樁的選擇使用上,考慮到大豐港的潮流特别強,波浪沖擊力特别大,他們把實心的方樁改為空心的PHC高強度圓樁,當時這屬于高科技的創新産品,為國内首創。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像陶瑩一樣的第一批大豐港的建設者們并沒有退縮,而是堅持不懈、锲而不舍,用實際行動,八年建設一期碼頭、兩年建成二期碼頭,吞吐量逐年攀升。他們讓不可能成為可能,在荒灘上建起大港口,并且孜孜不倦追逐着億噸大港的夢想,這已是近在眼前的目标。

港産:開拓創新,盤活産業資源

産業活,則港區興。港口建設日趨成熟,一批批投資項目正向大豐港“飛奔”而來。

李鋒大豐港區項目中心負責人,主要負責港區的招商引資工作,他2007年到大豐港經濟開發區工作。十多年的時間,李鋒見證了港區引進投資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全過程,他眼見着大豐港不僅港口建設日益繁榮,港區産業也逐漸壯大、不斷發展。

“剛到港區工作,每天工作比較清閑,因為很少有人來投資,項目也不多。”李鋒說,2009年至2010年是一段突破的時間,“像博彙造紙、聯鑫鋼鐵,上百億的重大項目,我們前前後後跟着談了一年,才拿下,感覺從那時候開始臨港産業有起色了,有了突破,後面的項目也接踵而來。”近年來,總投資300億的山東博彙項目、250億的三鼎石化項目、21.3億的中華煤氣項目、16億的英茂糖業項目、1.8億美元的印尼三林項目、10億的深圳健康美麗産業園項目等等,一大批重特大項目紛紛落戶港區。

在臨港産業發展上,他們注重最新科技成果的轉化運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引進項目、壯大園區産業。比如,和順科技在鎳鐵工藝方面,采用了目前最為先進的低溫還原法,在提煉鎳時,每噸鎳鐵耗電從4500度降到1500度,此項技術不僅投資省,而且能耗低又環保。此外,稭稈飼料項目、油砂項目、港城綠化工程項目等,均是各自領域創新技術的轉化應用。值得一提的是,海港控股集團下屬的印尼公司在印尼東爪哇建設占地面積為360公頃的大豐港工業園,大豐港人“走出去”的戰略進一步發揮貼近海外市場的地源優勢,充分利用國際機構、人才、成果等科技、金融資源服務大豐港的建設。

李鋒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将着力推動臨港産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正在考慮建設海洋生物産業園,引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時,注重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這一塊已經做出了效果,比如豐海公司海水淡化項目。此外,還要整改提升傳統企業,整合資源,讓産業資源在大豐港活起來。”

港城:開放包容,建設美麗家園

放眼國際國内沿海開發的成功經驗,以港口建設為“龍頭”,帶動整個區域的跨越發展,以港促産,以産興城。得益于大豐港口、港産的繁榮,大豐港城建設日新月異。

開車行駛在大豐港城裡,令人由衷感慨:十年時間,現代新城的面貌日益變遷,居住環境逐漸改善,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莎士比亞小鎮、海洋世界、動物園、半島溫泉酒店、現代化小區、學校、醫院……這裡應有盡有。

大豐港基礎設施建設局副局長陳楊告訴記者,大豐港城于2009年8月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是按照江蘇大豐港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從荒蕪的灘塗上建設一個新城。“2015年底,港城啟動區道路框架和城市功能布局已全面建成,并在港口和臨港産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以組團式房産項目的開發,催生了啟動區商業、貿易、金融、文化、教育、服務等行業的繁榮,同時還加快推進了港城内部和外部公交樞紐工程,不斷完善醫院、學校、通信、餐飲、賓館、物業、農貿等城市配套功能。”

陳翼然是海港控股集團的一名員工,是蘇州人,密蘇裡大學MBA碩士,愛人在天津的一家美國公司工作,家庭條件很好。談起放棄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陳翼然說,是大豐港人幹事創業的精神和大豐港提供的創業平台吸引了他,“在這裡工作生活很方便,特别是這裡開放包容的氣息适合年輕人,大豐給我的印象就是一直年輕、一直在開拓,讓我願意留在這裡。”

正是這樣的開放包容,大豐港吸引了衆多像陳翼然這樣加入“三港”建設的青年才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他們将大豐港作為自己的家園進行建設,在此落地生根。

陳楊告訴記者,大豐港城在建設中,他們始終堅持港城開發和海洋科教城建設相結合的策略,堅持城市建設和藍色旅遊開發相結合的模式,融合現代化、人文化、生态化、宜居化的大環境,緻力于建設沿海開發中别具一格的臨港都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