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道路擁堵的情況愈演愈烈,再加上人們汽車消費習慣的變化,自動擋車型漸漸成為大家購車的首選。可是對于那些新手和經常開手動擋車型的人們來說,對于自動擋車型的使用并不是很了解,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自動擋車型各個檔位的功能,幫您搞清楚自動擋車到底怎麼開。
自動擋與手動擋的區别
自動擋車型與手動擋車型最為直觀的區别就是自動擋隻有油門和刹車踏闆,手動擋車型還有個離合器踏闆。自動擋一般在行駛過程中可以解放左腳和右手,隻需“一D到底”即可,操作時非常方便、省力;而手動擋無論是在加速還是減速,哪怕是轉彎前後都需要手動加減檔,駕駛步驟相對繁瑣,堵車時更會消耗駕駛者的體力。不過兩者來說各有各的優勢,手動更注重駕駛樂趣和經濟性,而自動擋更追求舒适、穩健。
L代表LOW的意思,也就是低速檔,和上邊說的數字檔“1”檔是一個意思,都是為了把檔位限制在最低,從而為了得到大扭矩而不升檔。
B(Engine Braking)檔
B檔比較少見,它多出現在豐田的混合動力車型上。B檔一般在長距離滑行或下坡時使用,目的是提供制動的效果以及加強能量回收,可以起到給車輛的動力電池充電的目的,以增加電池的續航能力。
自動擋車型的幾種挂檔方式
1、直排式
這種擋位設計非常普遍,目前有很多品牌的自動擋車型都采用這種擋位,這種直排式的擋位設計優點是換擋相對比較直接、順暢,但缺點是在盲操作時容易出現挂錯擋情況。
2、階梯式
階梯式擋位又叫蛇形擋位,這種擋位也是非常常見的自動擋擋位設計,尤其是在日系車上見的較多。它的優缺點剛好與直排式相反,優點是挂擋時不容易挂錯擋,缺點是操作上不如直排式那樣順暢、直接。
3、電子式
電子式擋杆與變速箱的連接并非傳統的機械方式,而是采用了更加安全、快捷的電子控制模式。它的優勢就在于駕駛者的換檔錯誤操作會由電腦判斷出是否會對變速器造成損傷,從而更好的保護變速器和糾正駕駛者的不良換檔習慣。電子式擋杆大多被用于比較高端、豪華的品牌車型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寶馬,當然還有一些其它品牌的某些車型也使用了電子擋杆,比如奧迪A8L、克萊斯勒300C等。
4、旋鈕式
旋鈕式擋杆比較少見,使用這種設計的車型品牌有捷豹、路虎等。其實旋鈕式擋杆也屬于電子擋杆,隻是外形和換擋方式不同,但它們的原理是一樣的。熄火後這個旋鈕會降下去,與中控台形成一個平面,看起來很精緻,啟動發動機後旋鈕升起。這種設計對于人性化倒是沒有什麼貢獻,但看起來科技感很強、很炫。
5、懷擋式
懷擋曾經在歐美國家頗為流行,不過在中國并不多見。在國内常見的有别克GL8以及老君威,德國奔馳也多有采用懷擋的,比如R、E、S、ML、GL等。懷擋的位置在方向盤右側,其優點是節省出中控台的空間,缺點是操作起來比較不順手,容易挂錯檔,但習慣後也不是什麼難題。
有種車叫别人的車 盤點開到100萬公裡不報廢的車有的人開車3、4年就換新車,有的人買車就是為了開到報廢,但是開到報廢也就能開幾十萬公裡,面對開了100萬公裡還沒報廢的車真是弱爆了。
1、裡程超百萬公裡的寶馬325i
1990年,美孚公司曾買了輛寶馬325i作為公司全合成機油産品的測試車。它在公路上行駛4萬英裡(約6.4萬公裡)後,便被擡到機器上進行耐久性測試,除去每6000英裡(約9600公裡)暫停做一次保養,這台325i每天不間斷的在機器上跑了4年,總計裡程突破100萬英裡。
2、裡程超百萬公裡的本田雅閣
2011年,這台本田雅閣行駛裡程達到1002507英裡,本田為此舉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并贈送給車主Joe LoCicero一台全新的2012款本田雅閣。
3、裡程超百萬公裡的奔馳240D
到了2008年為止,這台奔馳240D行駛裡程突破100萬英裡,車主使用的這25年間,堅持每3000英裡為這台柴油發動機更換一次機油,并在車輛行駛至37萬6千英裡(約60萬公裡)修了發動機與變速箱。1991年這台車行駛至55萬英裡(約88萬公裡)時,更換了全車密封條,翻新了駕駛室,并對全車重新噴漆。
4、裡程超百萬公裡的薩博900 SPG
