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龍一号設計師邢繼簡曆

華龍一号設計師邢繼簡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0:00:20

華龍一号設計師邢繼簡曆?最美科技工作者開欄的話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我國數千萬科技工作者在新時代的曆史大潮中攻堅克難、奮力前行,其中湧現出很多優秀代表他們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創新,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的“闆凳甘坐十年冷”,用高水平科研成果赢得世界尊重;有的幾十年如一日,在老區基層進行着潤物細無聲的科學普及……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中國科學家精神,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華龍一号設計師邢繼簡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華龍一号設計師邢繼簡曆(華龍一号總設計師邢繼)1

華龍一号設計師邢繼簡曆

最美科技工作者

開欄的話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我國數千萬科技工作者在新時代的曆史大潮中攻堅克難、奮力前行,其中湧現出很多優秀代表。他們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創新,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的“闆凳甘坐十年冷”,用高水平科研成果赢得世界尊重;有的幾十年如一日,在老區基層進行着潤物細無聲的科學普及……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中國科學家精神。

為在全社會弘揚他們一心報效祖國、勇攀科學高峰的愛國精神和感人事迹,從今天起,開設“最美科技工作者”專欄,講述他們為國創新的精彩故事。

瘦高的中核集團華龍一号總設計師邢繼斯文儒雅,脾氣不溫不火。這與他設計的核電站形成了鮮明對比:隻需30噸核燃料,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通過核裂變方式釋放的巨大能量,可以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一年生産生活用電。

從秦山核電站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嶺澳核電站,今年55歲的邢繼參與了我國近30年間所有核電站的建設。

從設計啤酒廠起步

高考報志願時,老師極力勸說極具繪畫天賦的邢繼報考藝術院校,但更癡迷于軍工的他選擇了核事業。

1987年,從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核動力裝置專業畢業後,邢繼被分配到北京核二院(中國核電工程公司前身)。

然而,當時核二院正處于軍轉民階段,裝備研發項目幾乎沒有了,為維持正常運行四處找任務,甚至承擔了全國1/3以上的啤酒廠設計。

從設計武器裝備到啤酒廠,面對巨大落差,邢繼并沒有抱怨。“啤酒廠也是工程,和核電工程設計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我當時剛剛起步,能學到的東西也很多。”

3年後,邢繼被派去建設大亞灣核電站,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真正的核電站。

在經曆了秦山二期核電站和嶺澳二期核電站等我國自主設計核電站建設後,建造世界先進水平的、完全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核電站的夢想,深深駐進邢繼心裡。

上世紀末,當國家提出百萬千瓦級核電要實現完全自主化的方向時,邢繼和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177堆芯”“雙層安全殼”“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等技術方案,一點點搭出了華龍一号的“骨架”,最終使其成為中國核電的名片。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曆,邢繼說:“如果你能沉下心,認真對待你所從事的職業,就會慢慢感覺這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會在行業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對标世界最嚴格的标準

在同事眼中,追求至美的理念,融入了邢繼的血液。

安全殼是核電站安全系統第三道屏障。2009年,CP1000(華龍一号前身)被要求盡快上馬,單殼還是雙殼,大家有分歧。

專家讨論會上,雙方争執不下時,自認嘴拙的邢繼,翻開筆記本,念出了思慮良久的一段話:“我們能夠深刻地理解到這件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也非常珍惜有這樣的機會去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核電站,同時更知道它的重要性……我們要堅持采用雙層安全殼這樣一個方案,我認為這個方案能夠點燃設計人員的創新熱情和激情。”

停頓一兩秒後,會議室裡響起了掌聲。所有人被邢繼的激情征服、點燃。

粗略統計,核電涉及80個專業,設計中要充分假設各種可能性,然後針對不同的假設事件采取措施,并且措施必須是多樣化的,不會因為某個措施故障導緻系統全部失效。正因如此,核電站設計中要考慮的問題非常複雜。

2011年,福島核事故給華龍一号示範工程按下了暫停鍵。為吸取事故教訓,國際上要求三代核電要滿足0.3g(高于常規8級)抗震能力的設計。

華龍一号應急柴油機的配電櫃是從國外進口的,但滿足不了抗震要求。有人提出,能不能把要求稍微降低,而這完全滿足國家核安全局要求。

“我們考慮到這是示範工程,必須全面示範抗震能力。”邢繼告訴記者,最終通過國内企業共同攻關,滿足了要求。

邢繼的堅持,為華龍一号實現國際先進三代核電站指标奠定了基礎。

“在核電站建設投資上,一半的投資不是用來發電,而是用來保證核安全。”在邢繼看來,如果沒有較真的精神,可能失去的不僅僅是華龍一号,還可能影響核工業未來發展。

希望未來不會将核電與安全風險挂鈎

2015年5月,華龍一号全球首堆示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由于是首堆,不可預知的風險衆多,壓力大到無法釋放時,繪畫成為邢繼解壓的重要方式。

“如果說運動是年輕時的愛好,我想繪畫将來可能成為退休後的愛好。”但邢繼說,自己對技術的興趣,不能算是愛好,更多是出于職業習慣。采訪中,面對長槍短炮,他甚至認真詢問記者采訪裝備的型号,包括有沒有使用華為最新款手機。

“我經常和年輕工程師們講,要擡頭仰望星空,要對科技保持敏感,并且不能局限于核領域的動态,更要關注未來科技發展方向,可能對核工業産生什麼影響。”邢繼最大的願望,是通過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努力,以及更多科普,未來提及核電,人們想到的不是安全風險,而隻是一種特别高效的能源。(記者 陳 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