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緻良知的感悟是什麼

緻良知的感悟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7:10:09

緻良知的感悟是什麼(王陽明何為緻良知)1

王陽明晚年提出的“緻良知”思想,是王陽明哲學的核心思想,也是陽明心學的學術宗旨,王陽明自認良知學說出自百死千難,是學問頭腦,故而對此極為珍視。王陽明晚年在起征思田的軍事旅程中,總結自己一生的學術思想時說:“吾平生講學,隻是緻良知三字” 。此外,他還在詩中感慨道:“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從中可見良知學說在陽明哲學思想的核心地位。

何為“緻良知”

“良知”一詞始于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陽明将良知一詞引入自己的哲學體系,在本體層面上賦予了其多重的蘊涵,在陽明哲學體系裡,良知的本體義表現為存在的根據,德性的本原,先天理性原則等多方面的統一。“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重點,“緻良知”是他思想成熟後所大力提倡的工夫,這從明代起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為了深入了解王陽明緻良知的原本思想,我們有必要對緻良知的基本涵義進行深度剖析。

王陽明是以至、極、盡之義來解釋“緻”字,也就是說,“緻良知”就是擴充推行自己先天禀賦的、發見于日用之中的良知,使良知全體充拓得盡,得以充塞流行,“必緻其知如何為溫清之節者之知,而實以之溫清;緻其知如何為奉養之宜之知,而實以之奉養,然後謂之緻知”。因此,緻良知的基本意義就是拓展自己的良知,将自己的良知擴充到底,把良知推廣到日用生活當中去。這是緻良知的至極義,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盡性,在《大學》裡叫做緻知,從這個意義上說,“緻良知”的至極義就是從良知本體向良知發用的展開。

那麼“良知”字面的意思是什麼呢? 所謂“良”,朱熹将“良”解釋為“本然之善也”,也即是先天本然的東西。所謂“知”,王陽明解釋為“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禀賦處說便謂之性”。因此,王陽明“良知”的真正意思也就是他在天泉橋對弟子錢德洪和王汝中所說的“知善知惡是良知”。

雖然我們清楚地知道了良知的基本含義,但是良知與緻知有區别嗎? 在王陽明先生看來兩者之間是有着本質的區别的,并且進一步舉《大學》中例子來說明,他說:“‘所惡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緻知” 。把握住良知這個根本,然後加以所向無敵的推導,便是王陽明教導學生的最簡易直接的方法。“若信得良知,隻在良知上用工,雖千經萬典無不吻合,異端曲學一勘盡破矣”。在王陽明看來,緻良知首先是一個擴充、恢複的過程。良知是不慮不知、不學而能的東西,是每個人都有的。凡人和聖人都一樣,都具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以及恻隐之心,但是有了善端,不一定能成為聖人。因為雖然人天生皆有良知,“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緻知格物之功,勝私複理”。然而對一般人來說,不可能沒有私欲迷惑,所以必須用格物緻知的功夫,戰勝私欲恢複天理。這樣,人心的良知就再也無障礙,就能夠充分顯示,這就是緻其知。

如果一念發動在好善上,就實實在在去好善;一念發動在憎惡惡上,就實實在在去憎惡惡。如果知道善,卻不依循這個良知去做,知道不善,卻不依循這個良知不去做,那麼這個良知就是被蒙蔽了,這就不能緻知。個體的良知既然不能擴充到底,即使知道好善,也不能切實去喜好,即使知道憎惡惡,也不能切實去憎惡,又怎麼能使意誠呢? 所以緻知是意誠的根本。又據孫應奎記載,王陽明在談到《大學》的格物緻知時說:“知者,良知也,天然自有,即至善也。物者,良知所知之事也。格者,格其不正以歸于正也。格之,斯實緻之矣” 。這裡可以看到“緻良知”之“緻”的第一層含義:到良知本身之中去,也就是說到事情本身之中去。

王陽明本身已将緻良知闡釋得極為清楚,同時為了避免誤解,更提出知行合一之說,以進一步诠釋緻良知。這也就是緻良知的第二層含義。“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隻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王陽明舉例加以說明,“如言學孝,則必服勞奉養,躬行孝道,然後謂之學,豈徒懸空口耳講說,而遂可以謂之學孝乎?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學書則必伸紙執筆,操觚染翰。盡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則學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實、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謂爾” 。總之,王陽明是要人們時刻省察内心,不僅在行為已經發生時而且要在發生前就做好了内心的清理,将意念和行為都歸于天理,使行為朝着合乎倫理道德的方向發展。

總而言之,王陽明的緻良知說實際上是一種返求諸己的道德修養論,主張存心養性,追求一種當下自知自覺的良好狀态。強調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做反省的工夫,惟有如此,才能達到聖人境界。

緻良知的感悟是什麼(王陽明何為緻良知)2

如何“緻良知”

明白了緻良知的基本涵義,接下來就必須明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緻良知。王陽明是個具有理論修養又有教學實踐的著名哲學家、教育家,他不把自己限制在仕途之路上,而是進行了多方面的實踐活動。王陽明倡導在實踐中,内以完成儒家要求的人格修養,外以建立經世濟民的功業。因此,王陽明的學說可以說是實踐的良知學。