100萬英裡時,它依然擁有着不錯的狀态,發動機、渦輪及車上大部分零部件從未被更換,全車隻更換過3次汽缸墊、1個變速箱及88條輪胎,機械性能優良。
然而由于長期在威斯康辛州的冰雪天氣中行駛,這台薩博900車身細節被腐蝕的比較嚴重,行駛裡程突破100萬英裡後,車主将這台車捐贈給了威斯康辛州汽車博物館進行展示。
為了犒賞将薩博汽車開到100萬英裡的車主,當年還未關門的薩博曾經承諾,将會對每位将薩博開滿100萬英裡的車主進行獎勵,獎品就是一台嶄新的薩博品牌汽車,但是無奈,薩博汽車已經倒閉了,滄海桑田啊。
5、裡程超百萬公裡的福特野馬GT
盡管突破100萬英裡,但是車主他仍像以往那樣對待這個老朋友,而這台車也一如既往的繼續服務,現在Bob每年依然會駕駛它行駛2-2.5萬英裡(約3.2-4萬公裡)估計他的裡程還會提升很多。車和人居然可以一起慢慢變老,真的是一種幸福。
其實除了酒駕,疲勞和憋尿也是極其影響駕駛安全的兩大元兇,貓叔整理了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疲勞駕駛:
粗略統計,每年由于司機犯困而引起的交通事故超過100000件;直接導緻71000人重大傷亡;僅僅犯困4秒,在高速上足以讓全車喪命。
方法1 嚼點什麼東西
嚼無糖口香糖能讓你的嘴保持運動,讓身體忙起來。據很多專業司機說,他們都是用這招來防止長途工作打瞌睡。
為什麼不能吃含糖的?因為糖分攝入之後,血糖會迅速飙升然後回落,立竿見影的引起瞌睡。和飯氣攻心想睡覺的道理差不多。
所以記得要備無糖、最好是清涼、略帶酸爽的口香糖。
提醒: 有一個問題,嘴裡有東西遇到颠簸的時候可能會噎住,所以覺得不太保險的車主可以忽略這條。
方法2 調低車廂溫度,使用外循環
車内長期開内循環的話,車内會缺氧,于是大腦也會缺氧,産生昏昏欲睡的感覺。
這時後最好稍微調低車内溫度,如果承受得住還可以讓風頁稍微往臉上吹一會兒。
方法3 聽難聽的歌
如果你喜歡的歌,是《董小姐》這種歌曲,那麼一張專輯下來,200%要睡着。
聽自己喜歡的歌會放松,而聽自己痛恨的歌,則會讓你越恨越精神。
聽第一遍:這尼瑪什麼玩意!
聽第二遍:破歌也能紅
聽第三遍: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調頻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頻道,加大一點音量也有奇效。那還能不能和自己喜歡的音樂在一起玩耍了?可以,如果你可以大聲的跟着唱,也是一個很提神的辦法。
方法4 郭老師
犯困一般都是因為路上風景太無聊,自動擋又沒什麼需要操作的。
這時候還好有郭德綱老師,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節目下載下來,跟着節目一起哈哈哈就精神了。
如果你是邊用導航邊聽的話,郭老師還會在相聲之外同時用語音給你指路(高德地圖的郭德綱語音包)。
方法5 打開車窗或者天窗
呼吸車窗外新鮮的空氣本身就可以提神,開車時強勁的風,不但涼快,讓你更容易聽到馬路上的動靜,看起來還蠻潇灑的。開窗時的風噪也有一定效果。
方法6 補覺不超過15分鐘
當你開長途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的時候,不要硬撐,将車開到安全的地方,調一個15分鐘的鬧鐘最為合适。
如果超過15分鐘會怎麼樣?15分鐘過後,你就會慢慢進入深度睡眠,這時候沒有7-8個小時,身體是不會覺得睡飽的。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小睡怡情,大睡還是找個旅館吧。
方法7 夜間行車,打開車内燈
人在黑暗的地方,身體會分泌出褪黑激素,比起疲勞,激素召喚睡神的能力強了100倍。
在你感覺到累之前,在不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下,應該打開一點車内的燈光。
因為它一旦進入你的身體裡,就很難不被睡意侵襲,得小睡15分鐘才能恢複。
方法8 不斷調整座椅角度
過于習慣自己的駕駛姿勢,也會讓身體漸漸懈怠。
這個時候你可以稍微調整座椅,以不影響看路和後視鏡為合适。當你慢慢又習慣了這個位置的時候,就再調整一下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