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代,人們十分相信玉塞九竅,可使人氣長存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幕” “綴玉衣服”。“金縷玉衣”盛行于漢代,到三國時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銅線綴編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到目前為止,全國共發現玉衣二十餘件,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的兩件金縷玉衣是其中年代最早的。徐州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是制作最精美的。
金縷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國河南、江蘇、河北、安徽、山東,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殓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金縷玉衣大緻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志》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
在漢代,人們十分相信玉塞九竅,可使人氣長存。所謂九竅就是指兩眼、兩鼻孔、兩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門。出土的玉衣經常就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蓋、鼻塞、耳塞、口含、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門塞。
在漢代,除皇帝和高級貴族外,任何人使用金縷玉衣都是大逆不道,漢桓帝時,冀州官吏趙忠在埋葬他的父親時,私自使用仿造的玉衣,被人上告後,以僭越的罪名,将其父的墓掘開,陳屍于棺外,趙忠一家也被監禁起來。
那麼“金縷玉衣”是不是真像人們傳說的那樣,可以讓人起死回生呢?先看看當時轟動國内外考古界的河北滿城一号墓,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出土時的情況。
1968年,一批解放軍士兵在河北滿城陵山施工,他們突然發現了一個大型古墓,并及時報告給了當地的文管部門。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座大型的西漢古墓葬出現在人們面前。根據考古專家推斷,這座墓葬的主人是西漢時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在劉勝墓葬的旁邊,還有他的妻子窦绾的墓葬。倆人所穿的就是傳說中如同铠甲,用金線穿成的“金縷玉衣”。
人們第一次親眼目睹了在曆史典籍中,一再提到的金縷玉衣的真面目。劉勝穿的玉衣形體肥大,全長1.72米,由二千四百九十八片玉片組成,用于編綴的金絲約重1100克,玉衣分頭部、上衣、褲子、手套和足,共五部分組成,頭部的臉蓋上,刻劃出眼、鼻和嘴的形狀,腹部和臀部突鼓,褲筒制成腿部的樣子,頗似人體。窦绾的玉衣比較短小,共用玉片二千一百六十片,金絲重700克,沒有做出腹部和臀部的形狀,可能是出于對女性形體造型的避諱。
此後,全國各地又相繼出土了中山懷王劉修、南炀侯劉遷、東昌侯劉祖等二十多套金縷玉衣。在這些金縷玉衣中,中山靖王的金縷玉衣是最精美的一件,現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館。
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根據當時的生産水平,制作一套“金縷玉衣”是十分不易的。“金縷玉衣”所用的玉料要經過開料、鋸片、磨光及鑽孔等,每一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必須經過精心的設汁和細緻的加工。據測定,玉片上有些鋸縫僅0.3毫米,鑽孔直徑僅1毫米,工藝繁難與精密程度之高令人驚訝。整個玉衣制作過程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是相當驚人的,據推算,漢代制作一件玉衣,約需一名玉工費十餘年的功夫。
用這麼精美的玉衣作為殓服,用九竅器塞其九竅,可謂費盡心機,但結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縷玉衣價格昂貴,頻頻招來盜賊光顧。據《三國志·魏文帝本紀》記載,“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有鑒于此,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便在曆史上銷聲匿迹了,隻留下一個千古傳說。
(本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