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是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引入的經濟魚種,使用能力強、繁殖迅速。
因此,如今已是廣東各大水系中最常見的野生魚,一位釣魚愛好者,隻要拿根魚竿,去任何一條河道裡,無論是用蚯蚓還是商品餌,半天功夫都能釣回來半桶羅非魚……
然而近來,在廣州的許多江河水域裡,一種“新型羅非魚”卻大量出現,它們渾身血紅,魚鱗退化不明顯,魚身甚至接近透明色,看起來頗令人驚異!
流溪河釣魚,男子釣起數條紅色羅非魚“今年經常釣到這樣的,有的粉紅色,有的就是血一樣紅的那種啦......”
廣州釣魚愛好者鄒先生介紹說,他最近在流溪河垂釣,頻繁釣到這種體色豔麗的“奇怪羅非魚”。
這些紅色羅非魚,體色深淺不一,且大多魚身為粉紅色(接近透明),而魚尾、魚鳍,則呈現鮮豔的“血紅色”......
并且,這些羅非魚似乎更喜歡夜晚“出來活動”,夜釣的時候它們出沒更頻繁,有時候一夜能釣好幾條。
另外,除了流溪河,廣州的各大市内河道,和公園湖河裡,都有這種“血紅色羅非魚”的身影,且其數量有日漸增多的趨勢......
這些紅色羅非魚,是普通羅非魚變異了,還是新品種?
其實是“雜交魚”事實上,這些血紅色的羅非魚既不是“污染變異”,也算不上新品種,而是一種“雜交魚”——即人工培育的“紅羅非魚”和普通羅非魚的雜交後代。
“紅羅非魚”是羅非魚裡的“珍品”,它體型更似真鲷,肉質也如真鲷一般嫩滑軟彈,且腹腔無黑膜,因此天然就無泥腥味,其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遠勝普通的羅非魚。
(上為“紅羅非”,下為普通羅非魚,它們雜交的後代就是廣州河道裡近來多見的“血色羅非魚”)
而這種人工選育的“紅羅非魚”,進入自然水域後,與其他的奧尼羅非魚、莫桑比克羅非魚等的後代雜交,就産出了各種形形色色的“血紅色羅非魚”了.....
這些“血紅色”羅非魚能吃嗎?在廣州,甚至整個廣東地區,關于野生羅非魚的食用價值,評價向來不高,不少人鄙夷地認為羅非魚是垃圾魚,隻釣不吃。
不過,這些血紅色羅非魚,從其親代的肉質來推斷,食用價值依然還是很高的——當然前提是其生活的水域無污染。
從其外形看,這些雜交的後代,雖然體型跟“紅羅非”已有差異,但肉質肌理可能還具有親代的特征,烹饪起來應該還算美味......
網友們,你們見過這種羅非魚嗎?
(助力生态,轉發、關注、随手點個贊都是支持,也歡迎後台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