01

立志

要立志,即要心中常存天理。王陽明說:“隻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他說:“我此論學,是無中生有的工夫。諸公須要信得及,隻是立志” 。立志就如同樹的種子,隻管培養下去,自然會日夜滋長,生機日益完備,枝葉日益茂盛。樹剛長出來時,就有繁枝,必須剪掉,然後樹幹才能長大。但是立志貴專一。所謂專一用王陽明的話說也就是主一,但如何才能主一呢? 梁日孚為此專門請教于王陽明。王陽明答道:“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隻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時便是逐物,無事時便是着空。惟其有事無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 。

立志不是空言,而是立心,立心也不是懸空有一個想法,而是着于事務,即心事相合,即心之所之,專注于某一事物而不分心旁骛,儒家之立志當是在事事務務上專注于效仿聖賢,所謂“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其實也就是要有一個專心向學的心,有這個心立志就是主一,猶疑彷徨,反複不定或若即若離都是不能立志或志之不堅的表現,立志堅定就能一心而入,不再動搖傾斜。

在王陽明的修養工夫中,立志是他反複讨論的第一環節 ,王陽明從早年至晚歲反複教導學者的就是為學必須首先立志,這是為學的前提,因為這涉及到你要學什麼的問題,立志又是為學的功夫,立志并守志就是修身之道,因為所謂的志,其中一個意義就是人的靈明覺知,能開發它、持守它當然就是為學了,良知也就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呈露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它就是第一良知。

02

靜坐省察

宋明儒者特别重視靜坐功夫,靜坐也是王陽明教導學生時的入手處,并且曾作為一項重要修養功夫讓其弟子們普遍實踐。這至少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初學者在朱子學的影響下,往往外求于物而尋理,常務訓诂記誦之學,故通過教其靜坐以減少朱子學的負面影響;二是初學者往往拘泥于個人名利得失,不專注于修養心性之學,教之靜坐以實現對私欲的超越。

在《王陽明全集》中提到“靜坐”這二個字大概有三十七處。最早可考的是在正德五年,這也和王陽明早年對佛道的深入研究有關。王陽明甚至讓學生看佛教和道教典籍,與儒學相互參詳。靜坐是古人對宇宙和人生進行體悟所采取的方式,在先秦即有之。如顔回之“坐忘”,道家之“冥冥渺渺”,乃至後來佛教禅定。這種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深入到人的無意識之中的思維訓練,産生一種特殊的與宇宙合一的心理狀态。在這種狀态中,使人體認自己的内心成為可能,因而有助于人們對于内心深處的體察和對道德的更深的理解。

王陽明提倡的靜坐并不是一無所知,如佛道兩家一心要去掉外面的影響,靜坐能收一時之功,如果誤而入于枯寂或流入玄妙中者,則不能緻良知。劉君亮要在山中靜坐,王陽明曰:“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氣了。汝若不厭外物,複于靜處涵養,卻好。”靜坐時必須做省察克治的功夫,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是沒有間斷的時刻,如同除盜賊,要有徹底杜絕的決心。“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隻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省察就是不管有事無事,都要自覺地自我反思、内省。省察的反思可以使自己始終處于先天道德法則的監督之下,通過道德自律使自己的意志、語言和行為與先天至善的良知始終保持一緻。王陽明說:“良知愈思索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應去,良知便粗了” 。

緻良知的感悟是什麼(王陽明何為緻良知)3

03

事上磨練

實現緻良知,還要有明的工夫,即要事上磨練。他認為良知天理如明鏡,其本體全體是晶瑩透徹的,但由于個體昏迷而沒發現,因此必須時時勤拂拭。在緻知過程中,他強調的是在事上磨練。所謂事上磨練,是指在道德實踐中用功,也指在閑暇無事時的内心反思。一方面,他認為道德法則并不存在于道德行為所指的對象上,先驗至善的本心本體才是道德法則的根源和基礎。另一方面,王陽明主張打破“心”與“物”的二元對立,強調“事”是“良知”自然發露的場所、載體,是體現其良知功夫用力所在。這裡所說的“事”是多層面和随時随地的。除讀書、習字外,更重要的是個人日常的行為舉止、事親敬長的灑掃應對、事君教民的政治活動、修身養性的閑适活動、愛憐生物等不同層面,而貫穿其中的是良知發用下的道德實踐。

“人須在事上做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王陽明反對終日隻是光說不做,倡導應當在具體的問題上去發現天理。“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進一番。否則隻作一場話說,雖聽之亦何用”。隻有在事上磨練,不斷克己,才能在任何時候都氣定神閑,不亂方寸,穩步前進,方能到達天理。

例如,王陽明在回答一長期聽其講學的下屬官員說他每天都要處理文件,沒有時間做學問時說道:你既然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習,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緻知。處理文件與訴訟,全是切實的學問,如果丢開事物去學,反而是不着邊際。良知的實踐性取向,為各項活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如此也無怪乎講求内聖功夫的王陽明,在外王層面如此虔誠地推進,隻是建功立業不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成了實現個人德性實踐的場域。由此可知,注重在時時事事上去緻良知,也是陽明心學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趙國利),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