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的老電影連環畫有哪些##曆史人物#李商隐是我國唐代後期一位傑出的詩人。他字義山,号玉溪生,懷州河内(今河南沁陽)人。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
那時,商隐的父親李嗣任縣令,家中隻有母親和兩個姐姐照護他,一家人把他視作寶貝,十分珍愛。
兩歲那年,李嗣罷獲縣令職,回到家裡。他晚年得子,抱着可愛的小商隐,内心說不出的喜愛。不久,李嗣去浙江任幕僚,一家人都跟随同往。
從此,一家人在浙江度過六年的歲月。這裡美麗的山色,深深陶冶着李商隐幼小的心靈。九歲那年,父親不幸病故。母親領着他們姐弟妹八人,護靈柩返回故鄉歸葬。
父親死後,家境貧寒。幼年的李商隐飽嘗生活窮困的滋味,強烈感受到社會的世态炎涼。家境雖然困難,但他并未因此失學,而是從一位堂叔讀書,受到很好的教育。這位堂叔曾進過太學,具有多方面的學識修養。
在堂叔的指教和熏陶下,李商隐幼年早熟,古文做得很好。十六歲時,他寫了《才論》、《聖論》兩篇出名的文章,以擅長古文開始與一些士大夫交遊。
後來,李商隐因堂叔去世,求學階段基本上結束了。這年十一月,天平軍節度使(駐郓州)令狐楚聘李商隐入幕做巡官。
令狐楚深愛李商隐的才學,特别優待他,讓他跟自己的兒子令狐絢一起讀書,并親自指點,教他做今體文。
李商隐博學而又用功,很快就青出于藍。在招待客人的宴席上,令狐楚大為贊賞他的今體文做得出色,使他的才名迅速傳播。
二十一歲那年,令狐楚供給李商隐服裝、盤纏,讓他去京師長安應舉。李商隐風塵仆仆來到長安。他雖有才學,但因沒有巴結逢迎主考官,終于落榜。這給他生平第一次不小的打擊。
李商隐返回河南故鄉,并到附近的玉陽山、王屋山中學道。後來爆發“甘露之變”,朝廷大權進一步落到宦官手裡,文宗處處受到挾制。這時,令狐楚在朝廷做官。李商隐每回來長安,大都要在他家裡寄宿。
夜闌人靜,令狐楚書房的燈還亮着。他正向李商隐講述自己對“甘露之變”的态度和對宦官的不滿,并透露了上層集團鬥争的内幕。
令狐楚的一番話,使李商隐思想上受到強烈震動。他歎道:“如今朝政腐敗,國家有何希望!”
李商隐回到自己住的房間,久久不能成眠,于是伏案寫下《有感二首》詩,表達了對宦官亂政的憤恨情緒。不久,李商隐從長安回到河南濟源縣家裡,看望并侍奉生病的母親。
他耳聞目見鄉村百姓的貧困痛苦生活,深切感到要革除社會時弊的重要,他渴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公元八三七年春,李商隐到長安應試。主考官高锴是令狐絢的朋友,由于令狐絢從中推薦,李商隐考中了進士。
這年冬天,在興元(今陝西漢中市)任節度使得令狐楚病重,李商隐趕去探望。令狐楚囑他代草遺表。
令狐楚死後,李商隐随其靈柩回長安。一路上,目睹衰敗離亂情況,對國事憂心如焚。後來寫了著名長詩《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第二年,泾原(今甘肅泾縣)節度使王茂元聘他做幕僚。王茂元與曾任宰相的李德裕關系較深。李德裕是當時朋黨之争中“李黨”的首領。
王茂元與李商隐飲酒暢叙。在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上,兩人思想相合,政治見識頗為一緻。
王茂元十分贊賞李商隐的文學才能和政治抱負,不久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成親那天,王府張燈結彩,好不熱鬧!
王氏是一個美麗而又聰明的女子,李商隐同她的夫婦感情很好。公事之餘,他經常陪伴妻子觀花賞月。
然而,屬于宰相牛僧孺為首的“牛黨”得令狐絢等人,見李商隐入了王茂元幕府,并娶了王氏,十分忌恨,罵他是“背恩”和“無行”。
這年春天,李商隐應博學宏詞科,本來已被錄取,但複審時,“牛黨”令狐絢等從中做梗,卻将他除了名。
李商隐很是憤懑。一日,他登臨泾州城樓遠眺,不禁想起曆史上的賈誼、王粲等人物,聯想到自己的遭遇,由感而發寫詩,斥責猜忌自己的朋黨勢力。
黃昏凄雨,花榭春殘。李商隐倚着庭院的欄杆,呆呆地望着眼前的這番景緻。他的妻子王氏十分體貼丈夫的心情,總是寬慰他,但他仍不免自傷自憐起來。
他同妻子回到書房。王氏替他磨墨,他展紙提筆,頓時寫成《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詩,以牡丹遭風雨摧殘而自喻坎坷身世、黯淡前途。
直到第二年,李商隐應了吏部考試,并總算通過,被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在秘書省任職不久,“牛黨”中的一些人就将他排擠走,改到弘農縣(令河南靈寶縣)任縣尉。臨行前,他向母親和妻子王氏依依告别。
唐代的縣尉是管理一縣的治安。李商隐來到弘農縣,每天黃昏都要封存官印、點數刑徒。在公堂上,他得知那些捕捉來的“盜賊”大多是迫于饑寒铤而走險的“窮民”時,都給以一定的寬減,不濫施淫威。
不到一年,因為免除或減輕對受冤囚犯的處罰,觸怒頂頭上司、觀察使孫簡,李商隐憤而辭去縣尉之職。
不久,他回到長安家裡。妻子王氏斟酒為他洗塵。他邊飲邊向王氏叙述自己在弘農縣任職的境況。
後來,他又回到秘書省任職。他參加了一次燈紅酒暖的盛會,曾作詩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盼望自己的願望能與朝廷心意相通!
