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醫室内,馮雪英正在開展檢驗工作。)
很多人想不到,馮雪英這個看起來瘦瘦的江蘇姑娘,心理承受能力強過諸多壯漢——她是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法醫,面對死者屍體是常事。即使在更惡劣的勘查環境中,她心裡也沒有恐懼,而是緻力于從細微末節中抽絲剝繭,還原真相。
雖然參加工作才4年多,但她卻已參與勘查各類重特大案(事)件300餘起,憑借過硬的業務能力,在湖南省第二屆刑事技術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個人一等獎。為生者權、為逝者言,她以實際行動踐行着一名共産黨員及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作為即将出席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一名黨代表,她更懂得肩上責任之重。
冒雨勘驗屍骨,“挖出”命案積案證據
11月22日,在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法醫室内,馮雪英正在對現場勘查提取的組織進行病理組織學檢驗。作為法醫,她的工作地點随時都可能變換,案件發生後,哪怕是深夜淩晨,她也必須迅速出發,所需勘查的現場可能在街巷民房,也可能在山野之間。
“随着時間的推移,受天氣、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影響,現場的情況可能會有變化,所以時效非常關鍵。”馮雪英說,一旦接到勘查任務,自己和同事不論多晚都會加班加點來做,因為勘查結果出來得越早,越能盡快推動案件的偵破。
在“雲劍-2020”命案積案攻堅戰中,馮雪英和同事們針對長沙市每一起未破命案,從卷宗的查漏補缺,到物證的清理檢驗、案發現場的實地複勘,他們一一細查,在多起命案積案的偵破中起到關鍵作用。
2020年9月,針對一起命案積案,她前往浏陽市某村山林進行開棺驗屍。死者于1998年死亡,22年過去,屍體已完全白骨化。當時,骨骼完全散落,他們冒着雨,把骨骼提取出來拼湊還原,确保沒有一片遺落,再仔細檢驗每一片骨骼的可疑痕迹。
“最後,我們在死者的顱骨上發現損傷痕迹。”馮雪英說,通過對損傷痕迹特征和形态的仔細觀察及推敲,他們推斷出緻傷工具的特點,還原死者的受傷過程,為該案件證據鍊的完善及刑事訴訟起到了重要作用。
“專注力都放在查找線索上,根本不會怕”
在大多數人眼中,法醫這個職業雖看起來神聖,但卻需要克服諸多心理障礙才敢去從事。1991年出生的馮雪英,從小就在心裡埋下了法醫夢。
“小時候看《法醫宋慈》《鑒證實錄》那些電視劇,就覺得當法醫很酷!”馮雪英說,之所以覺得這個職業酷,是因為法醫能夠憑借自己細緻的觀察、分析抽絲剝繭,為案件偵破提供客觀證據,維護公平正義、打擊犯罪。
高考畢業填志願時,她在志願表上全部填了法醫學類專業。2017年7月,她從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法醫學系研究生畢業後,進入長沙市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至今。
面對各類案發現場甚至高腐屍體,心裡會有恐懼感嗎?馮雪英答道:“勘查時,自己自然而然地會把這當成一門科學的工作,專注力都放在查找線索上,就根本不會怕了。”
馮雪英至今記得,自己參加工作後第一次獨立勘查的現場情況,當時是一起窒息死亡案(事)件。“我在學校裡學習時隻需要勘驗屍體,但在工作之中,我不僅需要勘查現場,綜合各方面情況給出結論,還要與死者家屬耐心溝通。”馮雪英勘查之後,排除了刑事案件可能性,也仔細全面地回答了家屬們的疑問,“當時參與的雖然不是大案,但卻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事是有價值的,為生者權、為逝者言。”
在全省刑事技術競賽中,奪得一等獎
“你别看她工作年頭不長,平時性格也很活潑,投入到工作當中時,極為嚴謹、心細如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學痕迹民警陳潔說,如今,馮雪英已是同事們公認的行家裡手。
這4年多以來,馮雪英參與勘查各類重特大案(事)件300餘起,參與法醫損傷程度鑒定600餘起,立足法醫專業技術,在一大批疑難案件偵辦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她還不斷拓展長沙市法醫專業技術服務領域,開展組織病理學及水中屍體矽藻檢驗,參與建立了湖南省公安機關唯一的法醫組織病理學實驗室,該實驗室獲評全國公安機關重點司法鑒定實驗室。
去年11月,馮雪英與同事代表長沙市公安局參加湖南省第二屆刑事技術職業技能競賽,奪得團體一等獎,馮雪英個人也榮獲個人一等獎。由于工作突出,她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即将召開,我能當選黨代表,既是一種榮幸,更是一份責任。”馮雪英說,自己将繼續不畏艱難,立足于刑事科學技術打擊違法犯罪,守護公平正義。
來源: 長沙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