可是不久,母親因病在長安去世。按照當時規定,需要離官服喪三年。李商隐隻得歸家守喪了。
他們在長安家裡守喪期間,有時夫婦二人去長安街市上走走。他們看到的一方面是表面上的繁榮,另一方面則是行乞的饑民。
李商隐吟了一首“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詠史》詩給王氏聽,說他已隐約感覺到唐王朝的崩頹之勢已成,是“運去”、“力窮”了!
不久,嶽父王茂元在讨劉稹的戰争中病死。消息傳來,李商隐和王氏十分悲痛。後來,他撰寫了一篇哀戚的祭文。
公元八四四年,李商隐同妻子王氏離開長安,移家永樂縣(今山西芮城)開始過着閑适的鄉居生活。
雖然嶽父王茂元生前官居高位,家庭富有,但他夫婦倆并不太多依靠王家資助。來到永樂後,他們下地耕種,常常忙到天黑才歸家。
春天,他們又在屋前房後忙着植種樹木。農村的自然風物使詩人李商隐頗有點悠然自樂了。
這是一個月色溶溶的春夜。詩人李商隐同妻子坐在屋前的樹下,兩人話叙着植樹種田的事,不時地洋溢着歡聲笑語。
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李商隐同妻子從永樂遷到洛陽,與弟弟羲叟等住在一起。
同年十月,李商隐守母喪期滿,告别弟弟等家人,攜同王氏重返長安,擔任秘書省的官職。來到長安後不久,王氏生得一子。李商隐喜悅萬分,給他取名衮師。
這時,武宗越來越迷信神仙,築望仙台,吃道士的長生藥,以至中毒患病。朝政又蒙上了黯淡的陰雲。武宗死後,宣宗李忱繼位。他寵信宦官,打擊政敵,先後罷逐李德裕及其集團的人出朝廷。
他在京兆府供職期間,晚唐的另一位詩人杜牧在京任司勳員外郎。杜牧的堂兄杜驚是李商隐的表兄,因此他們經常往來。一天,杜牧邀請李商隐到長安一家著名酒店喝酒。兩人談詩論政,說得十分高興。
他們心息相通,經常互相贈詩。一日,杜牧接到李商隐寫來的一首詩,讀末句“刻意傷春複傷别,人間惟有杜司勳”時,心情激動不已。杜牧很理解他傷春、傷别詩的社會内容,深有同感。
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十月的一天,李商隐收到新任武甯軍(徐州)節度使盧弘止的邀請信,要他去幕府任職。
出于對徐州的向往,他欣然動身南下。為了早日到任,連路過古城開封也未曾逗留,隻是與在開封的朋友匆匆一見而别。
大約在第二年春天,李商隐到達徐州。幕主盧弘止性格豪邁,加上以前就曾熟識,這次一見面,就格外親熱。
李商隐在徐州的職務是判官,并得侍禦史銜。由于盧弘止很推重他的才能和見識,賓主關系很融洽。
這段時期,李商隐寫下了一組情調比較高昂的詩篇。由于心境的變化,在他的筆下,幕府的生活也顯得舒暢自在了。
可是好景不長,大中五年(公元八五一年)春,盧弘止在任上病故了。李商隐為失去這位知心好友而悲痛不已。這年夏天,他離開徐州北上來到洛陽時,又接到妻子王氏病逝的不幸消息。
他匆匆趕回長安。多年憂患相共的妻子過早地辭世,兒女均幼小,這不能不使他格外悲痛。幸好有親戚替他照料家務,孩子才有所依靠。
夜晚,等年幼的兒女入睡以後,他仍掌燈枯坐。因懷念亡妻,他寫下了許多感情沉摯的悼亡詩。
此間,由于朋友向令狐絢說情,李商隐被補為太學博士,這是六品閑官,平日隻是主講經學、教教太學生寫文章而已。
詩人不安于無所作為的閑職,不久就接受了梓州(今四川三台縣)刺史、東川節度使柳仲郢的聘請,決心離京遠走了。李商隐把子女寄養在親友家裡,依依不舍地離開他們,動身前往梓州幕府。
這是大中五年的冬天。他走到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時,遇雪受阻,借宿在當地農人家裡。夜裡,詩人做了一個夢,夢中見到自己的妻子在小油燈下為他裁制寒衣。夢醒後,萬分傷感。
第二天早晨,大雪仍飄飄揚揚地下着。詩人想起昨夜的夢,便寫了一首“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的詩。
李商隐來到梓州幕府,擔任節度書記職,柳仲郢待他很好。但是,當時整個政局是那樣黑暗,詩人仍不免有身世飄零之感。
這年冬天,李商隐受柳仲郢派遣,去西川(府治設成都)協同審理有關案件。西川節度使杜驚是他的表兄,兩人相見,喜出望外。
杜驚陪他前往武侯廟憑吊。廟前的兩棵大柏樹,傳說是諸葛亮親手種植,詩人見了,十分緬懷諸葛亮的功德。
不久,杜驚調任淮南。感到孤獨的詩人寫了一首《無題》詩:“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一年秋天,李德裕的兒子李烨護送其父靈柩歸洛陽,途經湖北江陵。柳仲郢命李商隐作祭文,并委派他前往江陵主持祭奠。他抵達江陵,見到李德裕的靈柩,不免百感交集,傷心落淚。
李商隐在任梓州幕府期間,精神苦悶不能解脫,轉信佛教。大中七年,他出錢在長平山慧義精舍經藏院創建石壁五間,用金字勒《妙法蓮華經》七卷。
大約因為看到李商隐喪妻,生活孤獨,柳仲郢打算賜一名樂妓給他。這一時期,李商隐愁郁多病,與外界很少交往。但與著名詩人溫庭筠卻有通信。他曾寫詩兩首寄給溫庭筠,表達情同手足的感情。
一個深秋的夜晚,大雨嘩嘩地下。李商隐伫立在門前,望着那夜雨濛濛的巴山,心裡不禁思念起遠在長安的友人。
他詩情洋溢,來到桌邊提筆寫下《夜雨寄北》這首名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大中十年春,李商隐離蜀還長安,見到寄養在親友家裡的兒女,不免又想起了與妻子王氏的恩愛感情,心裡落寞難受。
不久,柳仲郢調任吏部侍朗兼鹽鐵轉運使,奏請朝廷,任用李商隐為鹽鐵推官。李商隐大中十一年又啟程南京,打算遊曆金陵、揚州等地。
金陵倚鐘山,臨長江,有虎踞龍盤的地理形勢。詩人來到這裡,便為這座古都城的景緻所吸引。秦淮河兩岸的街市喧鬧得很。他有時到茶館品茶,有時進酒店小酌。這裡表面上也是一片歌舞升平。
他來到玄武湖遊覽。湖水淼淼,碧波蕩漾,巍巍鐘山倒映湖面,令人留連忘返!然而,詩人是清醒的,他發問道:“三百年間同晚夢,鐘山何處有盤龍?李商隐離開金陵,由大運河水路乘船往揚州去。他伫立船頭,望着兩岸景色,感緒萬千。
揚州是當時有名的商業都市,國内各地和日本、伊朗等國的商人絡繹不絕地前來經商,經濟比較繁榮。
一天黃昏,詩人李商隐來到運河的古堤上。這條長堤是隋炀帝時修築。堤邊的垂楊暮鴉,勾起了他對隋亡史事的追溯。
每當夜闌人靜時,詩人還坐在燈下寫詩,将遊曆所見的感受記錄下來。《隋宮》、《詠史》等詩篇就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不久,李商隐生了一場大病,在長安的兒子和女兒前來侍候。經治療休養方才痊愈。一日,有幾位詩友來看望他。他傾訴了自己雖有報國之志而無報國之門的悲憤,并将新作的《幽居冬暮》詩給他們看。
憂國憂時的詩人李商隐又病倒了。他在重病中檢閱自己的詩文,想到自己的不幸身世,禁不住老淚縱橫。
李商隐終于在郁郁中與世訣别了,年僅四十六歲。他一生窮愁,沒有留下什麼家财,可是卻留下了六百多首脍炙人口的詩篇。
當時,有一位不大知名的後輩詩人崔珏,寫了兩首《哭李商隐》詩,把他比作黑夜中的“燈燭”,認為他有“淩雲萬丈才”,他的姓名和他的文學遺産将長留人間!
李商隐是我國唐代後期傑出的文學家。他幼年好學,十六歲就寫出《才論》、《聖論》名篇而成名。由于宦官亂政,朝政不穩,李商隐的才華和政治抱負一直得不到施展,加上朋黨之争,嚴重影響了他的前途。他經常接觸民間,當他出任地方官吏時,盡量解決一些民間疾苦,但是他的力量總是微薄的。他隻活了四十六歲,一生窮愁。可是他留下了六百多首脍炙人口的詩篇。他的詩句:“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